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商報
2019-04-28 17:05:04
原標題:全球首段光伏高速路僅剩10多米
電費收益難支撐日常維護能否重裝仍存疑
4月23日,行車道上的光伏面板大部分被瀝青路面取代,只保留了一小部分。
在濟南的南繞城高速上,有被譽為全球首條的光伏高速公路試驗路段,如今投運僅僅一年零四個月,記者探訪這段光伏高速公路發現,這段“網紅公路”已所剩無幾。此前,曾有媒體報道稱拆除是為了升級重裝,建設方則表示對此毫不知情,光伏路能否重裝至今仍舊存疑。 記者白鑫燚孫姮
光伏高速路面所剩無幾僅存路面布滿損傷裂痕
“去年八月走過一次,當時就發現光伏路表面坑洼不平,車走上去顛得厲害。而前兩天再次經過,行車道上拆的就只剩十來米了。”家住淄博市的許先生告訴記者,2017年12月,世界首條高速公路光伏試驗段于濟南正式通車,這條公路瞬間成了網紅,途經濟南的車主也都想去體驗一下,他也不例外。
然而近日,許先生再次到省城出差途經這段高速公路卻發現,網紅光伏路路面已所剩無幾。他不禁有些疑惑,開通僅一年多,光伏路面就“涼了”?
4月23日,記者驅車前往濟南南繞城高速實地調查。還未進入實驗路段,依舊能看到寫有“光伏路面試驗段”的指示牌豎立在路邊。據了解,這段原本約1公里長的光伏路面之前鋪在一條行車道和應急車道上,如今,行車道的光伏面板僅剩十米左右,大部分已被新鋪設的瀝青路面取代。而應急車道的光伏面板雖沒有拆除,但表面成黃褐色,覆蓋了不少泥塵,遠遠看上去像是鋪了一層水泥,跟剛通車時整潔、鮮亮的“毛玻璃路面”相差甚遠。
現場一名正在做道路清潔工作的路政工人告訴記者,雖然鮮少有車輛在應急車道上行駛、停靠,但旁邊車道上每分鐘就有三四輛重載貨車經過,常有濺起、掉落的石塊等雜物掉落到此處。除此之外,在光伏面板的接縫處都出現了大小不一的損傷,有的甚至已經出現裂痕。
8個月四次封閉大維修大量拆除至今仍未重裝
記者了解到,濟南南繞城光伏路于2017年12月28日正式通車,由齊魯交通發展集團投資建設,為世界首條光伏高速公路試驗段。雖然使用僅僅一年零四個月,卻也堪稱歷經“九九八十一難”。
僅在通車第六天就發現路面遭破壞,一塊透明混凝土面層遺失,另七塊面板有遭重擊痕跡。雖然一度懷疑是遭遇了專業技術團隊偷盜研發,但經公安部門調查后卻排除了人為盜竊、損壞因素,確定為大中型車輛車載懸掛物對路面造成損壞,建設方只得對其進行封閉修補。因是臨時修復,考慮到如果今后更換光伏路面的透明混凝土摩擦層,或將存在安全隱患,所以采取“打補丁”的方式。
此后,更有自媒體曝出“光伏高速公路運行半年破損多如‘牛皮癬’”。在去年8月份,建設方開始對其進行拆除,并且更換了瀝青代替。至此,運行僅8個月的光伏路試驗段已進行了四次封閉式施工維修。“先拆掉光伏面板重新從底層瀝青鋪起,以后會再裝上,并不是拆除。”齊魯交通發展集團光伏高速公路試驗段研發團隊負責人張暄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原本防水的光伏路面因變形導致了雨水侵入使受力改變,是拆除升級的主要原因。
然而又8個月過去了,現在這段路的光伏面板已所剩無幾。對于剩余的光伏面板是否仍在正常運轉,也沒有得到明確答復。“好長時間沒看見人來維修了,我們平時也就清潔表面垃圾。”現場環衛工人說。
正常運轉電費收入難支日常更新養護
早在光伏高速試驗段通車時,就有媒體報道稱,該試驗路段鋪設長度1120米,總鋪設面積5874平方米,并網發電裝機容量峰值功率817.2千瓦,預計年發電量約100萬千瓦時。此后的三個多月中,光伏試驗路段通車后雖經歷霧霾、雨雪等多種天氣,整體發電能力依舊達到預期,104天總發電量達9.602萬千瓦時,日均發電約923千瓦時。按照上述官方披露的數據計算,上網電價由政府補貼和標桿電價組成總計為0.85元/千瓦時,這相當于每天發電收入約785元,發電104天收入8.2萬余元。若據此計算,如設備能正常運轉運行,16個月后,發電收入約為37.6萬余元。
然而,遭遇了幾次波折的光伏高速,其實際發電收入有待考量。光伏轉換電能需要通過逆變器,此前,曾有記者從建設方鎖起來的逆變器上讀取過實時功率——下午3點30分左右,若干臺20KW逆變器的實時功率平均約為4千瓦每小時左右,最高值也沒超過5千瓦每小時,如果按照這個功率計算平均值,則遠低于官方公布的數據。此外,光伏路面采用類似毛玻璃的結構,透光率較低,且容易造成積灰。據業內人士介紹,灰塵遮擋或將會影響組件發電效率,因此需要定期清洗組件保證最高發電效率。但對封閉式的高速公路而言,清洗顯然有一定難度,灰塵遮擋對發電量的影響也無法避免。加上現在大量路面均已拆除,也就是說投產至今,連37.6萬元的電費收益都未獲得,光伏業內專家表示,此收益都不足以支撐日常路面的人工養護及更新修繕。
該項目首席科學家、同濟大學教授張宏超曾表示,尚在研發階段的價格不代表將來的商業化成本,光伏高速公路的路面造價低于3000元每平方米,國外同類技術的成本在1.4萬到1.5萬元左右。而項目研發團隊也曾表示,其首要意義在于科研,這個階段不需要過于細究成本,不能用金錢衡量。話雖如此,不算一修再修的耗損以及日常維護,靠微薄電量收益連最初的成本回收都是個難題。
又將試點自動駕駛測試路段第二條光伏路進展至今存疑
根據此前報道,知情人士透露,濟南尚有另一處光伏高速公路試驗場正籌備中。與南繞城試驗段相比,新試驗場更綜合,汽車無線充電技術、車路互聯無人駕駛技術都將在此上馬測試。而選址范圍已初定高速公路改道后的廢棄路段,路面情況較南繞城更單純,地勢更和緩,屬于“半封閉性質”,市民或無法駕車駛上此路段。而就在近日,齊魯交通發展集團公布了齊魯交通智能網聯高速公路測試基地及研發中心項目啟動,屬于國內第一條基于自動駕駛的智能網聯高速公路測試路段。選址則在濱萊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原址保留路段進行建設,全線共計26公里,將作為封閉測試場地獨立運營,擁有多項互聯網化、數字化技術來支撐自動駕駛試驗車運行。
有不少業內人士據此推測,此路段情況與此前傳出的第二條光伏高速試驗場地相吻合,或將配套建設光伏面板,未來也可為公路設施以及路面上運行的新能源測試車提供電力供應等功能。甚至還有坊間傳言,稱久未重裝的南繞城光伏路或將也要遷徙于此?對此,記者也咨詢了項目建設方齊魯交通發展集團,然而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對此毫不知情。針對南繞城光伏路是否面臨重裝、未來將何去何從,第二條光伏高速項目是否有落地濟南打算等問題,截至發稿,仍沒有得到明確答復。
(山東商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