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解放軍報
2018-09-30 10:28:09
濟南戰役中榮獲“濟南第一團”稱號的第73團指戰員們。
資料照片
濟南戰役中“首戰茂嶺山,打開勝利門”的第9縱隊指戰員們。
資料照片
濟南戰役的戰斗中,共產黨員帶頭沖鋒陷陣。1948年10月27日,粟裕、譚震林等關于濟南戰役傷亡統計給中央軍委等的電報中,報告負傷及犧牲的戰士、班級、排級、連級、營級至師級的黨員比例,最高達100%。
據1948年11月12日譚震林在關于濟南戰役情況補充報告給毛主席及中央軍委的電報中提及:“攻城部隊之英勇甚過以往,109團百余傷員不愿失掉時機,阻塞突破口堅決不下火線,讓后續部隊從自己身上踏過去而犧牲”。
今年9月,是濟南戰役勝利70周年。筆者先后采訪了遲浩田、高銳、王成斌、宋清渭、陳永福、李奎禮、任治己、馬光宏等一批當年親歷泉城鏖戰的老兵,他們道出了這場戰役諸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敵軍像張牙舞爪的螃蟹,我軍像布在螃蟹周圍的鋼鉗”
1948年8月,中央軍委確定了“攻濟打援”的作戰方針,整個“攻濟打援”作戰由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兼代政治委員粟裕指揮。攻城部隊由山東兵團司令員許世友、華東野戰軍副政治委員兼山東兵團政治委員譚震林指揮。攻城兵團由6個半縱隊和特種兵縱隊大部及地方部隊共14萬人組成。打援兵團由8個半縱隊和特種兵縱隊一部及地方部隊約18萬人組成。
國民黨則以確保濟南為目的,由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第二綏靖區司令官王耀武指揮。王耀武以濟南內城為核心防御陣地,集中兵力約11萬人,憑借7米高7至8米厚的外城墻和12米高10至12米厚的內城墻,構成堅固的防御體系。
1948年9月16日,正值中秋節的前一天,一輪滿月懸掛在天上,皎潔的月光灑滿大地,戰斗打響了。第9縱隊司令員聶鳳智對部下發出命令:助攻不是佯攻,是真打不是假打,我們要把助攻當做主攻來完成。聶鳳智的戰前動員極大地調動了指戰員的戰斗熱情。第9縱隊第74團和第75團從東向西攻打茂嶺山、硯池山,一舉攻下了這兩座山,掃清了濟南東大門的障礙。
如果說敵軍像張牙舞爪的螃蟹,那么我軍就像布在螃蟹周圍的鋼鉗。原軍事科學院副院長高銳,濟南戰役時29歲的他任第13縱隊第37師師長,9月20日晚18時,攻城部隊分別從南、西、北三面同時發起對商埠的攻擊。高銳率領全師首先突破商埠辛莊營房的卡子門,迅猛進入商埠,沿著經七路及其兩側向外城永綏門方向進發。他們在炮火掩護下,連續爆破,勇猛突擊。第13縱隊從永綏門突擊,打開3個突破口,部隊一舉攻下外城,到達趵突泉。
