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21-03-04 08:08:03
原標題:高質量發展山東之變
來源:大眾日報
春風潤海岱。
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發表重要講話,為山東擘畫了“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的美好藍圖。
殷殷囑托記心間,砥礪奮進滿目新。
今天起,大眾日報重磅推出“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山東之變”系列蹲點調研報告,每天推出一組大型專題,全媒體報道山東扎實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的生動實踐,聚焦山東由“量”到“質”、由“形”到“勢”的根本性轉變。
蹲點調研報告《錨定高質量,不待揚鞭自奮蹄》,報道山東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的探索實踐。
記者手記《倒計時、沖刺跑》,講述記者在一線蹲點調研時的深刻感受和所思所得。
《說變化 話奮斗》,干部群眾、企業家、專家學者、代表委員等各方人士,以“群聊”的方式說變化、談未來、話奮斗。
視頻報道,以微影像生動呈現奮斗者的身影。
■全文如下
錨定高質量,不待揚鞭自奮蹄
春和景明,萬物吐綠。
海右春風又一年,激動人心的場景仿佛仍在眼前。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發表重要講話,為山東擘畫了“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的美好藍圖。
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堅定前行,高質量發展須臾不可偏離。從“做好‘新特優’三篇文章”到“堅決打好轉方式調結構攻堅戰”,再到“切實把新發展理念落到實處,不斷取得高質量發展新成就”,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要求,為山東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三年來,山東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一根本要求,堅持新發展理念,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堅決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經受住了經濟負重轉型的陣痛、多重矛盾交織疊加的壓力、各種重大風險的挑戰、外部環境復雜多變的沖擊,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發展環境、經濟結構、體制機制得到脫胎換骨的系統性重塑,初步蹚出一條符合山東實際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扭住“牛鼻子”,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
2月27日,東營高新技術開發區,國內首臺水下油氣生產設備正在進行發貨前的最后檢測,這一打破國外4家企業壟斷的高科技產品,由威飛海洋裝備制造有限公司自主研發,代表著山東石油裝備產業新舊動能轉換的最新成果。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總要在新與舊的更迭往復中尋找生機和突破。
產業結構不優,新動能成長不快,發展活力不足,經濟效益不高——在由高速增長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同全國一樣,山東發展面臨著一系列難題和矛盾。
出路何在?
作為中國經濟極具代表性的省份,山東“抓住戰略樞紐部署戰役”,堅定不移把新舊動能轉換作為貫徹新發展理念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按照“一年全面起勢、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優勢”的總體部署,加快建設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向著高質量發展篤定前行。
“騰籠換鳥、鳳凰涅槃”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經歷一個艱苦的過程,陣痛在所難免。面對重重困難,山東堅定不移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寧可犧牲一些經濟增長的速度,也要把發展方式轉過來,把質量和效益提上去。
三年來,山東堅決淘汰落后動能,關停散亂污企業11萬多家,壓減鋼鐵產能占全國1/10,化工園區由199家壓減到84家;堅決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實施500萬元以上工業技改項目7萬多個,裕龍島煉化一體化、山東重工綠色智造產業城等重大項目落地開工;堅決培育壯大新動能,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小巨人”企業培育數量均居全國第二位,境內外上市企業增加55家、總數達334家。
面對疫情的嚴重沖擊,去年山東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部署,堅決守住疫情防控底線,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并以堅若磐石的定力和奮勇攻堅的姿態,持續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全年GDP增長3.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6%,展現出經濟全面向好、逆勢上行的發展后勁。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2020年,山東“四新”經濟增加值占比30.2%,投資占比51.3%;三次產業調整為7.3:39.1:53.6;實際使用外資增長20.1%,好于全國15.6個百分點……“山東經受住了‘促轉換’和‘穩增長’雙重考驗,熬過了最艱難的階段,以新動能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新格局正加快形成。”