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客戶端·海報新聞
2020-04-09 13:19:04
4月7日,著名的老工業基地淄博召開了一個重要會議。
淄博市委、市政府召開部分功能區管理范圍和機構設置調整優化動員會議,會上,市委市政府《關于調整優化部分功能區管理范圍和機構設置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出臺。
這個《意見》對城市功能區進行了調整優化,主要是做了三項工作:
一是將淄博經濟開發區管理范圍由周村區北郊鎮調整至主城區南部區域,大致范圍是昌國路以南、濱博高速以東、S102以北、擬建的沾淄臨高速以西。
二是設立淄博先進制造業創新示范區,大致范圍是魯山大道以東、魯泰大道以北、鳳凰山路以西、我市與博興曹王鎮交界以南,并將淄博新城區開發建設辦公室更名為淄博先進制造業創新示范區管委會,由淄博高新區代管。
三是北郊鎮回歸周村區管理,張店東部化工區由齊魯化工區代管,把文昌湖省級旅游度假區委托周村區代管,把淄博新城區開發建設辦公室原承擔的相關職能劃歸淄博新區開發建設征地拆遷辦公室。
會議的目的是,圍繞推進“四位一體、組群統籌、全域融合“城市發展思路,加力落實“打造公園城市、主城提質增容、全域融合統籌、交通快速通達”的城市發展戰略,以區域生產力布局優化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務實開放、品質活力、生態和諧的現代化組群式大城市。
熟悉淄博情況的人們清楚,這三項工作,核心是“主城提質增容、全域融合統籌”,張店,作為淄博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區,是這次淄博優化功能分區的“主城”,三項工作全部是圍繞主城區張店展開。
第一項“淄博經濟開發區管理范圍由周村區北郊鎮調整至主城區南部區域”,實質是張店向南融合淄川之舉;第二項“設立淄博先進制造業創新示范區”,實質是張店向北融合桓臺之舉;第三項當中的“張店東部化工區由齊魯化工區代管”,實質是張店向東融合臨淄之舉。
此前,回溯到30年前,淄博于1990年修建了有名的張周路,成為連接張店區與周村區的主干道。30年來,在張周路兩側,淄博新城區蓬勃發展。目前,新城區基本完成34個村的舊村改造工作,先后建設主次干道30余條,齊盛湖公園、市文化中心、商務金融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投用,教育、醫療、文化等優質資源要素加速聚集,萬達、萬科、華潤、上海世茂等國內品牌名企相繼入駐,區域城市品質不斷提升。
也就是說,在張店和周村已經深入融合的基礎上,新確定的優化功能分區的三項工作,又力推張店和桓臺、淄川、臨淄的統籌融合,這就形成以張店為中心而向東西南北擴張的局面,形似“開了一朵漂亮的十字花”。
打造這朵“漂亮的十字花”,源于淄博這個老工業基地深深的危機感。記者觀察分析,淄博功能區調整優化,主要出于以下考慮:
一是新舊動能轉換任務艱巨。淄博作為老工業基地,舊動能改造提升的難度在省內最大,新動能成長需要積累和時間,空籠期較長。用這次會議的話表述,就是“當前,淄博發展面臨經濟總量下滑、產業結構不優的雙重矛盾、雙重制約,發展形勢十分嚴峻。”因此,僅靠常規性的按部就班、平推平擁措施,淄博難以實現爭先進位,必須拿出超常規的思路、舉措和力度,在改革創新中激發新動能、釋放新活力”。
二是淄博作為組群式城市,城市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但也存在主城區首位度不高,吸引力、承載力、輻射力不強,區域發展“統籌”的力度不大,“融合”的成效不明顯等問題,表現在直觀層面就是主城區在全省全國的地位不強。
三是在全國全省交通主干道建設中,淄博“旁落”感比較重,急需尋找突破口。淄博處于傳統的膠濟線主道上,東西向交通發達,直通濟南和和青島省內兩座大城市,物流尤其是貨物出海便利,這也是這座城市崛起的重要原因,但在新的南北向高鐵規劃中,京滬二線高鐵走濰坊,淄博處于京滬高鐵和京滬二線高鐵之間,這是事實上的夾縫。
高鐵是具有未來感的交通,淄博處于京滬高鐵和京滬二線高鐵之間,形成一個“發展短板”,和濟南、濰坊相比,落了一個下風。
在山東半島城市群規劃中,淄博處于濟南都市圈,但濟南到淄博達110公里之上,這個公里數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說濟南的輻射,淄博做飛機都得到濟南,但談到產業融合、服務業融合,現實難度還比較大。在這個情況下,淄博在夾縫中求生存發展,就必須自強,而當前最大機遇就是城鎮化。