原北京軍區司令員王成斌中將,濟南戰役時任第13縱隊第38師第112團第7連副連長。第7連是第112團的攻堅連,也是第38師的主攻,任務是與第37師第109團、第111團并肩作戰。9月21日晚上20時,各攻擊部隊肅清商埠的殘敵,從四面八方向外城包抄,打算開始攻城。濟南的外城墻十分堅固,分別布下了敵軍的四個旅,城墻的頂端、中部和底層修筑了子母堡、單堡、暗堡等3層火力發射點,城下是7至8米寬、3至4米深的護城壕,又架設了1米多高的鐵絲網,埋設了地雷。商埠失守后,敵軍生怕再丟了外城,不斷地向城外打槍打炮,阻止我軍靠近。
第112團的攻城點在桿石橋門以南,城門樓右側200多米,華東野戰軍挖地三尺,將地道一直挖到第7連主攻出發地的一間空民房。第7連的突擊隊是3排,7班擔任突擊,8班負責爆破,9班火力跟進。王成斌把3排帶進空民房,在護城壕的西墻上挖窟窿,撬掉城墻磚頭,僅僅留下一層墻皮。他們打算發起進攻時就推掉墻皮,將這里作為突破口。地道戰、游擊戰真是我軍的法寶,敵人做夢也沒有想到王成斌和他的戰友已經把地道挖到了他們的肚子底下。
攻城在黃昏時分發起,因為此時天色漸暗,敵人摸不清我軍動向。9月22日晚18時,華東野戰軍東西兩支攻城部隊同時向濟南外城發起總攻。第9縱隊以外城東南門——永固門為主攻方向,以5個團從永固門及其兩側突擊。榴彈炮、野炮、山炮、迫擊炮等發射的炮彈呼嘯著向敵軍飛去,王成斌清楚地看到這些炮彈都落到了城里,沒有落在城頭,而敵人都龜縮在城墻上的子母堡、單堡和暗堡里,此時如果用爆破登城,效果最好。如果等炮火結束再進攻,露出頭來的敵軍會給我軍以致命打擊。王成斌馬上向副營長兼連長任進貴匯報了自己的想法,3排長李天助也擊掌贊成,戰爭來不得任何的優柔寡斷,任進貴接受了建議,馬上點燃一個5公斤的炸藥包,扔進了城墻邊的護城壕。
隨著猛烈的爆炸聲,我軍的火力壓住了敵人的火力,王成斌帶領突擊排3排用40公斤的TNT炸藥炸塌了城墻一角,轟隆一聲巨響,城墻裂開了口子,8班長蔡萼高喊一聲:“8班,跟我上!”
原來是架梯子攀登,現在是踩著廢墟沖鋒,戰友們跟著蔡萼和3排長李天助沖了上去,緊接著王成斌也身背七八顆手榴彈,腰間別著匣子槍,手腳并用沖上了城墻,3排長李天助中彈倒在了他的懷里,血流一片,他把李天助交給通信員,自己和敵人扭打在一起。由于槍炮震天,他的耳膜被震傷,聽力受到影響,一口整齊的牙齒提早脫落了,他的身上至今還殘留著三塊彈片?!爱斈甏驖习。虻锰ち伊??!彼f。
“像殺牛一樣殺其要害,用鋒利的尖刀向敵人的心臟刺去”
東西攻城部隊攻下外城后,我軍攻城總指揮許世友決心已定,下令當晚立即攻取內城。
內城是敵人最后頑抗的堡壘,城墻高大厚實,完全用大磚石砌成,城下碉堡密布,墻上射孔數層,護城河河寬水深,守備內城的是王耀武的精銳部隊。23日晚18時,東西兩支攻城部隊同時向內城發起總攻。第13縱隊第37師第109團擔任主攻,配合第9縱隊攻占內城。這是高銳參軍以來參加的最慘烈的一次戰役,槍炮聲、爆破聲、喊殺聲不絕于耳。指戰員前赴后繼,奮勇登城,短兵相接,浴血格斗,殊死相拼。有的戰士冒著敵人的交叉火力網連送十多次炸藥包,終于炸開了突破口;有的連隊犧牲過半,有的連隊只剩下三個人,仍然堅持戰斗。
24日凌晨4時,第13縱隊第37師第109團突擊部隊發起對坤順門的進攻。第3營第8連的戰士們奉命從內城西南角坤順門實施突擊。在炮火轟擊掩護下,通過護城河,排除層層障礙,用長竹竿把一包包炸藥送上城墻,隨著連續爆破,國民黨軍的堅固堡壘被層層炸塌,厚厚的城墻炸開了缺口。突擊連第7連隨即架梯登城,消滅城墻突出部的守軍,他們于拂曉前攻克坤順門從城西南角突入,并于24日上午擴大突破口。
