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
2019-09-28 07:22:09
“聽到組織上要對我進行回訪,心里確實有點抵觸,不愿再揭開傷疤。但是(濟南)市紀委市監委的同志來訪后,說了很多暖心的話、鼓勵的話,讓我在最困難的時候,感受到了組織的關愛,卸下了思想包袱,對未來又充滿了勇氣和信心。”面對回訪教育,一名因違紀受到黨內警告處分的干部道出了心聲……
“受處分后,組織還會不會管我?我還能不能再回歸隊伍?”這是很多“掉隊”干部的擔憂。近年來,濟南市紀委監委全面貫徹“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針,注重做好監督執紀“后半篇文章”,建立健全對受處分人員關愛回訪制度。通過對受處分人員開展回訪教育,切實幫助其提高認識和改正錯誤,讓受訪者感受到組織關心和溫暖,使更多“掉隊”干部重拾工作干勁,放下思想“包袱”再出發。
卸包袱
處分決定不是“句號”,而是“逗號”
山東省紀委領導同志明確指出,紀檢監察機關也是干部之家。要把紀律約束的硬度和組織關懷的溫度有機結合起來,做到嚴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并重。為認真貫徹山東省紀委領導同志指示精神,2018年11月23日,濟南市紀委市監委機關會同市委組織部聯合下發《關于對受處分處理人員開展關愛回訪工作的實施意見》。根據實施意見的要求,濟南市紀委市監委機關專門制定了《2018年“暖冬行動”——市紀委監委機關對受處分處理人員開展關愛回訪工作方案》,明確了回訪對象、回訪內容、回訪要求。
濟南各區縣紀委監委,高新區、南部山區、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紀工委監工委按照《實施意見》和《工作方案》要求,扎實開展回訪工作。其中,天橋區紀委區監委利用年底測評考核這一有利時機,創新實施關愛回訪考察教育七步工作法,全面做好干部關愛回訪考察教育工作,受到了山東省紀委領導同志的充分肯定。
據了解,金那是天橋區紀委區監委、區委組織部出臺了《關于對受處分處理人員開展關愛回訪考察教育工作的實施方案》,在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動員大會上向全區干部傳達上級激勵干部擔當作為、開展關愛回訪考察教育的目的、意義,積極開展政策宣講,強化正面引導和警示作用,達到“回訪一個,激勵一片”的效果。
整行裝
注重回訪結果運用 精準“施助”顯實效
回想起受處分后的心路歷程,天橋區某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感觸頗深:“是組織沒有放棄我,給我改過自新的機會,才有我的今天。”
“剛接受處分時,也感到委屈、困惑、不理解。覺得參加工作30多年,始終兢兢業業,干了那么多急難險重的工作,到頭來卻背了處分,有些想不開。后來靜下心來認真思考和梳理,才慢慢明白了組織的良苦用心,也認識到了自己犯錯誤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思想上放松了要求、放松了學習。想通之后,慢慢放下了思想包袱,決心從哪里跌倒從哪里爬起來,一如既往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起色。”
為提高回訪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天橋區紀委區監委在開展回訪教育前做足功課,通過與回訪對象所在單位加強溝通協調,了解其目前的思想狀況,做到心中有數。根據受處分人員的錯誤性質和情節、處分類型、處分期間個人表現等,個性化施教,量身定制回訪“套餐”。
“有的好面子,不能正確對待;有的自詡勞苦功高,知錯悔錯改錯表現不明顯;有的所在單位顧慮較多,對受處分干部不聞不問……每一個案例都各有其特點,每一個受處分人員性格履歷都不相同,這就決定了回訪工作必須有的放矢、精細精準。”區紀委區監委有關回訪人員說。
針對提前了解的受處分干部情況,天橋區紀委區監委在回訪教育過程中始終堅持問題導向,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策略,如針對個別受處分干部對自身問題認識不清的情況,重點講解相關黨紀政紀知識,消除認識誤區,幫助他們提高“紅線”意識;針對個別受處分干部情緒低落、工作懶散的問題,重點疏解精神壓力,化解不安因素,消除心理障礙,勉勵其放下包袱好好工作……通過擺事實、講道理,鼓勵受處分的黨員干部正確面對處分事項,重拾工作和生活信心。
再前行
暖心回訪解“心結”,放下“包袱”再出發
處分不是目的,而是為了讓其明紀律、知敬畏、守規矩。
“失責必須被問責,作為領導干部要從這件事中汲取教訓,對自己從事或分管的工作務必要敢于擔當,有責任心。希望你放下包袱、輕裝前行,有什么困難和問題可以向我們提出。”回訪小組及單位領導的談心談話、關心關愛,讓受處分的黨員干部逐漸振作起來。
