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
2020-03-24 06:03:03
合食,煙火氣、熱鬧、親密、相親相愛一家人。
分餐,高級感、冷淡、疏遠、精致自由別煩我。
本來二者各有各的文化傳統,誰也犯不著說服誰。但是一場疫情讓我們意識到,在兩種方式各自的價值觀之上,還有一個更高階的概念——健康。
近日,國內多地發出分餐制、公筷制的倡議,倡導“新餐桌文明”。當然這件事并不是那么簡單,比如要先說好誰洗那堆數量倍增的盤子!
分餐制起源于哪里?中國!
英劇《唐頓莊園》里,幾乎每一集都有就餐的場景:長條餐桌、樹枝燭臺、整潔桌布,每人面前兩個盤子、三套刀叉、四種杯子。傭人依次分配幾種食物,整場用餐大家溫文端莊、優雅寂靜。
而咱們的《飲食男女》,則是中式煙火氣的展演:煎炒烹炸、蒸汽繚繞、滿桌菜肴,一家人圍坐圓桌嘈雜喧嘩。未婚先孕、離家出走、家庭矛盾、父女爭吵……生活百味都在飯桌上展現。
這大概就是合食與分餐、中式與非中式兩種就餐方式最形象化的對比。
通常大家都覺得老外的分餐要高雅一些,每人一份、互不干擾,透著一種高級感。咱們的圓桌合食固然熱鬧親密,但似乎有藏不住的鄉土氣。
實際上,跟很多東西一樣,看似別人那里更普及、更進階,發源地其實在中國。分餐制就是其中之一。
史上最有名的飯局之一——鴻門宴,從賓主坐席就可以看出,那時候是妥妥的分餐: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中間還留有足夠空間可以雙人拔劍起舞。撇開劍拔弩張的氣氛不談,這個宴會設置可以說十分大氣豪華、符合健康理念。
《史記》還用不到40個字講了一個孟嘗君的故事:孟嘗君平等對待食客,無論貴賤同一待遇。某天晚上招待某食客一起吃飯,有人無意間遮擋住了燈光。這位食客頓時很生氣,認為自己吃的飯一定與孟嘗君的不一樣,要不為什么要擋住不讓他看見?于是就要憤而“輟食辭去”。孟嘗君見狀趕緊端起自己的飯菜給他看,這人看到主人與自己吃的東西完全一樣,很慚愧,當下拔劍“自剄”。
這個食客脾氣是大了一點,但如果不是分餐制,大家圍坐同一張桌子,這種飯菜上厚薄的猜想必然不會產生。
我們古人的就餐,是每人一個食案、一套食具,比今天西餐的儀式感只能更強。不僅是貴族階層這樣,普通人家同樣如此。梁鴻給人幫工為生,每天回到家,妻子孟光仍然將飯菜放到食案上高舉齊眉遞給他。可見夫妻之間也是分案而食。
在漢墓壁畫和畫像石上,可以看到大量人們席地而坐、一人一案的宴飲場面。最早的分餐固然是因為高椅大桌還沒有被發明出來、有點不得已的因素。但到了唐代,高凳和大方桌都已經出現,人們同樣還是分餐。
敦煌一處唐代宴飲壁畫中有這樣的場面:涼亭內擺著一張長條餐桌,九位男女相向而坐,服飾端莊、表情正式,桌面上擺著眾多盤盞,每人面前一副配套餐具——這不就是唐代版的唐頓莊園嗎?
著名的《韓熙載夜宴圖》則更為直觀。參加宴會的眾人,每人面前一張小桌,每桌都是用八個盤盞盛著果品與菜肴,另有一套餐具。
宋元以后,隨著游牧民族的南下,聚餐合食逐漸成為百姓的日常進餐方式。至于原因,有很多說法,有人說蒙古人怕漢人在他們的食物里面下毒,所以要求同桌同食;也有人說蒙古人帶來了火鍋這種圓桌合餐制,后來大家覺得這是種團結友愛的方式,逐漸接受下來。
學者研究給出的原因要更為靠譜一些。唐宋以后,借由科舉制登堂入室的新官僚往往出身于習俗庸簡的庶族地主,其生活方式上遠不及士族精致挑剔,底層飲食文化的“上移”,導致更為簡便的合食成為主流。另外,宋以后飲食文化出現商業化,食材多元、烹飪樣式也增多,菜色快速豐富,傳統的分餐已不能滿足人們品嘗多種菜肴的需求。
這一點跟知乎上一位來自俄羅斯的中國媳婦感受一致:中國人不分餐,因為一頓飯吃的菜太多,分餐的話盤子不夠用,“還是因為中餐太復雜了!”
