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晚報
2018-11-28 15:14:11
有數據顯示,冬季運動傷害比其他季節要高出三成。《生命時報》邀請了權威專家,提醒你冬天運動的注意事項,教你規避錯誤的運動方式。冬季寒冷,鍛煉時稍不注意就適得其反,為了避免身體受傷,以下是冬季鍛煉的一些注意事項。
1、室外鍛煉要視天氣而定
以下幾種情況建議不要到室外鍛煉:溫度低于零下10℃,氣溫過低不僅會使運動質量大大降低,還容易受傷。大風天,這種環境下鍛煉,容易引起身體受涼感冒和皮膚干裂。霧霾天,霧霾對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會誘發鼻炎、哮喘等。
2、熱身時間要長
冬季運動前的熱身活動一定要做得充分到位,否則很可能因為溫度低,人體肌肉伸展性降低,關節比較僵硬,而造成肌肉拉傷和關節扭傷等情況。
一般情況下,運動前的熱身活動在5分鐘左右,但冬天最好達到10~15分鐘。熱身時最好先做動態拉伸,然后做一定強度的快走或慢跑等,直到微微出汗、毛孔張開為止。
3、衣服不能過緊或過厚,不要戴口罩
冬季鍛煉穿著衣物要輕軟,不能過緊,開始可以多穿一些,熱身到身體發熱并開始出汗時,再脫去多余的衣服。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冬季跑步不要戴口罩。因為多數口罩不夠透氣,跑步時空氣循環聚集在口罩內,不但新鮮氧氣不足,反而會吸入過多廢棄的二氧化碳,使人頭暈、氣短。如果怕冷空氣,可以用三角巾擋風保暖。
4、最好不用嘴呼吸
天冷時鍛煉應該主要用鼻子呼吸,不要張大嘴巴。因為鼻黏膜的血管豐富,腔道彎曲,對吸入的冷空氣有加溫和濕潤的作用,可以避免冷空氣直接刺激咽喉而引起呼吸道感染、喉痛和咳嗽等。
如運動量大,只用鼻吸不能滿足供氧時,那就得借助于口來幫助呼吸。一般情況下,口張開,上齒輕觸下唇,舌微舔上顎,讓冷空氣經牙縫進入,經舌頭阻擋吸進,就不會嚴重刺激呼吸道。
5、運動量不宜過大
冬季鍛煉對人體的熱能消耗大,容易疲勞。運動時的時間和強度以人自感疲勞為第一原則,過于疲勞,人的抵抗力下降,不僅不能運動強身,反而會讓病原菌乘虛而入,得不償失。運動量究竟應該是多少,可以根據自我感覺判斷。
經過鍛煉后,全身舒暢、精神愉快、體力充沛、睡眠良好,說明運動量掌握得比較適當。如果鍛煉后感到十分疲勞,甚至在休息一夜后仍有疲勞感,并有頭暈、心慌、惡心、食欲不振、四肢無力、睡眠不佳等癥狀,就說明運動量過大。
6、鍛煉完繼續活動10分鐘
結束鍛煉后不要急于休息,可以原地蹦跳踢腿。這時注意全身要放松,兩臂自然抖動,兩腿交替前后左右自然擺動,然后抬膝俯身,兩手握拳或成刀形,捶打大腿和小腿肚,使肌肉充分放松。放松時間一般為10~15分鐘,這樣能有效緩解肌肉酸痛,和熱身同樣重要。
7、回到室內后換上干爽衣物
冬天身體熱量散失較快,放松完后盡快回到室內,擦干汗水,換上干爽衣物,并穿上外套保暖,以防體溫快速下降。
8、運動后多喝水
冬季氣候干燥,人體內容易積一些燥熱,而且冬季空氣中濕度減少,容易引起咽喉干燥、鼻子出血等癥狀。再加上運動時流失的水分,會加重人體缺乏水分的反應,所以運動后一定要多喝開水。
相關新聞
這四類運動有風險
以下四類運動方式有一定風險,如果你經常做這些運動,建議馬上停止,重新選擇安全的運動項目。
撞樹,小心傷了臟器
在公園中,經常能看見一些人用后背或身體其他部位撞擊樹木,還有人用后背在樹干上使勁摩擦。這種頗受某些中老年歡迎的“撞樹功”,被認為能刺激穴位、經絡,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的功效。實際上,這種鍛煉方式不僅損壞樹木,對身體也有潛在危害。
從健身角度分析,撞樹能對背部肌肉、筋膜、骨骼等組織形成刺激,在調節身體肌緊張、維持平衡方面有一定促進作用。然而,很多老人存在肌肉萎縮、骨量下降、平衡能力下降、血管脆性增加等問題。如果撞樹力量過大、次數過多,加上衣服單薄、保護不足,可能會造成骨與軟組織損傷(皮下瘀血、肌肉挫傷、甚至骨折)。如果動作失誤,還有向后跌倒的風險(扭傷、脫位、骨折、休克等)。
過度爬山,委屈了膝蓋
爬山不僅可以增強心肺耐力,還能鍛煉肌肉力量,提高平衡和協調能力等。但爬山過度,可能會傷了膝蓋。運動是否合適,關鍵看身體能否承受其負荷。一般來說,運動損傷主要由于使用頻率過高、超生理范圍活動、動作生物力學模式不當等造成。
普通人以健身為目的進行爬山時,注意不要長時間連續爬或跑步下山。上山時,要更多利用臀大肌發力伸髖,而不是一味地用股四頭肌用力。因為攀爬時,大腿前面肌肉酸脹,臀大肌參與運動極少,膝關節長時間當“勞模”,局部負擔過大,就易引起關節傷痛。
可以爬山的人群,也需做好以下防護工作:進行相關醫學檢查,確定是否適合運動,以及可承擔的運動量。
對基礎運動模式進行檢查,了解是否存在明顯的薄弱環節。比如膝關節穩定性不足、膝內/外翻、踝關節靈活性不足等。
倒走,搖搖晃晃很危險
生活中,不少人把倒走作為強身健體的鍛煉方式。不過,如果方法不對,倒走非常容易造成意外傷害,建議注意以下幾點。
◆做好運動安全防護 高齡,患嚴重心腦血管疾病、骨病重癥和精神病患者,均不宜倒走。倒走是反序反向運動,對平衡性、協調性和反應能力要求較高,加上無法通過眼睛觀察前進路況,易出現跌倒、碰撞等情況。
建議選擇平坦、封閉、軟硬適當、人較少的場地,為確保安全,最好結伴同行,一人倒走鍛煉,同伴正走觀察、及時提醒,兩人交替輪換。
◆最好穿平底鞋 倒走時人體重心偏后,穿平底鞋有利于感覺重心變化,降低摔倒幾率。
◆腰不好的患者倒走時,建議小步、慢速
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身體穩定肌肉(動作快易被其他肌肉代償,或對肌肉刺激不足),起到矯正姿勢、強制重心后移的作用。
卵石路,未必走出健康
中醫認為,人的足底有很多穴位和反射區,走鵝卵石路會對它們產生刺激,從而有利于人體內臟和大腦功能,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抵抗力等。為此,不少人喜歡光腳在小區或公園的鵝卵石路上走,甚至還有人專門購買了仿鵝卵石路的墊子在家中鍛煉。
這種鍛煉形式本身無可厚非,但要循序漸進地進行,最好穿軟底鞋或厚襪子,絕不建議光腳,時間不要太長,10分鐘左右即可,以免足底疼痛。進行時要慢,注意全腳著地,以減輕對足底的刺激。鍛煉完后,應及時換洗襪子,保持清潔衛生。需提醒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這種健身方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