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
2019-04-25 07:13:04
經過治理后的山體,郁郁蔥蔥,保護生態。
泉是濟南的靈魂,山是濟南的脊梁。
濟南多山,素有“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保護好寶貴的山體資源,對于涵養泉水生態、彰顯泉城特色、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黨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五年多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深入人心,如何充分利用濟南的自然資源,讓城市顯山露水、青山入城?濟南市出臺《濟南市山體保護辦法》,編制《濟南市山體保護規劃(2018-2025年)》,建立山體數據庫,對全市山體進行分類分區、統一登記管理;對泉水直接補給區內177座山體劃定保護紅線,埋設保護界樁,控制線內的山體以保護為主,不再開發利用;將泉水直接補給區、白泉泉域、南部山區內的325座山體列入重點保護名錄;構建了結構完整、功能齊全、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的山體保護體系。這些措施實施以來,通過強化源頭管控,從根本上遏制了開發建設破壞山體等行為的發生,為我市山體保護提供了堅實法治保障。
整治破損山體重塑“一城山色”
因地質構造,濟南山區多石灰巖構成,石灰巖是燒制石灰的原材料,也是優質的建筑石材。上世紀70到90年代,人們靠山吃山,開山修窯,極大破壞了山體生態,遺留下大量破損山體。這些破損山體不僅存在山體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隱患,也惡化了生態環境,影響了城市形象,成為一道道“城市傷疤”。
為還泉城“一城山色”,濟南市集中修復山體破損、巖石裸露帶來的城市景觀“外傷”。2007年至2017年,濟南市采取生態修復措施,完成了“三區一線”(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城市規劃區、重要交通沿線)可視范圍內173座破損山體治理任務,共治理破損面積2060萬平方米,著力打造了歷下區洪山、燕翅山、轉山、歷城區臥牛山、市中區郎茂山、長清區北大山等一批精品工程。通過這些工程的實施,消除了地質災害隱患,改善了生態地質環境,恢復了地質地貌景觀,提升了城市形象。
為鞏固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修復的長期效果,對已完成治理的山體,市政府統一安排,移交給園林和林業部門統一養護管理和綜合開發利用,近城區治理成效顯著的山體,大部分已開發建設成為山體公園,打造山水旅游精品組合。遠城區的山體,大力發展花卉、林果等生態農業和特色林業,有效地提升了山體治理綜合效益,促進了當地農村發展。
與此同時,有效引導山石開采企業走環保開采、綠色發展之路,也是保護山體、保障發展的應有之義。濟南市聚焦“疏堵結合”,一方面集中關停了131家露天開采礦山企業,淘汰了一批規模小、污染大的山石開采企業,有效減輕了礦山開采對山體的破壞;另一方面,把建設綠色礦山、發展綠色礦業納入《濟南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計劃在平陰、長清等資源條件良好的區縣設置山石資源集中開采區,通過引進先進的開采工藝,對破損嚴重、無保留價值的山體進行集中、綠色、環保開采,既緩解城市建設對山石資源的需求,又有效遏制違法開山采石破壞山體的行為。
致力顯山露水 讓青山入城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如今,藍天白云不再是奢侈品。一座座青山就像天然的綠色屏障,對涵養泉水生態起著重要作用。
據了解,近年來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對市域范圍內642座山體完成了山體調查,面積2625平方公里,目前已將這部分山體納入了山體數據庫,實行統一登記管理。其中,海拔在900米以上的山體有3座,分別為長清區摩天嶺、歷城區梯子山、長清區老鴰尖山,摩天嶺為我市的最高山體,海拔988.8米。
在此基礎上劃定山體紅線,實行嚴格保護——按照合理性、協調性、可行性、生態景觀保護、建筑物退讓等原則,將泉水直接補給區、南部山區和白泉泉域內的325座山體列入重點保護名錄,并劃定了山體保護控制線,埋設了保護界樁,控制線內嚴禁與山體保護無關的建設行為,為保護山體設置了一道“高壓線”。
在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時,將山體保護控制線作為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剛性控制內容,明確四至邊界、山體綠地等級、用地規模,控制線內禁止進行除山體保護以外的任何建設活動。截至目前,中心城36個片區控規已經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審議通過,其中22個片區經市政府審批,作為規劃管理的法定依據。目前正開展山體周邊城市景觀研究,確定山體周邊建筑形態、建筑高度、風格色彩、退讓距離等內容,充分挖掘和彰顯泉城山水特色。
加大生態修復 建設綠色泉城
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是各種自然要素相互依存而實現循環的自然鏈條,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機構改革以后,自然資源得以全面整合,以此為契機,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扎實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工程項目管理,規范有序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
下一個階段的生態修復清單已列好——制定破損山體整治三年計劃,逐步解決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問題;開展2019年度破損山體現狀調查,摸清我市山體破損現狀,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制定治理計劃,初步計劃利用三年時間,解決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問題,改善治理區的生態地質環境,消除地質災害隱患。此外,今年10月底前,完成礦山復綠30處,2020年底前,完成露天開采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64處,全面提升省會城市形象。
山體資源的保護修復是系統治理工程,需要全社會的理解和支持,需要各級各部門共度修復治理之“艱”,需要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朋友共樹山體保護之“志”。下一步,我市將探索建立“山長制”,在全市山體上設置公示牌,明確山體保護范圍,公開市、區縣、街鎮、村四級監管責任人和聯系方式,發動社會力量監督山體保護工作,創建全民治山、長效治山、創新治山的工作機制,構建人與自然的生命共同體,讓更多的破損山體蝶變煥新顏,讓城市規劃建設攜手山水脈絡相向而行,讓綠色成為美麗泉城的永恒底色。
原標題:珍愛美麗地球 守護自然資源|以山勾勒美麗天際線構筑泉城生態綠色屏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