來源:魯網
2018-04-25 15:06:04
魯網4月25日訊(山東商報記者張雯雯)朋友圈“流傳”這樣一個說法:要毀掉一個孩子,請給他一部手機!很多家長對孩子沉迷手機異常氣憤,可總沒有好的管理方法。昨天,教育部發緊急通知,并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一封信,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組織中小學校迅速開展一次全面排查,重點排查學生沉迷游戲等問題。
記者也在濟南的家長圈和部分學校做了調查,很多家長會對孩子玩手機時間進行嚴格控制,但大多是“高壓”式的,而學校則明確規定不允許學生帶手機入校,如非要帶,只能帶老年機。
有家長只允許周末玩會
采訪中,不少家長向記者無奈地抱怨,手機對孩子的危害很大,但控制方式只能是“高壓”式的,可有時越想看牢卻越看不住。家長賈女士告訴記者,兒子上小學三年級,之前給他買過一個手機,是想他外出參加活動時聯系用的,平時不允許他用,不能帶到學校,也不允許開機。“開機密碼是我設置的,沒告訴他,只允許他周末寫完作業玩半小時。”賈女士說。“以前,兒子跟我講條件時,總會讓我給他買玩具;現在大了,不要玩具了,一講條件,他就說想多玩會手機。我們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也不能完全不讓他玩。”
家長孟先生也稱,平時孩子上學不帶手機,有時找老師給家長打電話,在小飯桌有小飯桌的老師幫忙聯系,但就這樣,晚上在家一看到我用手機,他就忍不住湊過來看,“為了不讓他有這個念想,晚上回家我和妻子也很少玩手機。”孟先生說。
學生外出活動也玩手機
在家里有父母把控,學校不允許帶,但有外出活動時就不好管理了。最近,很多學校都會組織學生外出研學,記者也跟隨一些學校進行采訪。記者發現,為了聯系方便,有些學生會帶著手機,而手機比風景吸引人,只要一拿出來,立馬能吸引其他小伙伴的目光。自由活動時,大家更是顧不上欣賞風景,帶手機的全都低著頭玩手機,沒帶手機的,也會幾個人湊在一起,為打游戲的同學“支招”。
一學校老師告訴記者,在學校有明確規定,可外出研學,家長怕聯系不上學生,就讓學生帶著手機。“我們也不能說不讓用。有些學生為了爭取時間,連上廁所都在不停地玩。”
學校不提倡帶手機入校
育文中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學校有明確規定,不提倡學生自帶手機入校,如果有特殊情況需要帶手機,家長會提前跟班主任溝通,讓班主任知曉。“比如有的孩子生病,家長需要及時了解孩子情況,給孩子帶上手機,會先給班主任申報。”
學生每次開家長會也會強調學生使用手機的問題,家長也都很配合,有什么事都會提前通過班級QQ群、微信群、飛信群等找老師了解,所以不需要直接給孩子打電話。“孩子真有急事聯系父母,可隨時找班主任或任課老師借用手機,老師都會借給他們用。”育文中學相關負責人說。
想帶手機只能帶老年機
在山師附中幸福柳分校,每個新生在接受入校培訓時都會熟背學校各項管理規則,其中就有關于學生帶手機入校的規定。山師附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無論是在幸福柳校區還是本校區,校園里都有公用電話,幸福柳分校實行寄宿制,宿舍樓內也安裝了電話,且正計劃給每個宿舍也安裝座機,所以學生如果需要與外界聯系,公用電話很方便,且數量足夠滿足需求。“所以我們不建議寄宿學生自帶手機入校,如果帶,也只允許帶老年機,僅有打電話、發短信功能的那種。”
對于帶手機入校的學生,學校制定要求,只能在限定的時間和地點使用,超出范圍使用,老師發現就會被立即沒收,等放假回家時再歸還。“我們規定在教學區內不能用手機,在上課時間不能用,課間也不行,只能回到宿舍區可以用,但宿舍內沒有電源,無法充電,所以學生帶手機也沒什么用。”山師附中相關負責人說。
另外,對于校本部走讀的學生,也是不提倡帶手機,如果帶了,每個班里會有一個盒子,由班長在學生進班后統一收集,放在盒子里保管,下午放學后再歸還。
除了山師附中,濟南大多數高中和中職學校也都對學生帶手機入校有明確規定,不提倡帶,如果帶了必須遵守校規。
新聞背景
教育部要求制定 防學生沉迷網絡制度
為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教育引導工作,有效維護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教育部日前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充分認識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迅速開展全面排查、集中組織專題教育、嚴格規范學校日常管理,同時推動家長履行監護職責。
