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1-03-01 12:03:03
原標題:揭秘膠州開工“大禮包”①|1.1億元獎勵企業,77歲企業家站“C位”
來源:大眾網
2021年2月18日,年后開工第一天,膠州市企業創新發展大會在膠州市會議中心舉行。
77歲的張希銘是青島張氏機械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和高級工程師,獲評“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滿倩倩 劉璦輝 辛振東 膠州報道
77歲的張希銘,快步走上膠州市會議中心主席臺,從市委書記劉建軍手中接過“膠州市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獲獎證書。握手,合影,表彰音樂響起,相機快門按下的那一刻,張希銘緊張得漲紅了臉,繃緊的臉上沒有一絲笑容。
當回想起站在主席臺正中央領獎的這一瞬間,張希銘操著一口濃重的膠州方言,一連說了好幾句“沒想到,不敢想”。
讓張希銘“沒想到”的是,2021年2月18日,年后開工第一天,上午山東省2021年工作動員大會剛剛結束,下午3點,膠州市就迅速行動起來,立即落實動員大會精神,舉辦企業創新發展大會,并拿出1.1億元重獎創新發展企業和領軍人才。
讓張希銘“不敢想”的是,在這次會議上,共發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突出貢獻企業”和“示范引領企業”三類八項獎勵,評選出2位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以及52家優秀企業。而他,則是兩位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中的其中一位。
一場大會激發起全市企業家干事創業的熱情,點燃了膠州乘勢而上求突破、開新局的昂揚斗志。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場大會?張希銘又為何站上了主席臺“C位”?2月24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來到膠州尋找答案。
青島張氏機械有限公司經理張煥鑫告訴記者,“董事長是一個非常執著的人,比如絲桿產品從設備研發到產品量產,經歷了將近三年的時間,董事長自始至終都親力親為,最終制造出上百臺研發設備,產量每年以20%—30%的增長速度,全球市場占有率超過40%,成為細分產品在全球的隱形冠軍。”
77歲企業家奮斗在科研一線
張希銘是青島張氏機械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和高級工程師。這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由張希銘一手創辦,主要經營生產活塞桿機械零配件、減震器配件等產品。2020年公司銷售額達到3個多億,生產的汽車后備箱活塞桿和鋼管在全球市場占有率達到75%。
小時候由于生活貧困,張希銘初中只讀了3個月,輟學后跑到了拖拉機站工作,之后又到了青島橡膠塑料機械廠,從那時起,他便與機械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機械研究和開發上,我從小就有這么個感覺。”說起自己“無師自通”的研發經歷,77歲的老爺子興致高漲,“有些設計圖紙我可能看不明白,但是這個事我能弄明白。如果問公司為什么能發展到今天,我覺著就是靠著設備創新。”
自1977年以來,張希銘全身心投入到機械設備創新研發領域。最初生產機械,是先買來國外的先進設備進行拆解。弄懂運行原理、看明白操作方法,然后再重新組裝、生產,經歷再創造、再升級。這個過程,張希銘把它稱作“消化、吸收的本事”。
直到1982年,他生產出來第一臺塑料機械,在當地引起很大轟動。后來這臺設備被上海的企業買走,這也讓他賺到了人生創業的第一桶金。2007年,張希銘成功研制出汽車活塞桿半自動加工設備,使生產效率提升4倍。之后通過技術升級,張希銘帶隊自主研發完成第三代“活塞桿智能加工設備”,實現了“一鍵換型、全數字控制”,為國內活塞桿行業首臺裝備。如今,張希銘可以完全照著產品研發設備,讓大量國外設備“國產化”,彌補全國市場空白。
40多年來,張希銘共研發、升級各類設備1000多臺,主持研發技術獲得專利49件,其中發明專利11件,曾獲得國家星火計劃三等獎、農業部三等獎、青島市科技進步獎2項。