第109團第3連、第9連也爭先登上城頭并迅速插進城內。王耀武得知攻城部隊登上城頭后,急忙調兵遣將,命令第77旅向突破口全力反撲。國民黨軍以數十倍的兵力,從東、南、北三面向突破口陣地蜂擁撲來。登城戰士們面對一波又一波敵軍的連續沖擊,毫無懼色,頑強戰斗,與越來越逼近的敵軍短兵相接,展開激烈的肉搏戰。
第13縱隊第109團的兩個營從坤順門突擊進去,除了兩個連以外,其余全部犧牲。高銳和政委徐海珊身先士卒,奮力殺敵,從攻擊丁家山、突破商埠西南角卡子門、直到攻破外城永綏門,第一次把城墻炸了個圓洞,沒有沖進去;第二次把城墻炸了條口子,架了云梯,由于敵人火力太猛沒有沖上去。第三次突擊上去的部隊堆在城墻上,一部分人下了城墻向縱深進攻。
24日凌晨,第37師第109團在坤順門再次發起進攻,城墻炸開了,云梯豎起來了,第3連和第9連沖進了內城。城頭上爭奪突破口的戰斗愈演愈烈,達到白熱化的程度。我軍突擊隊員與敵人短兵相接,刺刀捅彎了,手榴彈打光了,就用磚石、十字鎬、子彈箱做武器。突破口一度被敵人堵塞,高銳命令:第110團迅速從坤順門突擊,第111團從第109團的突破口打上去,與敵人展開面對面的廝殺,誓死堅守突破口。先插入城里的第109團第3連和第9連在內城奮戰七小時,發現后續部隊沒有跟進。在與上級失去聯系的情況下,機動靈活,兵分兩路,主動殺回突破口。兩支突擊隊在城頭會師,重新打開了入城通道,第13縱隊和第3縱隊后續部隊相繼涌入城內。這一天,第37師設在趵突泉西側前沿的指揮所突遭敵機轟炸轟然倒塌,高銳被炮彈炸暈,身負重傷。等他蘇醒過來,才發現政委徐海珊不幸犧牲,忍不住淚如泉涌。
當第13縱隊在內城西南角坤順門打得如火如荼時,內城東南角的氣象臺處打得也是一片血雨腥風。
第9縱隊向內城東南角一線突擊,并預選了四個突破點。第73團向內城東南角攻擊。他們在炮火掩護下,在護城河上架起浮橋,進行連續爆破,各路突擊隊穿過濃密的煙霧,奮不顧身架設云梯登城。王耀武督率守軍拼死抵抗,戰斗異常激烈。第9縱隊突擊隊傷亡很大,連續三次突擊均受挫。緊急關頭,各級指揮員立即趕赴前沿陣地,研究新的攻城措施,重新組織力量,對準敵人的弱點,集中兵力和火力,東西并舉,殺開一條血路,鉆進去硬打,像殺牛一樣殺其要害,用鋒利的尖刀向敵人的心臟刺去。9月24日凌晨1時30分,第9縱隊第四次攻擊內城戰斗打響。號稱“大炮上刺刀”的戰法在內城東南角實施,我軍像拼刺刀一樣將大炮推到前沿陣地,采用肉眼直瞄的方式對準目標直射。槍炮聲、爆破聲響成一片,火光沖天,硝煙彌漫,炮彈以排山倒海之勢落在內城東南角上,擔任主攻的第9縱隊第25師第73團第7連突擊隊沖了出去。
這個連隊有“常勝連”的美譽,在強大炮火的支援下,不怕犧牲,勇猛進攻。我軍用炸藥在內城東南角炸開一個6米寬的豁口,第7連2班長李永江是山東棲霞人,身高臂長,他在濟南內城攻擊戰中第一個向內城東南角城墻攀登,他招呼全班戰士:“快跟上,城下沒有我們立足之地,突上去就是勝利!”
