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
2018-09-17 09:14:09
當腳步再次踏上70年前自己出生時就矗立在房間里的那段陡峭的木質樓梯時,廉興芳感慨萬千。歲月的腳步帶走的不只是光陰,還在這座老房子留下深深的風化痕跡。廉興芳說,要不是修繕及時,這座老房子恐怕跟當年“幾十斤高粱換一張架子床一樣”從前轉灣村徹底消失。
“廉氏故居作為平陰現存相對完整的一處明清建筑群,對研究明清建筑和地方人文歷史都有較高價值。”古建筑專家在考證后給出這樣的結論。2015年,廉氏故居被確定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近日,在上級文保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開工近百天的廉氏故居二期修繕保護工程完工。這座始建于明代中期,興盛時院落龐大、高墻聳立的老宅院在歷經數百年滄桑后,依稀有了當年的模樣。
百年老宅歷經風雨
廉氏故居,位于平陰縣孔村鎮前轉灣村,當地人俗稱“廉家大院”。按照村里人約定俗成的說法,大院由戰國時期名將廉頗的第40代傳人廉一桂授懷遠將軍時興建,之后的100多年又陸續經過了幾代人擴建。今年70歲的廉興芳是廉一桂第18代孫,這里也是他當年出生的地方。廉興芳還記得,小時候還能看出整個大院三進三出的氣勢,自己一家人當年就住在大院最靠里的東樓二樓上。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廉氏故居相繼被當做糧庫、學校,村里也曾在這辦公,直到2002年才搬出來。此后,無人居住的廉氏故居開始沒落,院里荒草遍地,屋頂長滿了荒草,部分青磚瓦也開始脫落。
啟動修繕守住精神家園
曾當過民辦教師和村委會主任的廉興芳是村里公認的文化人。退休后,他把大量精力放在了搜集廉氏故居史料和整理廉氏家譜上。這次大院修繕完工,他也第一時間回到這個再熟悉不過的地方。
孔村鎮前轉灣村及周邊多為廉氏后人,村里廉姓人家占全村人口近七成,幾乎“代代有官”,這也是廉興芳頗為引以為傲的地方。近幾年,眼看著先人留下的精神家園日益破敗,當地群眾對加大保護廉氏故居古建筑群的呼聲也日益高漲。
修繕后的廉氏故居中廳
“村里也修過幾次,但算了算全部修繕下來,大約得將近200萬元,村里根本沒這個能力。”村支書廉德剛說。2015年,廉氏故居被確定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同年,鎮上對廉氏故居啟動一期修繕工程,完成了前廳修繕。2018年4月,又啟動二期修繕,完成了廉氏故居中廳、東配樓、西配房三個建筑單體的修繕。此時,這座富有傳奇色彩的古建筑群,又以修舊如舊的面貌呈現在村民眼前。
有望變身民俗博物館
“二期修繕結束后,我們將積極爭取上級支持,抓緊啟動院墻、地面、綠化等的三期修繕,并將做好廉氏故居民俗博物館的規劃設計。”談到下一步打算,孔村鎮文化站站長周淑芹說。
屆時,廉氏故居不僅能成為研究明清古建筑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同時它還將承擔起農村民俗博物館的功能,用于展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風情。并與原宅院東門外栽植的有著1000多年歷史,如今依然枝葉茂盛、生機勃發的唐槐一道,成為當地重要的一份鄉村記憶。
(濟南日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