“再過四五天,第四代活塞桿加工自動化設備就要誕生了。”張希銘一臉興奮地告訴記者,“經歷了氣動、液壓、數控三代技術更迭,第四代將在自動化的基礎上增加機械手,進一步減少人工操作,增加1/3的產量。”
在青島張氏機械有限公司品質技術主管李在山的印象中,董事長張希銘非常有鉆勁,總是想方設法攻克難關,帶領團隊走上自主研發的道路。
跟隨張希銘20多年的劉衍全是董事長助理,在他眼里,張希銘堅持早睡早起,精力旺盛,每天凌晨4點多就開始辦公。遇到研發難題,董事長從來沒說過放棄。
100萬元個人獎勵全部用于企業創新
“真沒想到我這個七十多歲的老頭子被評上了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市委書記還親自為我發獎,沒想到,不敢想……”在張希銘自己看來,這一次的評獎與榮譽是個驚喜,同時也是莫大的鼓勵;在膠州市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的工作人員看來,張希銘是實至名歸;而在張希銘的家人和員工看來,能獲獎是因為他的創新精神,而創新精神的背后則是他的執著和魄力。
2012年,張希銘接到了德國客戶的汽車絲杠訂單。客戶要求,必須要用德國生產的滾絲機和日本生產的走心機生產。但是德國的滾絲機200多萬一臺,日本的走心機50多萬一臺。當時張希銘公司根本沒有那么多錢買設備。為了攬下訂單,張希銘決定買下外國的樣機。
“樣機買回來后,我就消化吸收、仿制創新,學習研究外國設備的原理,改造國產設備。”反復實驗了半年,張希銘終于改造成功,“生產的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都能達到進口設備的水平,但是自己生產滾絲機的造價是進口滾絲機的1/10,自己生產的加工設備是進口設備價格的1/6。”
“眼看您快八十歲了,有沒有感覺到力不從心?”當聽到記者問他這個問題時,張希銘忽然瞪起眼睛,干脆地回答,“沒有!我干工作,研究事,從來不覺得累。我70歲學電腦,還會用手機打小玩法(方言,小游戲),滴滴打車我也會!”
為了證明自己,這個不服輸的老爺子緊接著說道,“我現在還在研究高端閥門,我要干事,要干些我樂意干的事,不求利潤最大化,要求規模最大化。”
話音落下,老爺子沉默片刻,轉而又說,“我現在就是想發揮余熱,為科技創新貢獻力量。等到腦子不好使了,體力跟不上了,干不動了也就不干了,這就是我的終點。”
記者了解到,在這次企業創新發展大會上,張希銘現場獲得一次性獎勵100萬元。他告訴記者,這100萬元將全部用于企業創新,獎勵員工。
為企業站臺、代言、發聲,把企業家放在“C位”
時隔多年,膠州再一次高規格舉辦全市企業家動員大會,而這一次的會議主題,增加了“創新”二字,凸顯了“科技”的分量。更重要的是,這次大會傳遞出一個明確信號:只要企業有需要,領導干部就會主動為企業站臺、代言、發聲,把企業家迎為“座上賓”、待如“心上人”、放在“C位”上。
新的一年,膠州市將科技創新與企業發展提上重要日程,拿出滿滿的誠意,邀請全市企業家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以創新實現創變,為膠州市發展建設貢獻力量。
會上,青島市委常委、膠州市委書記劉建軍提到,新技術新模式帶來的產業迭代浪潮全面襲來,如果膠州發展方式還是濤聲依舊,產業結構還是那張舊船票,就永遠登不上高質量發展的巨輪,甚至會被時代浪潮所淹沒。
膠州強烈的危機感與緊迫感是因為它深刻意識到,這座城市龍頭企業不夠多、產業鏈條不夠長、新興產業不夠強、資本市場運用不夠活。2020年膠州產值過10億元的企業僅有16家,整機和成套設備等終端產品企業少,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僅為55%左右,在青島處于中游水平。
如今膠州已站在了新一輪發展新風口,面對這些問題,膠州迫切需要企業家們獻策獻力,以創新作為第一動力,強化科技賦能,共同打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現代化上合新區。
大會最后,劉建軍作出承諾,“不管市場如何冷暖變遷、環境如何風云變幻,黨委政府將始終尊重企業家、服務企業家、包容企業家,做企業發展最堅定的支持者、最擔當的守護神、最貼心的‘店小二’,讓創業專注、創新簡便、創造無憂。”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