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島都市報
2018-05-30 14:53:05
制圖/譚云濱
半島全媒體記者 郝園園
到2021年,接待海內外游客1.2億人次,實現旅游消費總額2640億元,旅游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8%以上,旅游業綜合財稅貢獻率達到8%以上……5月29日,青島市旅發委公布《青島市全域旅游規劃綱要(2018—2021年)》(以下簡稱《綱要》)。《綱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全面構筑起“全方位拓展、全要素配套、全時空體驗、全產業融合、全業態創新、全城市共建、全社會共享”的全新旅游產業發展格局,推動實現“城旅一體、主客共享、全域發展、居旅相宜”,努力把青島打造成國際一流濱海度假旅游勝地。
■五大方向
打造國際一流濱海度假勝地
根據《綱要》,圍繞“把青島打造成為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時尚美麗、更加獨具魅力的國際一流濱海度假旅游勝地”的目標,立足青島旅游業實際,重點突出濱海度假旅游、海洋休閑旅游、品質鄉村旅游及融合創新旅游、輸出服務旅游五大發展方向。
以膠州灣群、靈山灣群、鰲山灣群為支撐,加快完善濱海度假帶,全面提升鳳凰島、石老人兩處國家級旅游度假區以及田橫島、瑯琊臺、靈山灣、大沽河四處省級旅游度假區,國際郵輪港、青島灣老城區、歷史文化記憶片區、浮山灣—太平灣—匯泉灣旅游帶、世園都市生態新區、沙子口海濱等區域的度假服務功能和景觀價值。重點打造療養度假、養生度假、濱海度假、體驗度假等系列休閑度假旅游產品。
海洋休閑旅游則是統籌優勢海洋旅游資源,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升級海洋旅游裝備,構筑多元化的海洋旅游產品體系,形成海上旅游、海島休閑和濱海度假優勢疊加、功能互補、客源共享的海洋旅游發展格局。
打造品質鄉村旅游,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城鄉統籌和旅游精準扶貧,延伸鄉村旅游產業鏈條,挖掘文化內涵,打造精品項目,推動新業態新產品,拓展產業鏈條,持續提升鄉村旅游的品質、吸引力和綜合價值。
在融合創新旅游方面,充分發揮旅游業作為關聯度大的綜合性產業作用,全面向開放的“旅游+”融合發展轉變,全面促進旅游業與工業、農業、文化、會展、體育、醫藥等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拓展健康、金融、科教、航空等領域的合作渠道,不斷衍生旅游的新業態新產品新供給,構筑產業融合發展平臺,配套扶持發展政策,培育復合型和融合型旅游項目與旅游企業。
在輸出服務旅游方面,培育輸出服務旅游動能,打造輸出服務旅游品牌,構建以青島為主體的“資源共享、客源互送、信息共用、合作共贏”的區域旅游新格局,實現青島旅游“走出去”的目標,發揮青島在區域旅游中的引領作用,將青島打造成為區域性輸出服務旅游高地。
全域化空間格局 一帶一軸,三灣三山,組團發展
《綱要》提及,構筑“一帶一軸,三灣三山,組團發展”新型發展空間,形成“城鄉統籌、海陸聯動;項目支撐、要素配套;集約集聚、組團發展”的全新旅游產業格局,整體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旅游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
“一帶”
即青島濱海旅游帶。提升主城區傳統濱海旅游品質,大力拓展東、西海岸及膠州灣北部濱海旅游發展新空間,重點布局發展各類高端濱海休閑度假旅游項目,打造世界一流的濱海度假黃金旅游海岸。
“一軸”
沿大沽河生態旅游軸帶,建設生態旅游與鄉村旅游長廊,大力發展生態游、體育游、文化游、農業游和休閑度假游等特色旅游產品,輻射打造青島北部休閑旅游聚集區。
“三灣”
