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19-10-22 07:08:10
原標題:百強城市排位山東上榜15市,榜前榜后看門道
□資料:方壘制圖:馬立瑩
2019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2019年上半年城市GDP百強榜、2019中國城市發展潛力百強……8月底以來,各種跟城市有關的百強排行榜紛紛公布,山東、江蘇、浙江、廣東占據各類榜單大半江山。
百強城市數量全國第一、GDP百強數量全國第一,傲人數字的背后,我省的城市綜合實力究竟如何?與粵蘇浙、川皖豫等省份相比,我省的優勢和不足在哪里,距離成為國家中心城市,濟南、青島還有多遠?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就山東城市發展狀況進行了采訪。
百強城市數量最多
位次還不夠高
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至今已連續發布五年,該榜單以GDP總量排名前100位的城市作為入圍城市,再根據經濟指標和軟經濟指標綜合得分進行排序。
記者梳理五年來的榜單發現,“多而不強”是榜上山東城市的顯著特點。從2015年以來,我省每年均保持15個城市榜上有名,在各省份中居于首位。但從“十強”情況來看,則是北上廣深穩居前四,2019年排在其后的分別是杭州、蘇州、成都、天津、武漢和南京,而我省則無一進入前十。排名靠前的青島和濟南則分別排在14和19名,其中青島首次進入前15名,而之前四年兩市均排在16至20名的位置。其他各市沒有太大浮動,從今年排名來看,分別是煙臺24、濰坊38、淄博42、東營50、威海52、濟寧58、泰安63、臨沂71、聊城78、德州81、濱州85、菏澤94、棗莊97。日照由于GDP總量不足未入百強。
需要注意的是,排在第二位的江蘇省所有13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部上榜,是全國唯一地級市全部上榜的省份。浙江排名普遍靠前,除湖州排名第67位外,其余上榜城市綜合排名均在前50陣營。廣東省兩極分化比較嚴重,有10個地級市未上榜,但廣州、深圳穩居前四,今年還新增了汕頭榜上有名。
與百強城市榜相似,其他主題的城市排行榜也反映出同樣的趨勢。
“中間強兩頭弱”
龍頭城市集聚效應不強
山東上榜城市最多,與山東重視發展縣域經濟分不開。省發改委區域發展政策處四級調研員姜楠向記者介紹,我省從縣域經濟科學發展試點、促進縣域經濟健康發展轉型發展、深化擴權強縣改革等方面入手,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從去年統計數據來看,2018年全省縣域實現生產總值71885億元,同比增長6.5%。全省縣域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180億元,比上年同口徑增長7.1%。
在姜楠看來,縣域經濟的發展,也使得山東省各地級市發展相對均衡協調,沒有出現兩極分化的差距。
雖然山東有發達的縣域經濟,但是“兩頭弱”的問題卻不能回避。這里所說的“兩頭”,“一頭”是鄉鎮層面,總體實力不強,納入全國百強鎮的只有3個,且都在50名之后。“另一頭”就是龍頭城市的帶動作用不強。
從榜單來看,與我省相對協調均衡的發展模式截然不同的,便是四川、湖北、河南等省會獨大模式。兩種發展模式各有特色,但從實踐來看,雖然我省總體經濟發達,但由于缺少強大龍頭帶動,則不可避免地要面對人才等資源的外流。而省會獨大的省份,更易把省內優勢資源聚集省會,壯大本省實力。
判斷未來城市格局,人口流動是一個重要方向。隨著近年來中西部經濟發展的加快,中西部強省會如鄭州、成都吸引了大量外來人口,尤其是省內其他地市人口。再加上2017年以來爆發的“搶人大戰”,更加速了人口流動,杭州拿出真金白銀補貼大學生落戶、武漢打開了“全家落戶”的搶人之門、西安不到兩年連續7次調整戶籍政策降低落戶門檻……“相比杭州、西安、成都等每年三四十萬的人口增量,青島、濟南每年增加十萬左右差強人意。”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鎮化綜合處四級調研員王艷玲認為,當前我省的集聚效應還遠遠談不上強,尤其大城市的集聚效應不夠強。
堅持優勢補短板
做大做強中心龍頭城市
“區域競爭,大城為先。大城強則區域強,大城弱則區域弱。”省政協委員、民進山東省委常委陳曉強認為,越強大的城市在聚集人員和資金方面的作用越明顯,山東要加快發展,濟南、青島必須強筋壯骨、拓展空間,增強高端要素集聚能力,爭創國家中心城市。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鎮化綜合處副處長馬雷昌分析認為,從目前國家中心城市布局情況來看,9大中心城市均服從于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是國家城市群的中心,對周邊地區具有強大的引領和帶動作用。而濟南、青島所屬半島城市群,屬于本省范圍內,很難上升到國家層面,導致我們的中心城市在國家中心城市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
此外,我省北有京津冀,南有長三角,西有中原城市群,北京、天津、上海、鄭州四個國家中心城市布局對我省的輻射影響,導致我省出現“拉別人拉不動,卻總被別人拉走”的尷尬境地,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我省從一直以來的“引領者”角色,變成了“跟隨者”。如何讓周邊城市參與到山東的發展中來,而不是被動接受其他城市的輻射,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城市發展到成熟階段的最高空間組織形式便是城市群。要提升城市群的競爭力,就要把中心城市做大做強。今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我省將“支持濟南深度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建設,打造我國北方高端產業、科技、人才、現代服務業集聚地和央企、跨國公司區域總部基地,建設‘大強美富通’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支持青島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真正成為山東面向世界開放發展的橋頭堡,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推動突破菏澤、魯西崛起邁出實質步伐。”同時,隨著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確立、山東自貿試驗區設立、上合示范區建設等,山東城市發展還將不斷注入新活力和新動能。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鎮化綜合處處長王德榮介紹,下一步,我省還將充分把握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重大國家戰略機遇,研究制定沿黃城市新型城鎮化和高質量發展的規劃。此外,在今年10月12日召開的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審議了《關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實施方案》《關于加快膠東半島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意見,相信隨著下一步的發布實施,山東的城市值得期待。
(大眾日報記者 方壘 通訊員 申偉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