當他登上梯子頂端時,大吃一驚,梯子不夠高,靠在城墻上,離城墻頂部還差一個人的高度,他急中生智,憑著身高臂長踩著城墻壁上被槍炮打出的坑洞,雙手緊緊扒住城墻上的磚石,猛地一下攀上去,第一個登上了高聳的城墻。
他率先打開了濟南內城墻東南角的突破口,第7連2班戰士于洪鐸繼李永江之后第二個登上城頭,他們開始向東搜索前進,緊接著又上來滕興元、周頂仁、王會、馮立國4名戰士,李永江當機立斷地說:“老于,你和小滕向西打,我們向北打,王會你這個機槍手守住突破口,聯系后續部隊登城,突破口是咱的命根子,決不能丟掉!”李永江機智地依托工事,占據有利地形與北面來敵作戰,他向敵人投出多顆手榴彈,炸死了一片敵人,自己也頭部負傷,血流滿面。他左手投彈,右手開槍,迅速向城墻制高點攻擊,只身俘獲20多名國民黨兵,繳獲兩挺機槍、10支步槍,戰后第9縱隊授予他“濟南英雄”榮譽稱號,立下特等功。在李永江的帶領下,戰士們擊潰突破口的敵軍后,也沖向城墻制高點。
于洪鐸和滕興元向西跑去,迎面沖上來一群敵人,他倆端起沖鋒槍掃了兩個扇子面,敵人丟盔棄甲,嚇得屁滾尿流。一個敵軍機槍手端著機槍向于洪鐸沖過來,他眼明手快,一把抓住敵人的機槍筒,對方一扣扳機,一串子彈從他的腋下穿過,槍管已經灼熱,可他抓著槍管的手竟然絲毫沒有放松。相持階段,滕興元趕過來,用槍托砸碎了敵人的腦殼。這一下子把周圍的敵人嚇呆了,于洪鐸立刻把機槍從敵人的手中奪過來,一腳把敵人踢下城墻,并抓獲十幾名俘虜。
濟南戰役打響時,19歲的遲浩田是第9縱第73團的干事。在炮火集中支援下,第7連指戰員連續沖鋒,突擊隊炸開了突破口,經與敵人頑強搏斗,保住了突破口,把勝利的紅旗插上了制高點——氣象臺。指導員彭超身負重傷。第3營營長王玉芝和教導員郭奎武商量后,決定讓遲浩田到第7連代理指導員,和連長蕭錫謙一起指揮連隊的內城穿插作戰。遲浩田在攻打南麻時頭部負傷,這次是帶傷上陣,他帶領第7連部分官兵迅速從突破口向西攻擊前進,轉而插向西北角。就在攻擊新省府時,一顆炮彈飛來,幾塊彈片鉆進了他的右臂,鮮血直流,這是他第五次負傷。身邊的戰士迅速給他包扎,要送他到安全地帶,他堅決不肯:“你看看咱們7連的戰友們,哪個不是帶傷掛彩的?大家都在堅持戰斗,我更不能下火線!”
第7連戰士們奮勇登城,用智慧和勇敢擊退國民黨軍,繼續左沖右突,基本占領城墻制高點。在后續部隊登上城頭之前和守軍頑強地反復格斗,擊退數倍守軍的數次拼死反撲,牢牢守住了突破口。第73團特務連及時在突破口西側炸開了6米多寬的口子,使后續部隊得以源源投入縱深。9月24日凌晨4時,上級命令部隊下城進入巷戰。本來下城是拽著背包繩和布從城墻上滑下來,但是背繩子和布的戰士犧牲了,繩子和布都找不到了,危難之際,戰后被第9縱隊授予“濟南英雄”榮譽稱號的王其鵬高喊一聲:“爭取下城第一名,活捉王耀武當英雄!”在他的帶領下,第7連勇士紛紛從墻頭跳下來,攻城大部隊涌進內城,與守軍展開激烈的巷戰。遲浩田帶領戰士們沖進大明湖的北極閣,果斷下令:“王耀武就在這里,快搜!”
戰士們把指揮部像篦頭發那樣篦了一遍,也沒有見到王耀武的影子,后來才得知王耀武已經化裝往青島潛逃,民兵在壽光將其抓獲。
鑒于兩支勁旅攻城有功,中央軍委授予第73團“濟南第一團”稱號,授予第109團“濟南第二團”稱號。
“我們困難,敵人更困難,不能給敵人喘息機會”
原濟南軍區政委宋清渭上將15歲入伍,是個小八路,濟南戰役時19歲,已經是第10縱隊第13團第9連的指導員。他親口告訴筆者:僅他們一家,就有兩個人參加濟南戰役,他和三哥在一個團,三哥在第2營第5連當戰士,他的母親義無反顧送兒上戰場。
他們先打鵲山再打濼口,背著門板進了濟南,當了攻打濟南的預備隊。濟南戰役打到第四天時,非常慘烈,我軍傷亡很大,有人建議是否把部隊先撤下來,進行休整補充。許世友司令員堅決不同意,他斬釘截鐵地說:“我們困難,敵人更困難,不能給敵人喘息機會,堅決打下去!”
