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2021-02-28 08:49:02
原標題:讓從前的不可能變成可觸摸的現實 看山東省圖書館的“云衣裳”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2月21日,正月初十,山東省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條消息,邀請市民和游客于2月26日也就是正月十五上午,到大明湖畔的山東省尼山書院,參加有獎猜燈謎、新春射花燈活動,歡歡騰騰鬧元宵。正月十六上午,根據報名預約,邀請15個親子家庭,前往參加體驗中華優秀傳統節日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親子文化活動。
每次舉辦這樣的活動,現場參與的名額很快就會被預約一空。當然,預約不到也不用遺憾,還可以通過山東省尼山書院數字化服務平臺,獲得身臨其境般的美好體驗。
山東省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快速推進,讓之前的很多不可能,成為眼前可以觸摸的現實。
特色“數據流”
今年春節期間,山東省圖書館微信平臺連續推送7期高水平的講座,從正月初一到初七,每天一期,“山東省圖書館”微信視頻號同步上線。
講座內容都很有吸引力,主講人也都是高水平專家。其中,6期“歷史上的地標——故宮系列”精彩講座,分別由故宮博物院的專家擔任主講人,圍繞故宮文物南遷的意義和影響、從紫禁城宮殿看皇權文化、故宮文物醫院、清宮過大年、圖說紫禁城中軸線古建筑、紫禁城匾聯文化等內容和主題展開,讓更多的普通人通過這樣一種特殊的方式,細細了解關于紫禁城那些傳說中的“神秘”歷史和文化。
正月初七最后一期,著名軍事專家李杰以《大國重器——中國航母》為題,生動講述了“大國重器,沒你不行”的故事。
這7期節目,是山東省圖書館從品牌文化活動“大眾講壇”系列講座中精選出來的。“大眾講壇”是山東省圖書館、齊魯晚報聯合重點打造的公益性文化系列講座活動,從2006年3月至今,已經舉辦了400余期,受眾達數萬人。其間,還曾經榮獲過全國“群星獎”。
在省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中,“大眾講壇”的講座內容,已經被納入地方特色數字資源建設項目。
讓書香隨時相伴。山東省圖書館黨委書記、館長劉顯世介紹,省圖書館的地方特色數字資源建設,整體框架包括山東民俗民間文化系列、山東歷史與傳統文化系列、山東紅色文化系列、山東海疆文化系列、特藏及地方文獻數字化等五個板塊。“省圖和各市圖書館積極參與特色資源建設,合計自建資源庫20余個,視頻及動漫資源近300集,數據容量約12.5TB。通過‘山東文化記憶’網站進行發布并全省共享。”
應用“分眾化”
正月十五上午,在山東省尼山書院,除布置300條燈謎供市民和游客有獎競猜外,還邀請濟南本地的傳統弓愛好者和奎虛射圃公益課堂的學生一起,舉辦小規模傳統弓射箭比賽。
正月十六的親子家庭文化活動專場,則通過“華服漢禮”“傳統課程”“傳統手工體驗”等板塊活動,利用體驗漢服和傳統禮儀、制作醒獅燈籠,讓他們領略中華傳統節日文化與傳統民俗文化的風采。
每逢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重要傳統節日,省尼山書院都會舉辦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與體驗活動,其豐富的活動內容、靈活的形式設計、趣味十足的體驗過程,都頗受參與者稱道。
尼山書院建設是我省數字文化應用服務的典型案例之一,也是山東公共圖書館界拓展社會化功能的一項創新之舉。在書院建設方面,以公共圖書館為依托,“圖書館+書院”模式覆蓋全省:包含1個省館、17個副省和市級館、130多個縣館都建有規范化的尼山書院,2萬多個鄉鎮、村及城市社區分別建有鄉村儒學和社區儒學講堂。作為對口幫扶地區,目前已在新疆喀什建成了3個尼山書院。
線下,尼山書院常態化開展文化專題公開課、新六藝體驗、文化展覽等活動,還建設起數字文化體驗館。
