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銳大眾·海報新聞
2018-12-18 06:38:12
12月17日,山東省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理論座談會在濟南召開。黨報君注意到,座談會主要是總結我省改革開放40年來的理論和實踐經驗,探討山東新一輪改革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
省委書記劉家義出席會議并講話,省政協主席付志方,省領導王清憲、于曉明、王書堅、唐洲雁出席。關志鷗主持會議。
劉家義在講話中強調,思想再解放是現實的要求,是引領改革再深化的動力之源。要靠思想再解放突破發展難點,消除民生痛點,疏通市場堵點。圍繞制度創新,做好“放創廢”三篇文章:
以“放”促活,把省級權限最大限度地放到市縣,加大擴權強縣力度,讓基層放開手腳。
以“創”促立,鼓勵市縣和基層作為創新主體,根據實際情況大膽探索。
以“廢”促改,下大氣力破除各種無效制度束縛,為基層撐起改革空間。
黨報君劃重點:圍繞制度創新,做好“放創廢”三篇文章。
為什么要圍繞制度創新呢?制度創新的重要性在哪里?“放創廢”三篇文章該怎么做呢?
12月11日,大眾日報一版刊發長篇報道《齊魯開放風鵬正舉——2018山東開放發展紀實》。文章指出:發展環境決定了一個地區的成長空間。全方位、高水平的開放,讓山東看到了與國內先進省份、國際先進水平之間的差距,有了更為強烈的緊迫感和使命感,為深化改革提供了強勁動力。
在赴南方三省學習歸來召開的交流會上,省委書記劉家義就明確指出,蘇浙粵三省的成功經驗,關鍵在創新,核心就是制度創新。沒有有效的制度體系作保障,山東創新發展、持續發展、領先發展就無從談起。
11月28日,劉家義在大眾日報發表署名文章《牢記總書記諄諄教誨 奮力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文章直指我省有效制度供給嚴重不足這個最大短板。
文章指出,我省最大的短板是有效制度供給嚴重不足,而無效制度約束極其嚴重。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實現創新發展、持續發展、領先發展,必須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制度供給,把制度創新作為補齊短板、加固底板最根本、最關鍵、最基礎、最核心的改革任務。
而早在7月份,大眾日報《海右今語》欄目就刊發了題為《制度創新是最基礎的創新》的文章。文章更是指出我省目前在深化改革方面存在的問題。文章談到,現在有的地方和部門看起來改革方案不少、舉措不少,匯報起來改革的成績也很大,但群眾感受卻不深,原因在哪?就是因為沒有觸及問題本質,影響事物發展最根本的“結”沒打開,而只是在一些非主要的、非內在的、非必然的環節上作了不痛不癢的改動、修補。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抓不住制度創新這個根本,改革不可能有真突破。
制度創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8月8日,《人民日報》評論版面刊發省委書記劉家義講話,題為《改才有出路,闖才有活路》。文章指出,改革已經到了攻堅期、深水區,啃的都是硬骨頭,過的都是險灘,涉及的都是利益格局的調整,牽一發而動全身,關起門來各自為戰不行,零打碎敲也不行。大家都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下不一致、部門不協調,怎么能融合起來呢?
文章強調,必須鼓勵基層改革創新、大膽探索。如果各級各部門都對照文件上的每句話照抄照搬,依葫蘆畫瓢,那就是本本主義,那就是脫離實際,那就是庸懶無為。
不僅如此,省委更是多次發文為敢闖敢試敢改的干部撐腰。強調只要符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就要不計個人得失,敢于闖、敢于試、敢于改。如果改的過程中出現失誤,我們可以退回來,認真總結教訓,責任由省委承擔;如果畏縮不前、迷茫無措、等待觀望,不敢改革、不敢擔當,就要堅決問責!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全省緊緊抓住有效制度供給這個最大短板,出臺“國企10條”“非公10條”“對外開放20條”“人才新政20條”“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45條”“擴內需補短板促發展42條”“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35條”等一系列新制度,同時堅持破立并舉,集中清理與高質量發展不配套、不適應的制度文件,努力構建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制度體系。
“一次辦好”是山東正在傾力打造的政務服務品牌。這既是對去年以來全省推行削權減證、流程再造、精準監管、體制創新、規范用權“五大行動”的深化,也是對浙江、江蘇等省份經驗的借鑒提升。這項改革的目標,就是企業和群眾辦“一件事情”,在申請材料符合法定受理條件的情況下,從提交申請到獲取辦理結果,不論“見面不見面”“跑腿不跑腿”“線上線下”,都要實現“一次辦好”。
隨著這項改革的不斷深入,“一次辦好”已經從政務大廳“一門全辦”、一枚印章管審批等“物理集中”,轉向全面升級的“化學反應”。
今年10月份,全省各級各部門已全部向社會公布“一次辦好”事項清單,省市縣三級“一次辦好”事項實現全覆蓋。
近日,我省《關于市縣機構改革的總體意見》出臺。12月7日,大眾日報對《總體意見》進行深入解讀。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意見》,我省將著力改革市縣機構設置,優化職能配置,創新體制機制,合理劃分事權,理順權責關系,深化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提高效率效能,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市縣機構職能體系和簡約高效的基層管理體制。
《總體意見》指出,要按照中央統一部署,把機構改革同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全面推進“一次辦好”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把更多行政資源從事前審批轉到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上來。全面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市縣及市屬省級以上開發區行政審批服務部門可集中行使市場準入、投資建設、國土規劃、交通運輸、環境保護、安全生產、城市管理、民生保障等領域行政許可權,實行“一枚印章管審批”。(記者 王召群)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