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費洪平說。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根本路徑在于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向創新要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關心過的濰柴集團,近日再傳捷報:濰柴WP2.3NG非道路用發動機完成了所有測試項目,在全國率先通過了非道路移動機械國四排放認證。而就在去年,濰柴發布全球首款突破50%熱效率的商業化商用車柴油機,滿足國六/歐Ⅵ排放要求,使中國重型柴油機技術領跑世界。其背后是,濰柴10年累計研發投入超過300億元,聚集全球高端人才,不斷對關鍵核心技術發起攻關。
濰柴是山東科技創新提速趕超的一個典型代表。近年來,山東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省財政科技投入每年增長10%,同時專項設立100億元重大科技創新資金;中科院海洋大科學中心、濟南國家超算中心等重大平臺相繼落戶;機制更加靈活的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高等技術研究院、能源研究院等相繼揭牌;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4萬家、三年翻了一番多,產值占比提高10.1個百分點、達到45.1%;住魯院士達86位、國家級領軍人才880名,三年分別翻了一番多……科技創新正成為山東發展主引擎,推動經濟產業變革性躍升。
風好正是揚帆時,不待揚鞭自奮蹄。“十四五”時期,山東將咬定“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優勢”目標,保持戰略定力,以更大力度堅決淘汰落后動能,堅決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堅決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推動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戰略性轉變。
●聚焦“主戰場”,“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加速崛起
“初步測算,去年濟南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完成營業收入1300億元,增長了約30%。”
春節剛過,濟南高新區生命科學城發展中心副主任曾勇帶來一個好消息:通過培育引進一批發展快、規模大、實力強的生物醫藥企業,濟南高新區形成了集聚企業超過4000家、產業鏈條完整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在高素質的產業。山東將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5大新興產業和高端化工、現代高效農業、文化創意、精品旅游、現代金融服務5大優勢產業作為提升產業層次、優化產業結構的突破點和發展方向。
“十強”產業是新舊動能轉換的“主戰場”,需要集中關鍵力量和優勢資源。為此,山東創新推進辦法,建立協調推進體系,逐一構建“十強”產業“6個1”協調推進體系,即由1名省級領導牽頭、1個專班推進、1個規劃引領、1個智庫支持、1個聯盟(協會)助力、1只(或1只以上)基金保障。
在這一機制推動下,山東“十強”產業加速壯大。2020年,“十強”產業增加值(海洋產業尚未發布)增長超過6.6%,高于GDP增速3個百分點。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制造業、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4.5%、19.6%和9.0%,分別高于規模以上工業9.5、14.6和4.0個百分點。
2月4日,來自股市的一則消息引發關注:萬華化學市值達到4082億元,成為山東首家市值突破4000億元的上市公司。
尼龍12完成全產業鏈中試、MDI成功研發出第六代制造技術、POCHP技術和PO/SM技術被認定為國際領先水平……萬華通過持續不斷的自主創新增強自身領軍實力。在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以萬華化學等企業為龍頭的高端化工產業集群正向千億級產業集群的目標加速邁進。
產業升級和發展規律表明,塑強現代產業優勢,很重要的就是培育優良產業生態,營造既有參天大樹、又有森林,既有灌木、又有小草的“熱帶雨林”。聚焦“十強”產業,山東實施“領航型”企業培育計劃,甄選105家“十強”產業領軍企業,集中政策資源,給予重點支持。同時,遴選確定73個“雁陣形”產業集群,實施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工程,7個集群入選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初步形成了“產業集群+領軍企業+特色園區”的“十強”產業推進態勢。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齊魯大地再次掀起項目建設的熱潮。2月26日,全省2021年春季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舉行。812個重大項目中,產業項目超過半數,共有417個,總投資達3181億元。
重大項目對產業集群發展具有乘數效應。三年來,山東在省級層面累計謀劃推出556個省重大項目、1577個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200個“雙招雙引”重點簽約項目、796個補短板強弱項培育新經濟增長點項目,其中新興產業項目數量占比超過60%。山東加強項目要素保障和跟蹤服務,源源不斷的優質項目有力地促進了新興產業擴容倍增、傳統產業蝶變升級。
“十四五”開局之年,率先探索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效路徑,當務之急是提升產業競爭力。山東把優化產業生態作為塑強現代產業的基礎性工程,加快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對裝備制造等10個重點產業、35條關鍵產業鏈進行解剖梳理,每個產業鏈形成“1個圖譜”和“N張清單”,全面推行“鏈長制”;加大對產業集群和領軍企業支持力度,啟動新一輪中小企業專業能力提升工程,引導中小企業加強與“領航型”企業的協同創新、配套合作,促進大中小企業共建產業鏈、互通供應鏈……
