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18-12-11 20:31:12
青島一戰遺址博物館利用“高科技”還原德軍登陸棧橋場景。
青島新聞網12月11日訊(記者 王爽)追憶百年歷史,傳遞和平理念。今日上午,青島一戰遺址博物館正式開館,中國人民大學民國史研究所教學科研實踐基地在青島一戰遺址博物館掛牌,雙方將以高端學術交流為紐帶,不斷提升高??蒲心芰筒┪镳^服務社會功能。
今日,青島一戰遺址博物館正式開館。
2018年距離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整整100周年,一戰期間,14萬華工遠渡重洋,遠離家鄉,在殘酷的戰場上從事著艱苦繁重的工作,在關鍵時刻為歐洲和平和戰后重建做出了重要貢獻,用鮮血和生命為中國贏得戰勝國地位。如今的中國早已擺脫百年前的悲慘命運,但我們仍然要居安思危,不忘國家昨天的磨難,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市民參觀一戰時期青島營門。
青島一戰遺址博物館是記錄第一次世界大戰與中國最豐富最全面的專題博物館,是目前國內唯一全面展示一戰對中國命運影響的博物館。博物館展示了一戰期間的1800多件藏品,包括各類武器、軍服、報刊、書籍、紀念章、明信片等。博物館建筑面積近1萬平方米,展覽以“還我青島”為主題,分為“德占青島”“日德戰爭”“苦難歸程”三個部分,運用大量珍貴文物、檔案資料以及場景復原、多媒體等現代化布展方式,再現了自青島建置至主權回歸的艱難歷程。
一戰時期德軍使用的蔡司望遠鏡、普旭制式雙筒望遠鏡。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和民國史研究所相關負責人表示,青島一戰遺址博物館的建立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全球而言,它是今人反思第一次世界大戰、反思現代性的紀念地;對中國人而言,它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特殊教育基地;對一般社會公眾而言,它還是中國進行近代歷史教育、保存中國國家記憶的重要公共空間和文化場所。
中國海洋大學法語系教授Sabio Magali參觀一戰遺址博物館。
儀式結束后,現場嘉賓和市民共同參觀一戰博物館。中國海洋大學法語系教授Sabio Magali告訴青島新聞網記者:“今天第一次參觀戰爭類博物館,印象深刻。我們也在課本上學習過一戰的歷史,但主要是歐洲戰場,亞洲戰場了解不多,僅僅知道青島曾被德國和日本殖民統治。這個博物館建設的很好,用了很多現代高科技手段還原了戰爭的場景,警醒人心?!?/p>
一戰時期德國“猛虎號”艦隊水兵服。
青島一戰遺址博物館位于京山路26號,與青島山炮臺遺址、觀景平臺等參觀區共同組成了青島山一戰遺址公園內。青島山炮臺遺址即德軍俾斯麥南炮臺舊址,該炮臺采用開挖回填方式修筑,面積約1600平方米,三層立體結構。其掩蔽部內,發電機房、鍋爐房、彈藥庫、測繪室、蓄水池、旋轉瞭望塔等設施一應俱全。青島山炮臺在“日德青島之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德軍戰敗投降前,將大炮自行炸毀,但地下掩蔽部得以較好保存,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歷史見證,也是愛國主義教育素材。
青島新聞網記者了解到,青島山一戰遺址公園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保護文物生態環境與安全限流,試營業測壓期間將向市民推出半價優惠體驗票,成人30元,老人、學生等特殊群體15元,測壓期間每天參觀限額為200人。市民可關注微信公眾號“青島山一戰遺址公園”點擊“微票務”→“體驗票”選擇預約完成。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