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魯網
2020-04-29 14:46:04
魯網4月29日訊(記者 莊家麗 通訊員 王菁 梁兆福 趙子祎)辛泰鐵路,一條連通山區與城市的扶貧鐵路,40余年搭載著無數山民走上致富路。從黑旺站到南博山站,山里鐵路小站的職工們,幾十年默默守護鐵路安全,目送父老鄉親走出大山,走向幸福。從二十出頭的少年郎,到銀絲縷縷的中老年,孫剛、羅茂超、李春財、郭洪偉……等等,他們從走進大山那天起,就把根扎在了這里,幾十年初心不改。他們在大山中守望,他們在車站中堅守,他們像駐守邊關的將士戍衛著一方鐵路的平安。他們性格各異,卻有著獨具的擔當,這是幾十年的山中工作經歷賦予他們的精神,他們是大山里的鐵道“兄弟連”。
高大魁梧的“文藝大叔”
——黑旺站助理值班員孫剛
黑旺站助理值班員孫剛,是個高大魁梧的漢子,卻又是個認真仔細、熱愛生活的文藝范兒大叔。
孫剛是淄博市淄川區淄城人,1985年經招工參加鐵路。在西桐古站工作15年。2000年他調到黑旺站,在黑旺站擔任助理值班員,一干又是20年。
今年57歲的他,已經在大山里度過了35年,他對待工作責任心強,一絲不茍,嚴格按章作業。三十四年的鐵路生涯里,把工作經營得平平穩穩。他把最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大山,也從大山的深沉、樸實和厚重里汲取營養,滋養了自己的文藝涵養,書畫、音樂,讓年過半百的他樂在其中。
陽光正好。每每工余時間,孫剛就拿出他走到哪帶到哪的“寶貝”——薩克斯風。小站空曠,村落沉靜,鐵軌孤展……,一首《梁祝》帶著不摻雜質的金屬氣息從孫剛這個威武粗壯的漢子口中奏出,純粹婉轉、優美動聽,仿佛溫柔了整個冬季。
“下班后就放要下工作好好生活”。孫剛良好的心態使他能在工作與生活間的角色自如轉換。
他休息時經常挎著琴包到公園里獨自練習,還不時隨“淄川紅歌藝術團”等中老年藝術團體參加社會文化演出活動,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紅歌文化,向社會傳遞正能量。、
不僅是音樂,孫剛還喜歡硬筆書法。車站站名、圍墻上的標語,都是出自他手,雖是風吹日曬已褪了些顏色,但筆鋒渾圓有力、落落大方。
吹薩克斯、吹笛子、寫書法、抖空竹……孫剛讓消遣成為一種文藝,又在文藝中磨煉了自己認真仔細、堅韌又淡然的性格。他對待興趣愛好的執著細心與車站工作時的全神貫注相互促進、相互融合,讓他更加珍惜這平凡而有詩意的堅守,也賦予了這大山中的小車站一份樸素而文藝的氣質。
樸實勤懇的“老黃牛”
——西桐古車站值班員羅茂超
春日暖陽下,辛泰線西桐古站盡顯明凈祥和。在充滿富有年代氣息的土黃色站舍前,屹立著三棵法桐樹,像神氣的衛兵熠熠生輝,它們自建站時起便陪伴并守衛著車站了。
法桐在這里扎根,車站值班員羅茂超也如這法桐一般,在這里生根與成長,見證著車站的春秋冬夏迭代更新,也見證著列車往來所搭載的人間故事。
羅茂超1963年生人,今年57歲。自1983年入路,他就一直在西桐古站工作,已經37年。扳道員、連接員、助理值班員、車站值班員,這些崗位羅茂超一樣不落,現在的車站值班員崗位也干了20年有余了。
羅茂超的父親是煤礦工人,可他并沒有子承父業,而是選擇了招工到鐵路,也讓他與鐵路結下了半生緣。從開始對鐵路一無所知,到默默地把這份職業堅守了半輩子。
“那時候從淄川坐公交去上班,一天只有兩趟公交,有時候等車就得等兩三個小時,到站下了公交車,得再走十五六分鐘山路才能到站上。”交通不便,再加上班制不允許,多年來“以站為家”便再正常不過了。