“主戰場”上,萬馬戰猶酣。
●統籌兼顧“彈鋼琴”,高質量發展基礎不斷夯實
一只手吹笛子容易顧此失彼,“十個指頭彈鋼琴”才能統籌兼顧。近年來,山東堅持系統觀念、底線思維,注重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高質量發展基礎不斷夯實。
“以前,我們這里招引人才很難。現在,濟淄同城化發展,周村區依托新材料產業園區對接濟南‘中國氫谷’建設,越來越多的畢業生愿意來應聘。”3月1日,淄博安澤特種氣體有限公司總經理楊高峰感慨。
高質量發展必定是協調的發展。山東加快建立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構建了“一群兩心三圈”的區域發展新格局。以中心城市引領都市圈、以都市圈帶動經濟圈發展,2020年,濟青煙“三核”引領作用突出,占全省GDP比重為41.5%,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
緊扣“一體化”“高質量”,經濟圈發展大招頻出:2月6日,省會經濟圈確定了一體化發展“369”行動方案,加強交通互聯互通、省會高端科技創新平臺共享、社會保障聯動提升、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等;去年底,膠東經濟圈到北京組團推介,搭建資源對接新平臺;實施“強省會”戰略,省市一體推進濟南加快發展,加快建設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
海洋興則山東興,海洋強則山東強。2020年12月17日凌晨,“連鋼創新團隊”以橋吊單機作業效率47.6自然箱/小時,第6次刷新自動化碼頭裝卸的世界紀錄。面對疫情影響嚴重、全球港航業普遍低迷的形勢,山東港口一體化改革向縱深發展,著力打造建設“五個國際領先港口”,2020年完成貨物吞吐量14.2億噸,同比增長7.5%,完成集裝箱量3147萬標箱,同比增長6.5%,在全國沿海港口中名列前茅。
按照總書記“更加注重經略海洋”的重要指示要求,山東深入實施“十大行動”,集中打造青島船舶、煙臺海工、濰坊動力裝備等產業集群,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占全國40%。近岸海域優良水質面積比例達到91.5%,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加快建設。
高質量發展必然是綠色的發展。山東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全面展開生態環保“四減四增”三年行動,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減少,PM2.5濃度比2015年下降37%,優良天數比例提高14.2%。今年,山東將啟動新一輪“四減四增”三年行動計劃,在持續改善生態環境上求突破見實效。
一個地方一個行業,只有下壓風險“底線”、上沖發展“高線”,才能贏得更大發展空間。山東堅持底線思維,打好打贏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實施“金安工程”,構建金融風險監測防控全省“一張網”,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樹牢抓安全就是抓大局、抓安全就是抓發展、抓安全就是抓民生的理念,以零容忍態度堅決懲治安全生產違法行為。
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牢記總書記囑托,山東咬定青山不放松,風雨無阻勇攀登,鉚足勁、抓落實、求突破,向著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的目標篤定前行,在高質量發展上奮力蹚出一條新路子。
■記者手記
倒計時、沖刺跑
812個重大項目,總投資6737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095億元……2月26日,山東省舉行2021年春季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除了項目“大、新、實”令人印象深刻外,這次集中開工活動的時間點同樣值得關注——春節剛過,就在全省掀起項目建設的熱潮,我們從中感受到了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
緊迫感充盈齊魯大地。春節期間,市值剛剛創下新高的萬化化學生產一天不停,以百萬噸乙烯項目為主體的萬華煙臺工業園二期工程已陸續投產;作為濟南生物醫藥產業的主要承載區,濟南高新區力爭“十四五”期間生物醫藥產業總規模突破1萬億元,為打造引領全省乃至全國的大健康產業超級生態,春節剛過,這里的各項工作就已緊鑼密鼓地展開……
緊迫感來自何處?來自對高質量發展的渴求,來自對新發展理念的把握和落實。奮力蹚出一條高質量發展新路子,不會一帆風順、一馬平川,必然荊棘叢生、困難重重,只有一步緊跟一步、一環緊扣一環,才能牢牢抓住新舊動能轉換這一重大歷史機遇。
事實上,自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啟動以來,山東正是以分秒必爭的姿態,頭拱地、往前沖,鉚足勁、抓落實,才如期實現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發展環境、經濟結構、體制機制才得到了脫胎換骨的系統性重塑。
但同時也要認識到,新舊動能轉換正處于“人到半山路更陡”的關鍵時期,淘汰落后動能是一個長期動態過程,我省以重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還沒有根本轉變,傳統動能改造提升和新動能培育壯大任務依然艱巨,我們沒有絲毫止步歇腳、驕傲松懈的資本。
人勤春來早!為實現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現在就要倒計時、沖刺跑。只要我們始終保持這種不停不休、永不懈怠、一往無前的勁頭,山東高質量發展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
■說變化 話奮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