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膠東在線
2018-12-06 15:33:12
政協委員薛致勇與研究人員在一起
膠東在線12月6日訊(記者 張倩 通訊員 張雪瑋 任高飛 項國巍)海陽地處黃海之北,與大海親密相擁,海水養殖產業在這里歷史悠久。在煙臺海陽市黃海水產有限公司,海水工廠化養殖開啟了以科技為支撐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迸發出巨大發展潛力。
作為公司副總經理,薛致勇在公司里分管科研、基建等方面的工作,天天琢磨的就是怎么“養好魚”。“好的魚苗和先進的養殖技術是關鍵。”抓住這兩個關鍵點,薛致勇就馬不停蹄得忙活起來。
“我們公司最早是做海產品養殖,后來在養殖的過程中發現水產苗種質量低,生產不規范的問題,就拓展到良種選育領域。”薛致勇帶領記者來到了公司的養殖車間,放眼放去,一排排的養殖池頗為壯觀,半滑舌鰨、牙鲆等魚類在里面歡快地游來游去。
“現在公司有海水魚、蝦、貝、蟹、參等20多個品種,其中魚類良種年產能力2000萬尾,水產苗種覆蓋全國沿海省市,帶動沿海110多家養殖場進行了品種改良,養殖品種生長速度與成活率顯著提高,病害顯著減輕。”薛致勇如數家珍地介紹。他在一個半滑舌鰨魚池前駐足,“這是我們優中選優選育的種苗,為了避免3代內近親繁殖,每條魚體內都有一個芯片,可以往上查詢4代信息。”
目前,公司的大菱鲆、牙鲆、半滑舌鰨等魚類的良種選育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現在這三個品種均已培育到第四代,生長速度提高20%以上,養殖活率達到92%,社會效益非常顯著。公司建成我國北方海水養殖的良種培育基地、養殖示范基地和技術成果的轉移服務中心,不僅為我國海水養殖產業的發展不斷開發新種類和提供充足的優良苗種,而且為我國海水養殖產業持續穩定發展不斷提供急需與實用的高新技術。
近年來,隨著國家環保力度的不斷加大,傳統的海水散養模式正在不斷被規模化、產業化、工廠化的養殖模式取代。如何實現環保、高效、可持續發展的新型的養殖模式,顯得尤為關鍵。
從“九五”期間,在薛致勇的帶領下,黃海水產公司開始承擔“循環水養殖”這一國家技術項目,后依托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課題“黃渤海區魚類工廠化健康養殖技術集成與示范”等項目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其致力研發的封閉式循環水養殖這一現代化的養殖模式,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工廠化養殖,為助推海陽市乃至煙臺市的海水養殖產業轉型升級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我們用于養魚的水都是循環利用,克服過去大排大放的缺點,代表著先進生產力,是真正意義上的工廠化養殖模式。”薛致勇告訴記者,養殖池一年四季保持恒溫,大致在20℃左右,非常適宜魚類生長。這種封閉式的循環水養殖模式,具有高密度養殖、高技術集成、高投入產出、高管理水平等特點,由于對養殖用水進行循環利用,用水量大大減少;由于對外排水較少,所以對自然環境污染也大大減少。
過去水產養殖,養殖過后的水便被直接排放掉,而在這里,通過水循環系統,養殖水全部進行回收。經過水處理設備處理過的水,不僅水質條件遠高于海水,同時養殖水的溫度也更有利于實現恒溫養殖。“水的循環利用率可達到95%,熱量也得到了充分利用,既節能又環保,還能降低成本!”薛致勇說,海水溫度只有3°C,而養殖水溫度能到20°C左右,節能效果可達到70-80%。目前,公司40000立方育苗養殖水體全部改造成為封閉式循環水養殖模式,經濟效益非常顯著。
不僅僅是“循環水養殖”技術,該公司還承擔著多個國家、省、市級的海水養殖、苗種培育科研項目。要想挑起這些重擔,長期奮戰在科研一線的薛致勇深知人才的重要性。
“任何一家企業要想獲得長遠發展,必須注重創新人才引進,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在他的倡導下,公司也積極“招才引智”,先后與中國水科院黃海所、中國海洋大學、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青島農業大學、煙臺大學等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積極做好高新技術成果轉讓及技術引進工作,通過借助“外腦”快速提高了技術水平。同時還引進了包括泰山學者、領軍人才在內的一大批高科技人才,并建立起院士工作站開展科研開發。
薛致勇說,正是得益于成長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得益于科技日新月異的新時代,得益于國家的政策支持和企業自身的努力改革創新,讓養魚也養出了“大名堂”。取之社會、回報社會,創造機會、共同成長是企業的社會責任和使命,他表示,要把履行好一名政協委員的社會責任與做好本職工作融合在一起,為全市地方經濟發展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