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客戶端
2020-04-11 23:12:04
4月8日11時45分,國家電投海陽核電2號機組首次換料大修結束,機組一次并網成功,目前各項技術指標正常,運行良好。本次大修堅持“嚴之又嚴、慎之又慎、細之又細、實之又實”穩步推進,安全質量穩定受控,用時32.82天,與此前的1號機組首次換料大修接連創國內、世界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首次換料大修最短工期紀錄。
據介紹,海陽核電1、2號機組首次換料大修共計完成了11609項檢修及試驗項目,形成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成果69項,實施技術優化改造226項,開發專用工具、工藝48項。海陽核電1、2號機組圓滿完成首個燃料循環,經過了設計、建設、調試、運行、大修一個完整周期的實踐和檢驗,我國具有了完整的三代核電產業鏈,三代核電自主建設、自主運營能力走在了世界前列。期間,海陽核電的國內首個核能供熱商用示范工程首個供熱季圓滿收官,持續為70萬平米居民用戶供熱129天。
非常時期的非常成績來自于國家部委、地方政府、核電同行、電網公司以及多家合作單位的共同努力,充分反映了我國重大項目協同作戰能力,體現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是國家電投“雙對標、雙激勵”取得的又一碩果。國家核安全局克服疫情影響,創新采用“互聯網+”核安全監督檢查模式,對兩臺機組首次大修進行了嚴格的監督指導,生態環境部華東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現場監督組進行了全程監督見證,筑起了堅實的核安全監督屏障。山東省、煙臺市、海陽市等各級政府推出了專門措施,既緊抓疫情防控不放松,又穩妥有序地支持核電站正常運轉。海陽核電區管委與山東核電建立了即時溝通平臺,合力打造了6000余人“零感染”的“無疫社區”,生動詮釋了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大潮中的政企合作典范。
山東核電公司在國家電投黨組的統籌指導下,堅持防疫生產兩手抓,攜手90家合作伙伴,廣泛開展黨建共建,畫好大修攻堅“同心圓”,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兩臺機組連續大修、保電保暖并行等重重困難,兩臺機組首次大修安全高效完成,凝結了中國核電行業的共同努力和良好實踐。兩次大修再次提升和驗證了國家電投的三代核電隊伍能力,國家電投以依托項目為平臺,在設計、設備制造、建設安裝、調試運營及大修各個環節不斷推進自主化,具備了完整的三代核電產業鏈。
海陽核電1、2號機組首次換料大修先后圓滿結束,海陽核電再次踏上新征程。接下來,山東核電將繼續堅持核安全至上,抓緊整改在兩臺機組大修中發現的問題和不足,不斷完善管理體系,持續提升人員技能,強化核安全文化意識,確保一期工程安全穩定運行,做好迎峰度夏冷源保障、后續項目準備以及核能綜合利用拓展工作。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左豐岐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