一起吃飯?很可能一起生病!
著名語言學家王力教授有篇文章《勸菜》,對咱們同桌同食、熱情好客的餐飲傳統做了生動描述:
“中國有一件事最足以表示合作精神的,就是吃飯。十個或十二個人共一盤菜,共一碗湯。酒席上講究同時起筷子,同時把菜夾到嘴里去,只差不曾嚼出同一的節奏來。”
“中國人之所以和氣一團,也許是津液交流的關系。譬如新上來的一碗湯,主人喜歡用自己的調羹去把里面的東西先攪一攪勻;新上來的一盤菜,主人也喜歡用自己的筷子去拌一拌。至于勸菜,就更顧不了許多,一件山珍海錯,周游列國之后,上面就有了五七個人的津液。”
王力說,圣人制禮作樂,關于吃這一層想得很周到,認為食而不讓,則近于禽獸,所以勸菜是一種美德。只是需要犧牲一點兒衛生戒條來成全,“有殺身以成仁”的意思。
你看,為了熱鬧地一起吃頓飯,殺身的代價都出來了,可見咱們是有多喜歡這種有飯同吃、有福同享的“整整齊齊在一起”的感覺。
人們對家的記憶,大多都有這樣一個場面:老媽炒好菜熱騰騰端到桌上,全家人的筷子一起伸上去,在歡聲笑語中一道菜被搶光,其樂融融,爸媽欣慰、子女開心。
是的,全桌人同時下箸、“趁熱吃”“一起吃”,是對一道菜最大的尊重與認可。
社會交際理念中,“一個碗吃過飯”,也基本是對一種關系最親密的表達,遠在“一起上過學、一起扛過槍”之前。
但是,眾所周知,唾液是最主要的疾病傳播途徑之一。作為“胃病大國”,目前中國人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達50%左右。就是說,你家如果有四口人,就可能有兩個人感染幽門螺桿菌。
同餐共飲的習慣導致國人肝炎患病率也非常高。比如典型的消化道傳播疾病甲型肝炎,最容易通過體液和分泌物傳染。容易通過合餐進行“口口傳播”的,還包括各種呼吸道疾病的細菌和病毒。
有必要用一起生病來表現一種親密關系嗎?畢竟健康價更高,是時候考慮一下改變了。
全面分餐太激進?從分箸開始吧!
對于分餐的提倡,近百年來其實一直未間斷。但是無論是清末民初的“西風東漸”,還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愛國衛生運動”,直到上世紀80年代末的上海甲肝大暴發,分餐制始終沒能成功推廣開來。
非典時期,提倡分餐制的呼聲再度高漲,當時中國烹飪協會還專門制定設施條件與服務規范,正式申報強制性國家標準。但隨著疫情結束,話題熱度很快就消退,最后再次不了了之。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分餐的概念再度被提出。就在上周(3月17日),山東省有關部門發布了目前國內首個分餐制與無接觸供餐的省級地方標準,引來不少點贊。
將健康理念進行到底,僅在酒店餐廳等公眾就餐場合是不夠的,需要從家庭做起。但網友們的反映很熱烈:剛在“幸福一家人”群里弱弱地提了一下分餐的建議,就被踢出了群;勸說父母戴口罩已被罵了一通,敢說分餐的話怕會被趕出家門;老媽說嫌棄她的話就別吃她做的飯……
小編覺得,最難的還不是這些,而是餐后誰來洗碗:三口之家,三菜一湯一粥,目測碗盤共計15個,假如來幾個客人,場面不要太壯觀!
分餐沒有那么容易,每道菜有它的脾氣。就像那位俄羅斯媳婦總結的,只怪中餐太博大精深。中餐的精髓是形和意,講究造型:嫩黃色的蛋羹要盛在綠色的蓮瓣碗中,八珍湯要盛在晶瑩剔透的水晶碗里;橢圓盤是為整魚菜而來,整只雞鴨則與深斗池最配;糖醋鯉魚要像鯉魚跳龍門一樣躍起,西瓜要雕鏤成孔雀開屏——如此種種學問和講究,一旦分餐,基本等于焚琴煮鶴、大煞風景。
生活習慣的變革應該潛移默化、移風易俗,面對延續了千百年的中餐合食傳統,短期內推行分餐有一定困難。這時候分箸是個折中的辦法,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公筷公勺。當然,對于億萬食堂族和外賣族來說,一切問題都不存在。(作者:李雪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