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客戶端·海報新聞
2020-04-01 08:54:04
同樣的資源,不一樣的配置和用法,效果大有不同。把“好鋼用到刀刃上”,把有限的土地、能耗、污染物排放總量替代指標、水資源、資金等要素,用在最需要、最緊急的好項目上,才能對推進高質量發展產生巨大功力。
山東建立“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五大重點任務破解要素瓶頸制約。
據4月1日《大眾日報》報道,山東發布《關于建立“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的意見》,圍繞土地、能耗、污染物排放總量替代指標、水資源、資金等要素,提出五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加快構建全省“四個一批”項目推進格局,努力破解要素瓶頸制約,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項目!項目!項目!觀察各地發展,尤其是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項目是最高的高頻詞。一切圍著項目轉,一切盯著項目干,但無論多么前沿或美妙的項目,只有落地才能生根開花,才有可能成長為新動能。若簽約項目多,實際落地難、落地少,所謂“招引”,只能淪為“紙上黃金”。可以說,“項目落地難”,是制約新舊動能轉換的“第一難”。
項目落地難,主要難在土地、能耗、污染物排放總量替代指標、水資源、資金等要素上。
項目落地,先要有“地”。沒有“地”,再好項目也是“空中樓閣”。一個地方的“地”是有限的,而涉及“飯碗”的耕地紅線不能碰,涉及“青山綠水”的生態區不能亂占,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不足,土地供需矛盾突出。
項目落地,“錢”是關鍵。資金問題一直是項目建設的老大難,對于成熟度低或起步時期的項目,融資更是難上加難。
項目要落地,工作千頭萬緒,涉及多個方面,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影響項目落地時間,導致“簽約不開工、開工不建設、建設無進展”。我省當前正處于深度調整期、瓶頸突破期、動能轉換膠著期,而要素資源制約則是最大的瓶頸。
一個項目落地的快與慢、好與壞,往往是一個地方資源配置水平的評價標尺,資源配置水平則是一個地方改革水平的體現。推進“要素跟著項目走”改革,就要改變以往土地資金等要素分配講“指標”“排排坐、分果果”等低效配置方式,打破原來的條塊分割,對生產要素進行差異化、精準化供給,誰有好項目,資源要素就向誰傾斜,使土地、能耗、污染物排放總量替代指標、水資源、資金等要素跟著項目走,“讓好馬吃上好料”、把“好鋼用到刀刃上”。
改革攻堅按下“快進鍵”,好項目才能駛入“快車道”。“要素跟著項目走”,無疑是破解項目落地“第一難”的良藥,也是突破瓶頸制約的重要改革。我們相信,把那些阻礙項目建設的“釘子戶”拔掉,把那些妨礙項目發展的“絆腳石”搬掉,把延誤項目進展的“頂門杠”扔掉,一定會有更多大項目好項目選擇山東,盡快落地,為新舊動能轉換“初見成效”奠定堅實基礎。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孫秀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