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補壹刀
2018-05-23 08:50:05
今天凌晨6時,刀哥刀姐還在睡夢中時,一場集中打擊“洋垃圾”走私的特大戰役已經打響。
從天津、大連、沈陽、哈爾濱、上海、南京、寧波、福州、南昌、長沙,到長沙、廣州、深圳、拱北、汕頭、黃埔、昆明、烏魯木齊,25個直屬海關出動警力1291人,分成行動小組212個,在北京等17個省(區、市)同步開展收網行動。
行動一舉打掉涉嫌走私犯罪團伙39個。截至9時,已查獲廢礦渣、廢五金等各類走私廢物13.7萬噸,查證走私廢塑料、廢礦渣、廢五金共60.65萬噸,抓獲犯罪嫌疑人137名,獲取了大批走私證據,查扣、凍結了大量非法資金。
跟隨海關辦案人員的記者在一家倉庫內發現,一些印有日文、韓文、英文、泰文標識的廢舊鋁罐、銅線、五金廢料,有的散發出一股刺鼻的味道,表面殘留著粘稠狀不明液體。
如果沒有中國海關的雷霆行動,這些“洋垃圾”就要流入那些沒有環保資質,沒有污染處理能力的缺德加工廠、無良小作坊,污染中國的天空、土地、江河,損害中國人的健康。
打個未必恰當的比喻,這就是新時代的“虎門銷煙”。
壹
自今年1月1日,中國全面禁止進口“洋垃圾”之后,一些過去被人忽視的真相逐漸暴露出來。
一,在西方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梯度分工體系中,在垃圾處理這一環上,中國近三十年來一直處于收垃圾的最底層,而且是最大的那一個。
中國以往每年從國外進口的洋垃圾,每年在4000萬噸左右。大家可以想象一下,4000萬噸垃圾,是多么巨大的存在。這些本該在發達國家被焚燒填埋的垃圾,成為成千上萬中國人的生計所在。這是一個頗為令人心酸的現實。
中國剛加入全球生產鏈的時候,只能接下這類最低端的分工。洋垃圾進口與處理在中國成為一個相當規模的產業。客觀而言,這對中國的發展,還是做出了相應的貢獻。
然而,代價也是巨大的。
根據統計,2016年中國非技術崗位的平均年工資只有美國同類崗位工作的1/4到1/5左右。而吃垃圾回收這口飯的從業者有300萬到400萬人,其中大多沒有繳納醫療和養老保險。
處理“洋垃圾”要用到的各種高強度的酸夾帶著鐵、鉛等物質被源源不斷地排入河流,無用帶有毒的廢物被直接焚燒。2009年,“洋垃圾”的集中地廣東汕頭貴嶼鎮衛生院通過對一轄村進行體檢發現,全村80%以上的中小學生患有呼吸道疾病,5名學生患有血癌。2011年的調查發現,當地25%的新生兒鉻超標。
當中國的經濟躍上新臺階之后,對這類產業的揚棄已勢在必行。
二,原來,發達國家所謂先進的垃圾處理,就是把垃圾運到中國來。在搜索引擎當中輸入“國外垃圾回收”“國外垃圾經驗”這樣的關鍵詞,你就能看到大量寫于2018年以前的文章(有趣的是,“洋垃圾”禁令后,這類文章好像也不再產出了),介紹歐美國家垃圾分類填埋技術是多么先進,歐美人垃圾分類和處理的意識是多么植入靈魂,一些“公知”文章還一定要捎帶鄙視一下“丑陋的中國人”。
然而諷刺的是,“洋垃圾”的遮羞布揭開后我們發現,歐美的藍天白云,不過是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垃圾的結果。在中國對“洋垃圾”說“不”后,發達國家垃圾堆積成山沒人收,成了這樣。
和這樣。
“垃圾失控”陸續登上美英韓日澳等國新聞頭條。倫敦的星巴克這才想起來,好日子該到頭了,買一次性咖啡杯要收費了。
三,西方環保理念的偽善。他們一邊高呼環保,一邊卻產生著全世界絕大多數的垃圾。他們一邊維持國內環保高標準,一邊還要養著一群環保組織給他們樹道德牌坊,為向發展中國家出口垃圾找借口。
中國禁止進口洋垃圾之后,這些平時天天把環保掛嘴邊的國家都變了臉。美國政府官員更蠻橫地表示,對中國決定停止接收“洋垃圾”表示“關切”,中國限制進口可再利用商品“嚴重干擾了全球廢舊物資供應鏈”,“要求”中方立即停止實施有關措施。
“虎門銷煙”不僅要抗擊外敵,還有“內鬼”。
貳