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組織中小學校迅速開展一次全面排查。發現涉及中小學生的網絡違法違規行為,以及宣揚賭博、暴力、色情等內容的網絡文化產品,要及時會同相關部門采取措施予以整治。發現學生有沉迷網絡等問題的,要及時給予教育和引導,恢復正常的學習生活。同時,要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專題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科學對待、合理使用網絡,了解預防沉迷網絡知識和方式,提高對網絡黃賭毒信息、不良網絡游戲等危害性的認識,自覺抵制網絡不良信息和不法行為。要研究制定預防學生沉迷網絡工作制度,并指導學校加強對校園網內容管理,建設校園綠色網絡。各校要明確學校各崗位教職工的育人責任,加強午間、課后等時段管理,規范學生使用手機。
教育部同時下發《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提醒家長承擔起對孩子的監管職責,幫助家長提高自身網絡素養,掌握沉迷網絡早期識別和干預的知識。據新華社電
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
諸位家長:
互聯網絡既興,移動終端正盛;信息交互通達宇內,圖文視聽精彩紛呈;有助溝通便捷,能廣世人見聞,可增少兒學識,更促社會繁榮。然成癮游戲、邪惡動漫、低俗小說、網絡賭博,附生蔓延,危害孩子健康,亟須大力防范。是以倡導全體家長,恪盡父母責任,力行“五要”,與學校共筑防范之堤。
一要善引導,重監督。家長須強化監護職責,養良善之德,樹自衛之識,戒網絡之癮,辨不良之訊。
二要重表率,立榜樣。家長須重視網癮危害,懂預防之策,遠網游之害,讀有益之書,表示范之率。
三要常陪伴,增親情。家長須營造和美家庭,增親子之情,理假日之樂,廣健康之趣,育博雅之操。
四要導心理,促健康。家長須關注子女情緒,調其心理,堅其意志,勇于面對挫折,正確利用網絡。
五要多配合,常溝通。家長須主動配合學校,常通報情況,多交換信息,早發現苗頭,防患于未然。
防孩子沉迷網絡,須各方盡心盡責。為易記憶、廣傳播,特附“防迷網”三字文:互聯網,信息廣,助學習,促成長。迷網絡,害健康,五個要,記心上。要指引,履職責,教有方,辨不良。要身教,行文明,做表率,涵素養。要陪伴,融親情,廣愛好,重日常。要疏導,察心理,舒情緒,育心康。要協同,聯家校,勤溝通,強預防。教育部基礎教育司2018年4月20日
專家說法
培養學生信息免疫力刻不容緩
為什么特別要把信息免疫的培養能力列入信息素養教育?北京小學校長李明新認為,這說明人在使用信息技術后可能會生“病”,尤其是成長中的青少年更容易誤入歧途。因此要提高對信息免疫教育必要性的認識; 落實信息免疫教育的全員性;增加信息免疫教育的可行性。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信息教育不能因噎廢食,不能因信息技術使用中存在問題就采用簡單粗暴的禁止方式。正確的做法是,學校與家庭通過溝通達成共識,共同制訂適合的教育措施。不管學校是否制訂了禁止把手機帶入學校和班級的規定,師生都應深刻認識信息免疫的重要性;家長是否給孩子配備手機,可以從實際需要出發;在家庭配備手機,家長應與孩子達成約定,嚴格控制手機使用的時間和功用,防止通過手機玩游戲導致沉迷或上癮。對于小學生使用手機和電腦上網查詢資料,教師和家長應加強過程中的即時監督與指導。
防治“小網蟲”需多方協同干預
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浙江省寧波國家高新區實驗學校校長羅樹庚認為要加強對網絡游戲開發商的管控。指導其研發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游戲內容;要求開發商設計一些有時限管控的程序,對使用者和體驗者進行時間控制,為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營造一片健康的、潔凈的網絡文化;要采取網絡游戲注冊實名制,借鑒國外相關的有效管理機制,網絡游戲不向或有限制地向未成年人開放,從根源上杜絕中小學生沉迷網絡的問題。同時,建議設立由政府出資的公辦的網癮消解學校,對已沉迷網絡不能自拔的學生采取積極干預措施。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