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19-10-10 09:18:10
“一窗受理”“一鏈辦理”“一網通關”,煙臺聚焦五大領域加快流程再造
自貿片區企業開辦“半日辦結”
“知道自貿區批復的消息后,想成立一家新公司。今天第一次來這辦事,半天就辦好了新企業開辦的所有手續,真是沒想到這么順利。”9月23日,在煙臺開發區新開辦惠中(煙臺)國際貨運代理有限責任公司的董先生興奮地告訴記者,自己要為自貿區企業開辦集成服務的神速點個贊。
“以前開辦企業,要分別到注冊登記窗口、公章刻制公司、商業銀行網點、稅務部門四個地方,遞交四套材料,辦四件事才行。現在只需到政務大廳企業開辦專區,遞交一套材料,半個工作日就可以把這四件事一次全部辦完。”開發區行政審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通過簡化合并申請材料,由原來的25份壓縮至13份,壓減近50%,辦理時間最短可實現半個工作日辦結,實現“一次提交、一窗受理、信息共享、并行辦理、快速辦結”。日均辦件量是自貿區設立前的2倍,初步展示了自貿區對優化營商環境、帶動社會創新創業的巨大推力。
營商環境的背后,是體制機制問題;體制機制的背后,是流程再造問題。
7月27日煙臺市委常委會部署加快流程再造相關工作后,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負總責,安排一名市委常委同志靠上抓,成立工作專班,借鑒北京、上海、濟南、青島等地先進經驗,多次研究論證流程再造方案。9月30日,煙臺市委市政府印發《聚焦五大領域加快流程再造工作實施方案》。一場刀刃向內、自我革命的政務服務變革正式拉開帷幕。方案以全面推行“一窗受理”“一鏈辦理”“一網通關”為總的目標要求,對涉企審批、為民服務、城市管理、項目落地、自貿試驗區等五大領域、50個方面的工作逐條進行梳理提速,再造流程。
為確保方案落到實處,煙臺將推出“極簡審批”“一證準營”等一系列再造措施。確保年內完成省營商環境評價一級評價指標涉及事項流程再造工作,推出一批“秒批”“秒辦”事項,市級前20位的高頻政務服務和民生事項要實現“掌上辦”。
在芝罘區菜市街上,市政務服務中心大樓里,一場流程再造的深度變革已然開始。10公里外,新政務服務中心大樓正以驚人的速度拔地而起,進入最后的沖刺階段。
“行政審批服務局設立商事登記、市場服務、投資立項、建設城管、社會事務、民生保障等6個‘一窗受理’窗口和若干其他進廳部門‘一窗受理’窗口,建立了6+N的‘一窗受理’新模式。”煙臺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政策法規科科長劉強告訴記者,“我們準備借搬到新服務中心的機會,實現由分領域的‘一窗受理’到全領域、無差別的‘一窗受理’。”
流程再造是技術問題,也是觀念理念問題,必須解放思想。記者拿到一份“10千伏以下電力接入”流程圖,從用戶申請到工程施工,用戶要做的每一步都清楚明白。其中,工程規劃類許可證核發、綠地樹木審批、道路挖掘和管線設施建設審批、涉路工程建設許可等事項,通過并聯“再造”,所需時間由原來的27天縮短到6天。
“以前看事項是從部門角度出發,比如,我要開一家飯店,我不關心市場監管、衛生、消防的各種流程和要求,只關心‘開飯店’這件事;現在看問題要從企業和群眾角度出發,打破部門、層級限制,按照‘鏈條’梳理辦理‘一件事’的關聯事項。”煙臺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業務指導科科長孫穎告訴記者,“目前,我們已經分兩批梳理出101項‘一鏈辦理’事項。”
打開“煙臺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微信公眾號,刷臉登錄、核查婚姻狀況、核查房產、查詢公積金信息、租房提取申請……不到兩分鐘時間,煙臺市民小劉以租房名義提取的6000元住房公積金就到賬了。“以前,市民租房提取公積金需要到工作地和戶籍所在地分別開具無房證明,還要租房合同,到窗口提交材料。即使材料審核通過,也得3天才能到賬。”煙臺大數據局辦公室主任王宇告訴記者,通過政務數據歸集,各項數據實現了內部共享,市民不用再跑腿了。
政務資源數據共享,是“數字煙臺”“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性保障,是再造業務流程、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為徹底消除“信息孤島”、拔掉“數據煙囪”,煙臺市大力推進政務數據歸集工作,由新成立的大數據局牽頭,聯合有關部門和單位,開展政務數據歸集“百日會戰”。
在煙臺廣電大廈B座5樓,六七家科技公司常駐辦公,數據提供部門和數據需求部門也抽調骨干力量,統一時間集中辦公。目前,首批10個部門、49類、合計11.5億條政務數據資源已完成歸集。第二批33個部門222類數據正在快速推進,確保年底前完成。同時開展共享交換平臺二期升級工作,爭取到2019年底前基本消除“信息孤島”、拔掉“數據煙囪”。
(大眾日報記者 董卿 從春龍 通訊員王聰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