2019年8月26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明確了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作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的作用,并提出要按照客觀經濟規律調整完善區域政策體系,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淄博必須僅僅抓住這個城鎮化機遇。
長期以來,淄博的組群式城市發展模式,既飽受贊揚,又飽受詬病,但實踐證明,組群式城市模式,不利于服務功能的集約利用,在城市化浪潮中弊大于利。
山東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李鐵崗稱:作為省內知名的重工業城市,淄博組群式的特點使得其產業分布不均衡,而且往往存在重復建設的弊端,產業深度融合度不夠,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整體競爭力。
城市發展,不能只有框架和高樓,而必須有產業來充實。工業化和城市化并駕齊驅,以產業發展帶動城市發展,淄博面臨好的條件。作為老工業城市,淄博市先進制造業有基礎、有優勢、有前景,聚力發展壯大先進制造業,是改變全市基礎工業結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建設新型工業化強市的重中之重和根本之舉。因此,這次“市委、市政府這次對功能區的調整優化,就是聚焦區縣統籌的薄弱環節,進一步整合資源要素,通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優化提升,優化國土開發格局,打造具有強力帶動作用的區域板塊,架起區縣之間融合發展的橋梁和紐帶,促進產業與城市深度融合,形成1+1>2的放大效應,夯實淄博長遠發展的根基。”
以產業帶動城市發展,必須確定好城市功能分區,確定好城市發展方向,這正是這次會議要解決的問題。在這方面,三項措施精確得當,為淄博城市規模的壯大發展提供了好的路徑。
北向“靚女先嫁”。這次調整優化,將淄博先進制造業創新示范區設在魯山大道以東、魯泰大道以北、鳳凰山路以西、我市與博興曹王鎮交界以南,包括張店區中埠鎮全域,臨淄區鳳凰鎮和朱臺鎮、桓臺縣索鎮街道和果里鎮、高新區四寶山街道的部分村。
眼尖的人會發現,這一板塊其實橫跨濟青高速,將張店經開區、臨淄經開區、桓臺經開區等部分區域包括在內。這個片區歷史上形成了機械和裝備制造、新材料、化工、鋼鐵冶金和采礦業等產業,具有較好的產業基礎和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可以說是淄博城區突破條件最好的一塊,這塊區域發展起來之后,張店、桓臺、臨淄的城區融合將大大加速。
南向改造提升。調整后的淄博經濟開發區區域是主城區“南拓”的關鍵區域,也是淄博傳統的老工礦區,區域內有山鋁集團、華電淄博熱電等一批央企和省屬企業,主導產業有冶金、建陶、建材、化工、物流、機械制造等,產業基礎比較厚實,但該區域內工礦、建陶企業較多,“散亂污“企業較多,生態環境欠賬較多。這次南向改造提升,聚力打造老工礦區轉型升級先行區、新材料和高端裝備制造業集聚區、產城融合示范區、綠色生態涵養區,建成后,張店和淄川的城區融合將大大加速。
東向促進產業規模化。張店東部化工區形成于2008年,當時為解決張店東部城區化工污染問題,將新華制藥、大成農藥等企業從城區搬遷至此。張店東部化工區與齊魯化工區產業關聯度高、產業鏈聯系緊密,但卻長期沒有充分發揮好齊魯石化“這棵大樹”的作用。這次調整優化,由齊魯化工區代管張店東部化工區,目的就是真正實現該區域一體化規劃、建設、管理,科學布局上下游項目,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推動兩個園區集約集群綠色發展,這對于張店和臨淄城區的融合發展大有裨益。
張店和處于東西南北的臨淄、周村、淄川、桓臺的距離都在二三十公里之間,這個距離既具有打破“組而不群”的誘惑力,又具有“破組成一”的種種困難。記者觀察分析,在西向和周村成功融合的基礎上,在剩余的三個方向上,北向和桓臺融合的條件最好,這也是本次淄博設置先進制造業創新示范區的重要原因。重點方向優先突破,“打造一朵漂亮的十字花”,發揮好產業優勢,帶動不同城區之間連接發展,這是淄博夾縫中求生機的必然選擇。從這方面說,本次城市功能區調整優化,攸關淄博競爭力,攸關未來命運。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馬景陽 周學澤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