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
2019-06-10 07:42:06
本報記者 張一 攝
“常年在外面漂著,心里總要有些念想。這收麥就是個念想,一到收麥的季節,再忙也要回家看看。”6月6日,坐在從濟南回家的大巴車上,在濟南上班的“白領”大蕾對記者說。
“芒種前后麥上場,男女老少晝夜忙。”農業現代化的今天,麥收時早已看不到人們頂烈日、揮鐮刀、汗流浹背的情景了,行走在連片的麥田中,麥浪金黃,田野鋪金,大型收割設備的轟鳴聲在田野上空回蕩,一幅豐收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近日,我市各區縣小麥陸續開鐮收割,開啟“三夏”搶收搶種模式,從種到收全程機械化,廣大種植戶紛紛抓住晴好天時,利用各種現代化農機設備搶收小麥,確保豐收的小麥顆粒歸倉。
人工麥收時代:“三夏”搶收的回憶
6月5日,記者來到商河縣孫集鎮,火熱的天氣,大太陽炙烤著地面。
看著眼前金黃的麥浪,劉店村農民劉玉玲對記者說:“現在說收麥是美好回憶的人肯定是年輕人,不知道‘三夏’的苦,我們年輕那會兒最怵的就是‘三夏’搶收。”
劉玉玲說,收麥是一項非常辛苦的勞動,辛苦大半年種出的麥子,從麥子成熟到收進糧倉要經過鐮刀割麥、運到麥場、石磙脫粒、木锨揚場、翻曬糧食、最后入倉,其中的辛苦沒經歷過的人永遠想象不到。
“收麥最關鍵的就是要快,要在下雨之前全部給收進糧倉,所以一定是起早貪黑,平時不下地的大姑娘、小學生、老頭老太太齊上陣,因為后面還要搶種秋莊稼。”劉玉玲回憶起了過去:“割麥子可是個不折不扣的體力活,腰身要朝著麥穗深深地彎下去,一手攬過一把麥子,一手揮起早就磨得锃亮的鐮刀,緊貼著地皮,握刀的手臂猛地后拽,這樣一叢叢的麥子便倒下了。”
收麥不僅僅是收麥穗,還有麥秸稈。劉玉玲感慨道:“秸稈也不能浪費,生產隊的時候要求高,麥茬不能割高了,一定要貼著地皮割,這樣割麥子時就要盡量把腰彎到最低,隨著無數次彎腰,時間長了更是受不了。”
“‘三夏’搶收的時候是最熱的時候,空氣還悶,特別是麥田里吹出的風,更是熱得難擋,烈日像個火球,燒在臉上滾燙滾燙,麥芒在臉上、胳膊上劃出一道道紅印,裸露的胳膊曬得發紫,站起來看看望不到頭的麥田,越看心里越怵。”將麥子割下,裝上車,拉到曬場,開始晾開,讓拖拉機或牛車碾麥子,然后揚場,晾顆粒,做到顆粒歸倉,最后還要將麥秸碾好作為牲畜冬日的食物。
隨手掐了一個麥穗,劉玉玲用手掌捻搓出麥粒,仰頭把麥粒塞到口中咀嚼了片刻:“看這硬度,再過兩三天就能收了。”
劉玉玲說,麥子收割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太早了麥子還沒有完全成熟,這樣籽粒不夠飽滿,對產量會有影響。而太晚了,那過于成熟了,一些麥子會掉落在地里造成浪費,還有就是成熟以后的麥子莖稈就會被沉甸甸的麥子壓彎倒地,這樣不僅會有部分麥粒自動脫落,而且收割也比較麻煩,如果遇到下雨天那就會造成更大的損失,所以麥子一旦成熟了,還是要馬上搶收。
相比過去,如今劉玉玲已經十分知足:“現在機械大發展,農村收割麥子時候,大收割機往田頭一開裝上車的就是顆粒,十多畝地的麥子不用半天就收完了,真省了很多勞力。”
現代化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有了農機合作社,這幾年的麥收,俺們一直都很省心。”說這話的是槐蔭區玉清湖街道辦事處筐里村的村民,而他口中的農機合作社,就是這幾年剛剛發展起來的鑫昇源農機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以來,憑借著信譽高、服務好、效益好、口碑好,迅速在槐蔭區打響了名頭,逐漸成為了槐蔭區農機作業的品牌代表,也是該區農機跨區作業的“明星作業隊”。
日前,記者來到該合作社負責人李慶友的家中,剛一進院子,就看到漂亮的兩層小樓旁停放著輪式拖拉機、小四輪拖拉機、農用三輪運輸車、收割機、秸稈粉碎機、旋耕機、排灌機械等多種農業配套機具,足足有10多臺,儼然就是一個小型農機展銷現場。
1974年出生的李慶友,同樣是筐里村的村民,從事農機作業生產至今18年,熟悉各類農機具,擁有豐富的機具操作經驗,是該地區小有名氣的農機專家。