我軍軍號齊鳴,所有部隊,包括連隊的炊事員、通信員、馬夫等全都沖了上去,氣勢奪人。9月21日,第9連隨著第10縱隊的部隊從西面攻入商埠,展開了激烈的巷戰。泉城滿目瘡痍,到處都是潰散之敵,到處都是密集的槍聲。護城河里漂浮著很多尸體,第9連一路向東攻打省立醫院,那里是國民黨的小指揮部。宋清渭剛到省立醫院,突然槍聲大作,敵人的子彈把他的帽檐打穿了一個洞,離頭只有幾厘米遠。他摘掉冒煙的帽子,繼續追擊敵人。
9月23日晚,東西兩支攻城部隊向內城發起總攻。宋清渭接到團參謀長的命令,讓他們向大明湖方向前進肅清殘敵,增援圍攻敵軍城防司令部的部隊。他們邊打邊前進,沿著經七路跑到了大明湖,擊潰了敵人的守城指揮部和預備隊,本想活捉王耀武,才發現王耀武已經從北極閣西邊的臨時指揮部逃跑,敵人逃跑前把大量的武器扔進了大明湖。他帶領全連官兵跳進湖里撈槍炮,整整撈了一天。
93歲的陳永福,當年是第8縱隊偵察營第1連偵察班班長,是在外線出擊時臨時組建的武裝偵察連。徐州北援之敵有龐大兵團,雖經蔣介石再三督促,但因察知我軍打援部隊兵力強大,嚴陣以待,顧慮重重,遲遲不進。陳永福所在的部隊負責打援,打援的很多部隊駐守在金鄉、城武、巨野、嘉祥一帶。1948年9月上旬,他們接到命令從安徽的亳州、蒙城出發,繞過隴海鐵路到了魯西南作戰地區,陳永福跟隨偵察營來到山東曹縣、單縣一帶。9月23日,他們身穿便衣化裝向北巡邏,突然在曹縣的公路上發現國民黨第2兵團的偵察營也在巡邏,我方偵察營的人不戴帽徽,他們意識到這是一場遭遇戰。敵人還沒有醒過神來,他們立刻先發制人向敵人發起攻擊,嚇得敵人灰溜溜地跑掉了。敵第7、第13兵團正在集結中,濟南已被我軍攻克,敵之增援計劃遂告破滅。這是濟南戰役唯一的一次打援遭遇戰,從此敵人再也不敢露頭。
88歲的李奎禮,是冀魯豫軍區的老兵,時任第1軍分區機要股譯電員。濟南戰役中他隨部隊先打外圍,在泰安以西的幾個縣打游擊,后來從平陰、長清往濟南攻城。進了濟南,在緯十二馬路的老鄉家打地鋪。緯十二馬路接近商埠,他們部隊的一個獨立團攻打濟南,他親眼看到有戰友負傷后被擔架抬回來,還有的戰友犧牲了,他譯的電報中就有濟南戰役的內容。
87歲的任治己,是膠東軍區的老兵,時任西海軍分區第2團特務連通信員,濟南戰役時他才17歲。當年他跟隨部隊徒步行軍抵達濟南時,當天下小雨,濟南城尸橫遍野,血流成河。他們進了省立醫院,負責肅清殘匪,清理戰場,收繳槍支彈藥。他們把華東野戰軍的戰友們的遺體就地掩埋,樹立一個木牌紀念。
88歲的馬光宏,時任第9縱隊第75團警衛員。他跟著政治處主任溫茂卿一道上前線,看到房子的圍墻外面立著9具燒焦的戰友的遺體,這是敵人的火焰噴射器所致,足見戰斗之慘烈。
經過8晝夜的激烈攻堅作戰,華東野戰軍終于在9月24日17時全殲內城守軍,濟南城回到了人民的手中。在濟南戰役中,我軍有3764人壯烈犧牲,有23610人負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