以膠州灣群、靈山灣群、鰲山灣群為依托,打造中心城區、西部灣城、東部灣城三大城市旅游核心區。三灣聯動,陸海統籌,構筑三足鼎立的海灣型旅游中心格局。其中:
中心城區:依托“紅瓦綠樹、碧海藍天”城市風貌,優化城市旅游功能,聚集高端要素,延續歷史文脈,打造時尚美麗的濱海休閑旅游集群。
西部灣城:依托鳳凰島、靈山灣、瑯琊臺三個國家級和省級旅游度假區,以藍灣路和濱海大道為串聯,重點布局度假酒店、影視演藝、節慶會展、休閑商貿等業態,打造西部濱海度假旅游集群。
東部灣城:依托“中國藍谷”、田橫島旅游度假區及溫泉旅游資源,以濱海大道為串聯,重點布局度假酒店、海島休閑、溫泉養生、海洋科技旅游等業態,打造東部濱海度假旅游集群。
“三山”
以嶗山山系、大小珠山山系、大澤山山系三大山系為主,改善旅游生態,美化景觀環境,完善旅游基礎設施與配套服務建設,構筑青島市全域旅游三大山林山地支撐區。
“十五組團”
在“一帶一軸、三灣三山”總體旅游空間布局框架下,構筑支撐全域旅游發展的十五大旅游組團:
1。膠州灣東岸濱海旅游組團 2。膠州灣北岸濱海旅游組團 3。西海岸東部濱海旅游組團 4。西海岸西部濱海旅游組團 5。西海岸山地旅游組團 6。即墨濱海旅游組團 7。嶗山風景區旅游組團 8。嶗山王哥莊健康城旅游組團 9。世博園山地旅游組團 10。城陽夏莊—惜福山地旅游組團 11。膠州洋河山水田園旅游組團 12。沽河生態中心旅游組團 13。平度大澤山旅游組團 14。萊西湖旅游組團 15。萊西姜山濕地旅游組團
■交通服務
打造快進、慢游交通系統
旅游公共交通服務體系方面,推動旅游業和交通運輸業深度融合、相互促進、共同轉型升級,打造一個覆蓋全域、全面暢達的旅游交通網絡體系,為游客及市民提供全域便捷的旅游交通體驗。
打造“快進交通系統”,依托高鐵、城鐵、民航、高等級道路等構建海陸空“快進”交通網絡,推進城市及國道、省道至A級景區、鄉村旅游點之間的連接道路建設,解決旅游“最后一公里”問題,全面提高旅游的通達性和便捷性。
其次,打造“慢游交通系統”,依托濱海大道、大沽河堤頂路、環灣綠道、西海岸藍灣路等城市慢行系統,綜合打造旅游“慢游”風景道交通體系,完善自行車道、步行道等基礎設施;依托高速公路和高等級旅游主干道,在景區、度假區聚集區附近規劃建設一批旅游停車場、自駕車和房車營地,增加休閑游憩、餐飲購物、停車換乘、維護保養、安全救援等配套服務配套旅游咨詢、形成“吃住行游購娛廁”于一體的“慢游”旅游功能。
構建海上交通循環體系,推進海上交通體系規劃編制、整合碼頭岸線資源、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開辟規范海上航線,形成海上交通循環體系。
健全“全域接駁系統”,依托機場、鐵路客運站、公路客運站、國際郵輪母港、濱海旅游碼頭等復合交通樞紐,規劃建設多層次的旅游集散中心。依托火車站旅游汽車站、棧橋廣場停車場、西海岸汽車總站、汽車東站旅游集散中心等資源,構建起一個體系健全、功能完善的旅游集散體系。
■信息服務
旅游咨詢中心力爭達100個
完善以旅游咨詢中心為基礎的線下旅游公共信息服務窗口,到2021年,全市旅游信息咨詢中心數量力爭達到100個,基本形成涵蓋機場、火車站、地鐵站、汽車站、高速公路服務區,以及人流密集區、3A級以上景區、重點鄉村旅游點的旅游咨詢服務網絡。
到2021年,4A級以上景區和市級以上鄉村旅游點實現免費無線局域網、智能導游、電子講解、在線預訂、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蓋。
推動旅游惠民,讓利推動更多城市公園、博物館、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公共體育運動場館等免費開放或設立免費開放日,擴大青島“旅游一卡通”商家加盟范圍,推動更多景區推出旅游年卡以及一日游、多日游等優惠卡。落實簽證便利政策,便捷旅游出行。支持琴島通卡等支付工具開發更多旅游支付產品。辦好“旅游惠民月”活動,推出更多針對特殊人群與本地市民的旅游優惠政策。
推進旅游廁所建設,持續推進“廁所革命”,到2021年,城市建成區每平方公里公廁數量達到4座。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