先講個例子。廣東陸豐碣石鎮是多次被媒體曝光的洋垃圾服裝集散地。
2009年就有報道披露,碣石新饒村洋垃圾服裝店密如蛛網,每家都明目張膽地銷售著舊服裝。當地曾出動公安、工商等進行為期數月的清理整治。
之后的故事又是一輪熟悉的重復。
舊服裝生意在碣石依然如故。2017年3月,海關在碣石搗毀了一個走私進口舊服裝的窩點,多達96噸的進口舊服裝被銹跡斑斑的鐵絲捆綁成堆,包裝袋上的英文字母清晰可見。
舊服裝生意如此頑固,久滅不絕,足見其中的利益豐厚。
叨姐簡單算了筆賬。一般來說,以舊服裝為主的洋垃圾進口價是一噸一兩百元,之后經過層層分揀,大概可以按照1元1斤的價格出售。到了類似碣石這樣的二級集散地,衣服會被再度分揀,如果整包賣,10元1斤。如果經過單獨修補、翻新等處理后再賣,大多每件可以賣到4元到10元。等從碣石流向各地后,舊服裝的售價在10元至200元不等。據說,電商上一些打著“外貿尾單,只此一件”等“新衣”很可能也是這類洋垃圾。
從論斤賣,到以件議價,洋垃圾衣服的價格倒一次手就能翻幾番。賺錢如此簡單而暴利,一旦上手,難以舍棄。
其他廢礦渣、電子垃圾、廢藥物、醫療廢物、廢舊輪胎等的利益鏈條也類似。
三十多年來,國外已經形成了專門給中國供貨垃圾的公司,這些洋垃圾供貨商的收入主要來自所在國政府支付的垃圾處置補貼,大概在每噸400美元至1000美元。運到中國,加上運費每噸的成本也只有10美元至40美元。而且,國內接收方還會支付一定數額的垃圾購買費。
再之后,就是數個和碣石差不多的故事。比如,中國煙臺路旺村擅長處理廢塑料,廣東汕頭貴嶼鎮、清遠龍塘鎮、南海大瀝鎮都曾是電子洋垃圾村。
從洋垃圾供貨商,到國內接收方,再到碣石這樣的分揀商,最后是直接面對消費者的賣家,分工明確,每個環節都有不菲的經濟利益,導致這些洋垃圾在國內始終難以被連根拔除。
2018年以來,全國海關已針對“洋垃圾”走私開展了3輪高密度、集群式、全鏈條的集中打擊,全力封堵攔截“洋垃圾”走私入境,共刑事立案25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49個,打掉走私犯罪團伙81個,查獲廢礦渣、廢五金等各類走私廢物21.7萬噸,查證走私廢塑料、廢礦渣、廢五金共93.31萬噸。
叁
對歷史上的虎門銷煙的對錯,在國內外史學界上一直有一種爭議,是鴉片當時在“先進的英國”是藥不是毒,林則徐的強硬行為破壞貿易規則,引來了隨后的列強干涉和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為了不給這種歪理邪說以一絲機會再纏上“洋垃圾”禁令,看看由全世界150多個國家共同簽署的《控制危險廢料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塞爾公約》吧,據規定,明確要求各國應盡可能將垃圾處理尤其危險廢料處理在本國范圍內解決。
也就是說,轉嫁這種垃圾處理責任,既有違國際規則,更不符合國際道義。
當然,美國沒有簽署《巴塞爾公約》,而且它就算簽了也能退。
發達國家之所以能維持過去的鏈條,客觀上占了一點歷史的便宜,它們正好利用了不同國家工業化的“時間差”。
但這種鏈條畢竟不可能長久持續。雖然垃圾處理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但是中國已經邁出了寶貴的第一步。到這個時候,發達國家也該好好開始考慮環保改革了,他們擁有更多資源和先進技術,理應在本國范圍內,更好地處理和解決垃圾問題,并盡可能在這方面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也應繼續提高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拒絕污染和垃圾的跨國轉移。
只有這種共同努力,才能讓大家都生活得更好。
原標題《打擊洋垃圾,新時代的虎門銷煙》
(補壹刀)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