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銳大眾
2018-12-17 11:47:12
不看學歷看實績,山東首批84人獲評職業農民職稱。據12月17日《大眾日報》報道,12月15日,山東首批職業農民職稱評審在東營市舉行,共評出中級24人、初級60人,職稱名稱分別為農民農藝師、農民助理農藝師。
農民評職稱,在山東是頭一回,看點在哪里?
農民評職稱,是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一項重要制度創新。
說起農民,傳統印象就是“臉朝黃土背朝天”;說起職稱,很多人會想到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和企事業單位的城里知識分子,很少有人將農民與職稱聯系在一起。事實上,農業也是“高科技行業”,掌握農業技術的農民,不應被“職稱”拒之門外。山東在全國農業領域的名氣為什么很大?沒有李登海王樂義等職業農民的科研成果,山東的玉米、山東的大棚能夠名揚中外嗎?在某種程度上說,正是一大批職業農民的深耕土壤、精益求精、追求極致、創新突破,創造了山東農業發展的輝煌成就。我省首次建立“職業農民職稱制度”,是對農民科技貢獻的肯定,也是進一步提高農民科技素質的需要,對于培養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加快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具有重要意義。
農民評職稱,是對現有職稱制度的深化改革,“怎么評”“誰來評”“如何用”備受關注。
這次農民評職稱,“跳”出面向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的職稱評價體系,沒有學歷要求,更加注重個人的業績貢獻、專業技術水平以及帶動能力,符合條件者不受資歷條件限制,正所謂“農民職稱不是評出來的,是干出來的”。
有人疑惑,公職人員評職稱,往往意味著漲工資。農民沒有工資,也不會有人給漲工資,職稱有什么實際意義呢?對這次取得職業農民職稱的個人,東營市將從資金、項目、政策等方面給予扶持,對取得初級、中級職稱的個人,分別給予3000元、5000元的一次性補助,激勵有職稱的職業農民,在鄉村振興中承擔起“骨干示范引領作用”。可以說,“評職稱”對農民來說不是領了一個空頭銜,也不是雞肋,而是有著實實在在的好處。
農民評職稱,是對傳統農民概念的新突破。
這次評上職稱的,既有初中學歷的“土專家”,也有大學畢業返鄉創業者,他們不是“落后”“守舊”的“泥腿子”,而是掌握農業生產經營技術的新型職業農民。可以說,農民不再是一種“身份”,而是人們基于自我發展選擇的“職業”。農民從“身份”到“職業”,是一個重大轉變,而“農民評職稱”為這種轉變作出了標注。認識這個轉變,加快推進轉變,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激勵更多人才投身到鄉村振興中,在廣袤鄉土大地上大有作為,激蕩起最為動人的振興華章。
(新銳大眾)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