大山里的車站,休班的日子比上班還枯燥。休班無法回家的時間,羅茂超常常利用來學習業務知識,這也是三十多年來,無論設施設備更新換代、規章制度增增補補,他都能緊跟步伐的原因。無論是扳道員、連接員、助理值班員,還是車站值班員,每一份工作,羅茂超都干得有模有樣。羅茂超對待工作的認真與擔當,儼然已不單純是一種工作作風,而是一種負責任的生活態度、人生態度。
羅茂超的父親生前腦血栓后遺癥在床上躺了十年了。兄弟四人輪流看顧,羅茂超一邊工作一邊要照顧老人。父親臥床10年身上沒有一點褥瘡。地方電視臺還曾經專門對羅茂超一家的樸實孝順做過采訪報道。羅茂超一家孝順老人、兄弟團結、四鄰和睦的家風在當地傳為佳話。
在這座交通不便利、生活略顯單調的大山中,在西桐古站堅守了37年的羅茂超甘于靜默、勇于面對沉寂、對工作認真負責的品質,如山地里的“老黃牛”一般樸實勤懇、默默奉獻,亦如這環繞的大山一般堅韌深沉、綿綿不絕。
一家三代鐵路人
——北牟站車站值班員李春財
三面環山,東面望水。北牟站是辛泰線上的一個小站,站臺與鐵路如河流一般分隔兩岸青山。位于半山上的車站在嶙峋怪石、清風亭閣的妝點下,別有一番幽靜。
53歲的值班員李春財已在辛泰線工作了32年。他介紹,其父親原來在鐵石站干貨運工作,1988年他接了父親的班參加鐵路工作,當時落腳在了山里的源遷站。在源遷站干了13年的調車工作,2002年改職助理值班員,2003年他調到了北牟站,2014年擔任車站值班員工作。
北牟站是山里小站中交通最不便利的,進路的山路格外起伏不平、蜿蜒曲折,一遇到下雨下雪便更是要封路。駐扎在山中車站的鐵路人,在不知不覺中就把那份堅韌與擔當留在了在漫長歲月里。
李春財的兒子李忠波,在東風站干車站值班員。父子倆干同樣的工種,讓爺倆有了許多同時語言。他們時常交流業務,在探討中共同提高。“東風站是大站,責任更大,我有時候會把自己多年工作下來的經驗跟他交流交流,這也是一種共同語言、一種默契”,說起兒子,李春財很是驕傲,“他做事認真、責任心強,這一點隨我,我們干這個活,就要求我們必須要有這樣的擔當,不能心浮氣躁。”
李春財說這種沉穩嚴謹的自我要求是從父親那里傳承下來的。“父親當時患病在老家,只要一下班就趕緊往老家趕,那個年代也是交通不便利,中途倒幾次車,下了車還有十多里地……”李春財是個孝順的人,外部條件再艱難也擋不住他孝敬父母的步伐,也給他的后輩做出了很好的榜樣。
李春財一家三代就像是一個“組合齒輪”,相互咬合、相輔相成,不斷傳遞著勤懇質樸的家風,他們在不同的崗位實現著自己的價值,不斷弘揚著不同年代中鐵路人相同的敬業奉獻精神。
守護道口安全的“衛士”
——南博山站道口工郭洪偉
南博山站北道口,是辛泰線上為數不多的車站站內道口之一。今年56歲的南博山站道口工郭洪偉就工作在這里。
郭洪偉1983年參加鐵路工作,先在鐵石站干連結員,1984年調到西桐古站,半年后晉升為調車長。1991年,他又調到南博山站,從調車長干到助理值班員、車站值班員。幾年前因身體原因改職道口工。
郭洪偉負責的南博山站道口是車站附近南中村村民種地、養殖往來的必經之路,經常有行人和農用車輛從此經過,“我每天都需要標準化作業,火車過來前提前落桿,火車過去后,再把桿搖起來,不能疏忽。”談起自己的工作,郭洪偉認為,堅守崗位確保道口的安全,就是首要責任。
“道口工相比值班員來說技術含量相對較低,但在這山區山村,道口安全責任也挺大的。”郭洪偉說山里有的老百姓安全意識較低,在道口落桿后一看火車距離還遠,便想鉆桿溜過去,進行制止時,有的人還不以為然、不聽勸告。
“如果時間有很多富余,能過去的我會催著他們盡快點過去,但只落了桿,那就得盯住,堅決不能過了。”郭洪偉平時談吐不急不躁,但說到道口安全卻是“嘎嘣脆”,絕不含糊。
“我干的工種也不少,每做一件事兒啊,要么就不干,要么就干好。”郭洪偉說要時時看清自己的能力,把自己能力范圍之內的事情做到最好,就算是一種成功,也是對他人、家庭和自己負責。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