談起自己當初為何會選擇走農機手的道路,李慶友眼中滿是對過去的感慨。李慶友說,他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從小就熱愛這片土地,“我從小就有一個農機夢。”
記得是1999年的夏天,他們村收麥子時,因為找不到收割機而犯難,由此萌生了購買收割機的念頭。
2000年,李慶友拿出家中僅有的1萬元積蓄,再東拼西湊才借到了6000元,買了一臺二手的上海五零拖拉機,農忙時收麥子,閑時在家安心種地。見到效益后,李慶友不是用在消費上,而是不斷地更新農機。2009年,他又購置了一臺全新的“東方紅90式”拖拉機;2011年又購買了一臺更加大型的95式拖拉機。
麥收時,只要村里誰打個招呼,李慶友都會幫忙,不管有錢還是沒錢,先把活兒干了再說。他說,“都是農民,都不容易。這些年,國家的政策越來越好,農機購置補貼讓咱農機手省了不少買機器的錢,有關部門還免費發放跨區作業證、開通農機加油綠色通道,讓咱既省了時間,還提高了效率。作為農機手,咱也要盡可能回報鄉親們……”
十幾年下來,李慶友先后投入了幾十萬元,對原有的農機具進行升級改造,并聯合周圍幾個村的農機手,一起組建了鑫昇源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業機械也擴大到了幾十臺。農機作業規模的不斷壯大使他不僅在周邊鄉鎮、區縣的農機作業上大顯身手,而且實現了跨區縣和省市作業。
焦廣富在修理農機。(李小夢 攝)
老焦和小焦的“麥子經”
6月2日,氣溫直逼38攝氏度。平陰縣孝直鎮大興村的麥田里,老焦和小焦忙碌的身影在滾滾麥浪中若隱若現。還有一個月就要全面收割了,父子倆在地里調試農機,為搶收做準備。
老焦名叫焦廣富,在創辦家庭農場之前,他一直開農機,在麥收季節,“南征北戰”跨區作業幫人收麥子,給別人打工。2013年,大興村全村搬進了社區,“上了樓”的村民很多都不愿再跑回去種地,老焦則趁機把這些土地都流轉過來,開起了“家庭農場”,自己當上了老板。
“2013年初流轉了1200畝,當年秋天又追加了800畝,到了第二年又流轉了300多畝,達到現在的規模。因為我有農機,所以流轉土地越多,農機利用率越高,越省錢。”老焦說。來到老焦的農機庫,20多臺玉米小麥收割機、播種機等被擦拭得锃亮一字排開,這些農機被老焦視為“寶貝”。“機械化給種地帶來了‘革命’。過去到了收獲時節,田中盡是一整天都直不起腰來搶收的農民。為了手里的一畝地能夠在黃金時間收割完,得貓著腰在地里從凌晨忙到深夜。收割完后并沒有休息的空當,次日就要將小麥拉到麥場晾曬,繼而脫粒。整個過程要持續10天左右,就像打仗一樣。”老焦說,“但有了農機,效率提高了十倍,這也是我開家庭農場的‘底氣’。如今2360畝地只需要4個人管理,全部實現機械化種植,只是收割時需要雇人來開農機,我從給別人打工到給自己打工,收入提高,干勁也很足。”
老焦還為機械化種植帶來的變化感到欣喜而知足,他覺得只要在體力上能輕松點,就很不錯了,而老焦的兒子小焦則有著自己的“麥子經”——在種植技術和銷路上尋求突破。
“我以前在威海工作,收入也還算不錯。有一次回家,參加了一個新型農民培訓班,完全打破了我之前對麥農的認知,打破了對耕種技術的認知。”小焦說。于是,他放棄穩定的工作,義無反顧回了平陰老家,和父親一起干起了家庭農場。
“小麥寬播技術,別看麥苗插得稀了,但是間距大了長得就粗壯,抗倒伏、產量高,而且弱苗少了,質量就有保證,還省種子;配方施肥技術,因地制宜,什么樣的土地用什么樣的肥料,配比合理了,施肥少,麥苗長得好,而且最重要的是減少面源污染……”談起種小麥的各種先進技術,小焦滔滔不絕。而對于銷售,他的觀念更是老焦想都不敢想的。“現在農場里的麥子,一半是和企業合作育種,一半則賣給了糧販子。賣給糧販子不僅銷路沒有保障,而且價格也沒準。我下一步打算訂單銷售,在小麥種植之前就把麥子都賣出去,銷路和價格都穩定。但前提是麥子的質量要達標,所以還是要在品質和品牌上下功夫。有品牌就有市場競爭力,腳扎根黃土地,腦袋里卻一定要有市場。”小焦說。
原標題:開鐮了!麥穗兒黃“三夏”搶收忙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