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8-12-09 11:05:12
新華社青島12月9日電題:青島嘉峪關學校:讓每個孩子成就最好的自己
新華社記者張旭東
一年級小朋友在樓下的“小火車”上閱讀、五年級學生在樓上爭奪“校長杯”籃球賽冠軍、一陣陣悅耳的管弦樂聲從青島嘉峪關學校的窗口飄出……
位于風景如畫的青島八大關景區,青島嘉峪關學校是這座濱海城市的名校。“你們作為名校,是以什么見長?”面對記者的提問,學校校長劉群說:“讓每個孩子在這里成就最好的自己。”
·從一根粉筆到大屏幕觸摸一體機
青島嘉峪關學校始建于1953年,現有37個教學班,是一所全日制六年制公立小學。去年剛退休的教師郭亞平與這所學校有說不盡的緣分:她母親曾是這所學校的校長,她在這里上學,又回到這里當了一輩子老師。
“改革開放以來,學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郭亞平說,“兩座教學樓煥然一新,塵土飛揚的操場變成了塑膠操場。老師上課從一根粉筆上講臺,逐漸用上了掛圖、投影儀、幻燈片、三機一幕(電視機、電腦、投影機、投影幕),現在則用上了86英寸的觸摸一體機。有了這些裝備,老師講起來更形象,學生理解起來更容易。”
郭亞平回憶,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學校有臺鍋爐,由于請不起鍋爐工,就由男教工輪流值班燒鍋爐。一度,由于學校資金緊張買不起煤,學校就到周邊單位去“化緣”。
田紅霞也是從這所學校畢業又回到這里任教,她說:“我上學那會都是自己帶飯,學校中午給熱一下。現在學校有專門的餐廳,兩葷兩素才8塊錢。”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青島嘉峪關學校就開設了電腦課,后又在青島市小學范圍內第一個建立了網絡教室和校園網,開發了校園辦公系統。2001年,學校成為當時青島市唯一一所教育部命名的“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讓童年在五角楓葉上綻放
改革開放40年來,青島嘉峪關學校始終堅持科研興校。1989年學校開始操行語改革,以第二人稱寫的評語就像是老師和學生聊天一樣,拉近了與學生距離,學生更愿意讀、更愿意接受;1995年至2002年,學校進行的“活動教學與中小學素質教育”研究載入《中國教育改革手冊》。
近年來,學校建構“五角楓”課程體系,促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坐落在楓樹叢中的青島嘉峪關學校,楓葉是學校的標志。正如沒有一片楓葉是相同的,學校通過‘五角楓’課程體系提升學生多元智能和核心素養,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和自己感興趣的發展空間。”劉群說。
“五角楓”課程是多維多彩的:楓葉紅為核心,全面滲透育德課程;生態綠為主渠道,涵蓋以人為本、關注差異的益智課程;活力橙則為健體美勞課程群;深海藍和創客紫則是指向未來學習能力培養的科創課程。
“五角楓”課程體系以學生為中心,率先在體育教學上嘗試每個學生一張課表,適應學生個性化發展。健體美勞課程群包括網球、高爾夫、羽毛球、籃球、圍棋、管弦樂器、聲樂、合唱等等,豐富多彩,學生在網上自主選課。
劉群表示,學校通過“五角楓”課程使孩子們像樹的枝葉一樣有力量向上攀爬,像年輪一樣有力量不斷地生長擴充。“基于自由呼吸的教育主張”下的校園生活,“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學為中心”的課堂,“基于兒童視角下的學科融合”課程,給孩子們的潛能發展提供無限可能。
·小學生當“院長”:搞啥課題自己說了算
“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博士的指導下,我們認識了美麗的海藻,海藻不僅外觀美麗,對人類貢獻也很大,比如海藻可以加工成壽司、海苔,還可以作為化工原料……”嘉童海洋學院首任院長、青島嘉峪關學校六年級學生龔孫嘉說。
龔孫嘉在今年上學期通過報名、筆試、面試等程序入選學校的嘉童海洋學院。他說:“通過半年多探究式學習,我對海洋更加感興趣了。除了參加科普講座,還經常通過讀書、上網,豐富自己的海洋知識,希望將來能從事海洋科研工作。”
為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積極主動性,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升綜合素養,青島嘉峪關學校今年成立了嘉童學院,下設嘉童海洋學院、嘉童創客學院、嘉童文學院、嘉童軍事學院、嘉童禮學院等9個二級學院,每個二級學院每年至少完成兩個探究課題項目,課題均由學生自己提出。
“‘學院制’有利于搭建個性多樣、可選擇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學校統籌、利用、整合校內外優質教育資源,助力學生特色課題的實踐研究,并保障學生個性發展。”劉群說,“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人、發展人、造就人。一切為了學生更好的成長,這是學校永恒的主題。”(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