在回訪過程中,天橋區堅持由紀委書記、組織部長帶隊,組成多個考察組,與副處級以上領導干部談心談話,各街道、區直各部門分別對本單位科級及以下干部談心談話,深入了解干部思想認識、精神狀態、工作實績等情況,與班子成員座談,讓每位回訪考察對象感受到“干部之家”的溫暖。
不僅如此,天橋區紀委區監委還建立回訪檔案,對受處分人員的思想動態、工作表現和改正錯誤情況以及所屬黨組織的意見進行歸納整理,結合信訪舉報、問題線索、監督檢查等平時掌握的情況,對其問題整改及現實表現作出評價,形成每名受處分人員關愛回訪考察教育紀實檔案。
此外,區委常委會專題聽取工作匯報,區委常委逐一發表意見,作出結論。對影響期滿,且受處分期間積極悔改、擔當作為、成績突出的干部,擬在今后的干部選拔使用、評先樹優中不受影響;對不認真反思悔改的,繼續加大跟進幫扶教育力度。
據統計,在2018年“暖冬行動”中,濟南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對因失職失責受到處理的962名在職黨員干部進行了關愛回訪。
關愛回訪考察教育“七步工作法”
1 列入區委工作
出臺方案 推動“回訪”工作制度化
向區委作出專題匯報,區委書記提出明確要求,把關愛回訪考察教育列入區委重要工作,納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與年度考核同部署、同安排、同考核。區紀委、區委組織部出臺《關于對受處分處理人員開展關愛回訪考察教育工作的實施方案》,作為制度固化下來。
2 廣泛宣傳發動
開展政策宣講 正面引導喚醒“初心”
在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動員大會上向全區干部傳達上級激勵干部擔當作為、開展關愛回訪考察教育的目的、意義,積極開展政策宣講,強化正面引導和警示作用,達到“回訪一個,激勵一片”的效果。
3 掌握思想動態
個性化施教 量身定制回訪“套餐”
幫助受處分人員將受處分以來的思想、工作、生活和改正錯誤等情況進行回顧分析,形成書面材料,填寫《回訪考察情況登記表》。針對每一名受處分人員的不同原因、不同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方案,堅持經常性的談話溝通、工作接觸,及時掌握受處分人員的思想動態。
4 進行綜合評價
多方了解 回訪教育重實效
由受處分人員所在單位黨組織出具評價意見,在其所在單位班子成員范圍內進行民主評議和座談訪談,對受處分人員的思想認識、問題整改、精神狀態、現實表現、工作實績等方面進行“背靠背”問效,全面了解受處分人員現實表現情況。
5 開展談心談話
領導帶頭“約談”彰顯組織“厚愛”
紀委書記、組織部長親自帶隊,組成多個考察組,與副處級以上領導干部談心談話,各街道、區直各部門分別對本單位科級及以下干部談心談話,深入了解干部思想認識、精神狀態、工作實績等情況,與班子成員座談,讓每位回訪考察對象感受到“干部之家”的溫暖。
6 全面總結分析
建立回訪檔案讓受處分黨員干部放下“包袱”再出發
對受處分人員的思想動態、工作表現和改正錯誤情況以及所屬黨組織的意見進行歸納整理,結合信訪舉報、問題線索、監督檢查等平時掌握的情況,對其問題整改及現實表現作出評價,形成每名受處分人員關愛回訪考察教育紀實檔案。
7 客觀作出結論
“有錯”變“有為”“做實紀律處分”后續工程
區委常委會專題聽取工作匯報,區委常委逐一發表意見,作出結論。對影響期滿,且受處分期間積極悔改、擔當作為、成績突出的干部,擬在今后的干部選拔使用、評先樹優中不受影響;對不認真反思悔改的,繼續加大跟進幫扶教育力度。
記者手記:
“有溫度”的回訪能“治病救人”
處分之后對黨員干部進行“有溫度”的回訪,把關愛送至干部身邊,讓其感受到組織的“不拋棄、不放棄”,這既是對黨的事業高度負責,也激勵受處分的黨員干部卸掉包袱,深刻反思,重新出發。
“有溫度”的回訪能夠喚醒黨員干部的初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激發干部積極性,全面從嚴治黨的目的是更好促進事業發展,激勵干部增強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在處分之后,加大回訪的力度、強化心理建設,不僅是“再監督”,更是讓黨員干部沐浴黨恩,為受處分的黨員干部減壓鼓勁,使他們重燃干事創業的激情。
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明確規定,黨的問責工作應當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則,要求正確對待被問責干部,對影響期滿、表現好的干部,符合條件的,按照干部選拔任用有關規定正常使用。濟南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對被問責的黨員干部沒有“一問了之”,通過開展“關愛回訪”,持續抓好紀法教育和心理疏導,引導他們變“有錯”為“有為”,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紀法效果和社會效果。
(濟南日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