線上,則建設起包含網站及微信平臺的尼山書院數字化服務平臺,服務源包括國學經典有聲讀物18400種,國藝學堂包括視頻及電子讀物12000部,國學講座1300部。
我省的“光明之家”盲人數字圖書館建設、“萬里海疆、萬里書香”邊疆萬里數字文化長廊建設,也都是數字文化應用服務的亮點。前者通過專門開發建設的一套數字化閱讀服務體系,面向全省67.3萬視障群眾開展數字文化服務。后者則通過探索分類、分眾模式,為海疆沿線群眾提供數字化公共文化服務。
以后者為例。我省海岸線長達3300多公里,海疆公共文化服務的復雜性和特殊性可想而知。經過不斷探索,因地制宜分類建設數字化文化服務場所,逐步形成了社區模式、海島模式、漁港模式、警營模式、企業模式、景區模式、海上模式等多種服務模式。
劉顯世介紹說,環境條件的限制,帶來公共文化服務不均衡,尤其是偏遠的海島,以及在茫茫大海中進行漁業、養殖業等生產作業的人員,長期以來較難獲取充分的公共文化服務。另外,長期戍守海島邊關的海防駐軍、邊防干警,外來的游客,也都應當是重點考慮的服務對象。“正是因為服務場合和服務人群的多樣,要求我們的海疆數字文化服務實行細化的分類服務和分眾服務,因此也形成了我們海疆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多種模式并存的特有現象。”
樂享“文化云”
2月9日,省圖書館發布消息,春節期間,山東省圖書館和山東省圖書館學會舉辦系列活動,推送國家圖書館優質資源惠及全國圖書館和讀者,并公布了網址、鏈接地址,內容包括2021“賞春意 品書香 暖萬家”國圖公開課講壇視頻精選100場等。這項活動旨在凸顯我國公共圖書館對于文化惠民的重要意義,讓群眾共享文化盛宴。
重點數字文化惠民工程是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的重要載體,包括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計劃、邊疆(海疆)數字文化長廊等。
山東多年來實施數字文化惠民工程,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取得了不少成果。例如,在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方面,早在2010年,山東就成為全國首批試點省份。“一站雙網三平臺”技術服務模式,實現創新并獲文化部創新獎。運行監管平臺在全國率先開發完成,并在5個省推廣。運行管理體系成果獲首屆山東省文化創新獎。先后在全省建成規范化的公共電子閱覽室8000余所,近兩年在海島漁村建設新型的數字文化驛站200余個。
在山東公共文化云建設方面,我省積極與國家公共文化云進行對接,制定《市、縣(區)公共文化云操作指南》和《山東公共文化云接口對接規范》。推動48個市、縣(市、區)建成山東公共文化子云,228個市、縣公共文化場館在山東公共文化云完成注冊。省圖書館利于山東公共文化云舉辦青少年讀書故事會、讀書朗誦大賽、文創產品設計大賽、少兒詩詞誦讀大賽等線上大賽,在微信訂閱號開設“每天一本小人書”專欄。全省利用公共文化云發布活動1160余次,開展云直播160余場。
省圖書館的移動與自媒體服務水平也不斷提高。2012年1月正式開通的山東移動數字圖書館,通過后臺功能強大的云共享服務體系,提供近5億條的元數據檢索和40TB的資源共享。目前,月均點擊量達174萬次。
劉顯世介紹,在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包括基層服務管理、服務體驗、服務效能、資源的針對性和適用性、經費和保障等方面,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尚需不斷探索解決辦法。例如,在基層服務管理方面,實施主體主要是各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由于攤子大、地域廣、站點多、情況復雜,“兩館”還是有些勉為其難。基層站點如何保證運行和服務質量?資源服務如何有效向基層延伸?“目前,社會化合作、部門協作,借船出海,撘第三方便車等,都是可借鑒的解決之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