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萊蕪日報
2018-06-30 09:24:06
你因什么而執著自己的夢想?
六十六年砥礪前行,把一生都獻給了摯愛的舞臺。
你因什么而堅定萊蕪謳傳承?
十余年的仁愛篤行,每次演出都隨身攜帶“遺囑卡”。
正如你常說的:是那優美的二胡聲,那動聽的鑼鼓聲,那高亢美麗的唱腔,讓我癡迷,讓我興奮,讓我動情,讓我向往。
2018年6月14日晚8點10分,在高莊街道對仙門村的一場控煙為主題的文藝演出中,萊蕪梆子演員、老藝術家張洪展倒在了自己一生摯愛的舞臺上。帶著“我就想知道自己能唱到什么時候”的執著信念,走完了78歲的生命歷程。
其實,就在他倒下的前幾天,他還活躍在很多個村莊、社區進行公益演出。家人和同事經常勸他多休息,張洪展回答:“只要群眾喜歡聽,我就一直唱下去。”
曾一起共事多年的萊蕪梆子藝術團團長李長生說:“他把一生都獻給了舞臺,獻給了萊蕪梆子的發展。”就在張洪展去世的當天晚上,李長生在整理他的遺物時,從他隨身攜帶的包里發現了兩瓶救心丸,上衣口袋里一張身份證、一張醫療卡和一張自制的“小紅卡”。
就是這張表面微微泛黃、有點磨損的“小紅卡”,正反兩面的紅色紙上寫著同樣的43個字:“兒女切記,爹無論和哪家演出團舞臺獻藝,如出現身體不適或其他情況,不要找對方麻煩,自行處理。父留言。”
“很多年前就聽說他有一張‘小紅卡’,只是沒見過。在同事們眼中,他謙虛好學、可親可敬,在自己晚年的‘演員夢’里,不想因為自己的意外而給自己一生熱愛的戲曲留下半點遺憾。”李長生感慨道。
1940年,張洪展出生于寨里鎮前裴王村,自小就迷戀戲曲,夢想成為一名戲曲演員。12歲那年,第一次根隨村里的“莊戶劇團”登臺演出,便一鳴驚人。1964年,張洪展進入萊蕪梆子劇團,成為一名正式演員。
張洪展曾在口述自己的從藝路時說道:“我這一輩子,也沒干其他什么事,就是熱了一輩子戲,唱了一輩子戲,當了一輩子‘戲子’。回想走過的路,雖然經歷了許多風風雨雨,但俺心里是甜的,因為這一生干了俺最愿干的事, 圓了俺打小就想當演員的夢。”
2007年,從萊蕪梆子劇團退出后,張洪展卻從未離開喜愛的舞臺,只要劇團有需要,他總是隨叫隨到。大約從那時起,受政府支持,萊蕪的業余文化逐步步入興盛和蓬勃發展階段,這一時期,從城市到鎮街,從社區到農村,各地紛紛成立莊戶劇團,全市最多時達到了130多家。而此時,名聲在外的張洪展也受到了很多業余劇團的邀請。
“和當前很多明星動輒幾十萬上百萬出場費不同,他從不因為自己是個名角而講條件,從不談報酬,很多時候他的‘出場費’就是管頓飯就行。”李長生說道,“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位老藝術家對事業的鐘情與熱愛、對民間藝術傳承和發展的不遺余力,不計名、不計利。”
在張洪展的藝術生涯中,榮獲過全國群星獎、全國精品工程獎等眾多國家級榮譽,先后參加演出古裝戲和現代戲50多部,其中參演的《三定樁》《紅柳綠柳》《送豬記》等劇目更是家喻戶曉。
張洪展有一兒一女,他的大兒子張衛在萊蕪梆子劇團做舞美隊長。在張衛的印象里,父親幾乎不休息,只要有劇團邀請演出,他就很興奮地參加,對于這,家人早習以為常。“我們做孩子的都理解,因為唱戲已經融入到他的生命和血脈里。”張衛說。
前些年,因為社會上時有老人訛詐事件被曝出,深知自己身體狀況的張洪展每逢家人團聚的時候,總是告誡自己的孩子,如果跟隨劇團在外演出,萬一發生特殊情況,不能賴人,更不能訛人。
“父親身上的‘遺囑卡’,我也是在出事那天才第一次見到。”張衛哽咽道,“從父親參加業余劇團演出起,每逢家人聚在一起的時候,他總會有意無意地重復著囑咐我們這些話。”
張洪展去世前曾留下了3份遺書,最后1份是2015年寫的,他希望子女能把他的骨灰撒到海河流水之處。對于這個愿望,張衛很是愧疚:“父親所有的遺言,我們都遵從了,但唯有這一點我們沒有幫他實現,因為我們不想找不到他。”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