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讀點
2018-05-23 15:50:05
文|許志杰
到歐洲旅行,有過幾次坐火車的經歷,感受非常之多。
2001年夏天,在莫斯科完成報道北京申奧的活動之后,我們一行于7月14日晚間乘火車去圣彼得堡。
那個夏天,俄羅斯少雨天熱。晚上上了火車,車廂內的空調尚未打開,不一會兒便汗流浹背了。來自中國的乘客受不了了,很多人大聲叫喊著,讓列車員快把空調打開。
火車啟動,過了沒多久,空調管用了,車廂里的溫度迅速下降。這時,乘客不僅把自己帶著的衣服全套上,還把車廂臥鋪的被子披在身上,喊著叫著讓列車員關上空調。
可能是在國內習慣了舒適的生活,既怕熱還怕冷的中國人,在俄羅斯這種地方顯得很不適應。
火車在次日清晨抵達圣彼得堡,睡了一夜的同胞們心情顯然好了不少,稱贊俄羅斯的火車噪音小、平穩,睡在上面幾乎感覺不到行駛中的顛簸。
2004年春天,從德國漢堡去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火車輪渡跨過費馬恩海峽,讓我有些興奮。
火車開上輪船以后,乘客就自由活動,愿意呆在火車上可以,到渡船上走走看看、拍拍照片、吃點東西、逛逛免稅店也可以。渡船上的漢堡和大火腿腸正宗、便宜、好吃,當然少不了原產的德國啤酒,免稅店的商品琳瑯滿目。
一個多小時的渡海不知不覺就過去了。
也是這一年,我坐著火車從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到了位于北極圈上的羅瓦涅米,去拜訪北極村里的圣誕老人。
記得那天十分晴朗,已經返青復蘇的樹木草叢在一層即將化去的殘雪之下,顯得特別青翠。這是北歐獨有的一景,皚皚白雪底下青草更加茂盛。初春雪化之時,雪水匯成河流,嘩嘩地破雪而去,十分壯觀。
歐洲的火車一般不供應飯食,只有一些快餐類的食品。買幾根火腿腸和啤酒,拿出從國內帶來的花生米、榨菜、香腸、咸鴨蛋,便開喝了。微微有點醉意,美美地睡上一覺。
醒來時天色已亮,提著行李直奔30公里之外的北極村,看望早已等待著我們的圣誕老人。
2011年秋天,到東歐的烏克蘭和波蘭,體驗了這兩個國家的火車旅行。
從基輔到克里米亞半島的辛菲羅波爾,坐的是夜車,車廂里的條件跟我們國內普通客車的軟臥幾乎一樣。四個人躺在里面睡覺,有一些局促。沒多遠的路,火車咣當了大半個晚上,清晨才到達辛菲羅波爾。
這點也很像當年坐火車從濟南到北京,頭天晚上十點多鐘上車,睡一覺,第二天早晨就到了。洗把臉,吃點東西,不耽誤白天辦事。我們也是,到了辛菲羅波爾,在車站的麥當勞一人吃了兩個漢堡,喝一杯咖啡,就坐著大巴奔向黑海邊的雅爾塔。
從烏克蘭的利沃夫到波蘭的克拉科夫,我們再次選擇了烏克蘭的火車。這一次不是軟臥,而是上下三層床鋪的單邊硬臥。不知是因為烏克蘭火車車廂的高度不夠,還是這樣單邊排列顯得擁擠,感覺躺在上面特別壓抑,有一種好不容易爬上去又非常艱難地鉆出來的感覺。所以,面對著眼前的臥鋪,我硬硬堅持到實在堅持不了,才鉆進去直挺挺地睡了一覺。
波蘭的火車條件非常好,包括我們說的硬座也是用透明玻璃隔離起來的,很安靜、整潔。其時正是深秋,這個季節的波蘭,整個國家都被金黃色的樹葉所覆蓋,美到極致,因此這里才被稱為“金色波蘭”。乘著舒適安穩的快速火車,我舉著相機,盡情地把“金色波蘭”攬入相機之中。
2015年春天,我再到歐洲。此行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坐著火車去旅行。因而,一路下來除了從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到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坐的是豪華游輪,其他全是乘坐火車。
從北京到莫斯科是坐著火車去的,五夜六天的火車生活豐富多彩。之后是莫斯科到圣彼得堡,圣彼得堡到赫爾辛基,斯德哥爾摩到挪威首都奧斯陸,奧斯陸到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哥本哈根到德國的漢堡,漢堡到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到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以及布魯塞爾去布魯日,布魯塞爾到巴黎,一路火車,優哉游哉。
這一次,與先前在歐洲坐火車的感覺有些不一樣。
他們火車的更新也挺快,比如莫斯科到圣彼得堡和哥本哈根到漢堡,火車品質大有改進。現在,從莫斯科到圣彼得堡已經開行了跟我們的高鐵差不多的快速火車,時速接近250公里。晚上開行的普通客車也是鳥槍換炮,改成高等級軟臥列車。
當然,在不斷改善乘客條件的前提下,很多鐵路線上依舊保留著既有的慢車運營,一些逐漸失去乘客的鐵路線并未被迅即拆掉或廢棄,只是減少車次,繼續方便當地居民。
歐洲各大城市都有一個中央火車站,指的便是所處位置為城市中心。
為了適應不斷增加的旅客的需求,包括柏林、華沙等鐵路樞紐都進行了大規模建設改造。基本都是原地改擴建,并沒有將原在市中心的火車站搬遷到離市區很遠的郊區。雖然與城市擴張速度緩慢有關,但與其堅持方便乘客的鐵路建設理念是分不開的。
歐洲城市布局多以火車站為中心向四周輻射,城市中心的繁華地帶與火車站緊密相接,下了火車就是城市中央,商場、賓館、公園、娛樂、公共交通,一應俱全。自從有了火車,火車站就成為城市的一道風景,甚至是人們交際的場所。
直到今天,很多歐洲人依然保留著這種優雅的等車傳統,他們從不擁擠著上車,人多了就等下一趟火車,坐在站臺的長椅上喝一杯咖啡,閱讀報紙,悠然自得。
現在很多歐洲的列車都專設寵物座,旅客只要買一張與人一樣的車票,狗就可與人享受一樣的待遇。
很多列車還專門設置了自行車廂。上班族和騎車旅行的人騎車到火車站,下車后再騎著自行車上班或旅行。
這些專門的車廂外畫著狗、自行車等標志,醒目易識。
一百多年前,主持修建俄羅斯跨西伯利亞大鐵路的謝爾蓋·維特曾經這樣說,鐵路不僅是經濟力量,也是文化力量,鐵路就好比酵母,能在人群中起到文化發酵作用。
謝爾蓋·維特的偉大不僅在于修建了一條世界上最長的鐵路,還在于他對鐵路與文化的正確認識。或許,延宕百年之后仍有諸多深刻內涵等待著我們去進一步領悟。
(壹點號 讀點)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