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1-03-19 14:03:03
原標題:紅色“跡”憶·根脈山東(五)丨 激戰三里莊:以血肉之軀打開勝利突破口的英雄侯登山
來源:大眾網
編者按:作為革命老區的山東,這片紅色熱土不僅鑄就了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更是孕育了一代代的紅色基因傳承人,從王盡美等中共一大代表,到人民公仆焦裕祿、孔繁森,再到時代楷模朱彥夫、李登海等,根基深厚的紅色精神讓紅色文化之樹根深葉茂。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大眾網·海報新聞推出《紅色“跡”憶·根脈山東》專題策劃,讓我們一起穿越百年,對話歷史和現在,共同見證信仰之火的熊熊不息、紅色基因的血脈相承、紅色精神的磅礴之力!
我軍戰士架起長梯攻城
戰爭年代追悼犧牲烈士的簡陋現場
中共清河地委(后為渤海區)舊址
1943年,全國的抗日形勢還處在戰略大反攻的前夜,但在渤海平原上,三里莊戰斗已經吹響了反掃蕩、反蠶食的勝利號角。
位于墾利、廣饒、博興、蒲臺四縣交界處的三里莊是進出墾區根據地的咽喉要地,也是國民黨保安十六旅三團——成建基團的頑固堡壘。成建基原是三里莊東邊成家寨的一個大惡霸,他在當地五大反動鄉紳的支持下,到處招兵買馬擴大勢力,后來又接收了何思源的部分兵力,隊伍一度擴充到800多人。1941年8月,成建基殘暴地把三里莊的居民全部趕出村子,然后派捐,大興土木,修筑了中心據點,到處吹噓三里莊銅墻鐵壁,固若金湯,反動氣焰十分囂張。1943年,成建基公然與日偽合流,成了地地道道的鐵桿漢奸。與廣饒、博興、利津等地的日偽據點遙相呼應,從南、西、北三面對墾區根據地形成包圍之勢,妄圖向東步步逼進,日日蠶食,最后把我軍民扼死在海灘荒洼之中。因此,要打破日、偽、頑的三面包圍,迅速擴大根據地,就必須首先拔掉三里莊這顆釘子。
1943年5月28日至29日,在清河軍區直屬團攻打敵據點三里莊的戰斗中,承擔主攻任務的二營傷亡慘重。此役,取得勝利的關鍵是,二營五連最后的兩包炸藥,在29日凌晨成功地將據點圩墻炸開了一個缺口,部隊由此沖進了三里莊。而這個缺口,是一名叫侯登山的戰士用身體緊抱炸藥炸開的。
據資料記載:侯登山,1919年出生,博興縣人。1940年參加八路軍。入伍一年后,他就當上了班長,被選送到軍區爆破訓練隊接受培訓。由于學習用功、訓練刻苦,侯登山很快就掌握了爆破技術,成為一名合格的爆破手。在結業后的幾次戰斗中,侯登山以敏捷的動作和熟練的技術實施爆破,摧毀了敵人多個火力點,從此擔任了團爆破隊隊長。
這次戰斗,突破口選在了三里莊東側,由直屬團二營擔任主攻。直屬團一營以史家口為依托,從三里莊南邊攻擊;直屬團三營在三里莊西邊和北邊展開,隨時準備殲滅突圍之敵,阻擊西邊許家據點日軍的增援。根據該據點工事堅固的特點,直屬團決定加強爆破力量,侯登山主動請纓要求跟隨突擊隊一起行動。
關于這次戰斗的過程,開國中將楊國夫在其遺著《戰斗在清河平原》中有著詳細記述:
五月二十八日(農歷四月二十六日)黃昏,我軍從三里莊以東以南的幾個村子里迅速開進,突然包圍了三里莊。當晚九點鐘,發起攻擊,二營五連在連長王子玉率領下,首先砍斷了敵人的鐵絲網,打開通路。副連長徐紀溫帶領爆破組奮勇沖了上去。但是,爆破組遭到了敵人的瘋狂阻擊。兩個同志相繼犧牲,身負重傷的副連長徐紀溫抱起炸藥包掙扎著沖了上去,也英勇犧牲了。這時候已是二十九日凌晨三點鐘,離天亮不到兩個小時了。我們估計,天亮前如打不開三里莊,西邊許家據點的日寇必然出兵增援成建基,我軍勢必陷于前后夾擊的不利態勢。于是,我和劉其人副政委決定,如天亮前攻不開三里莊,必須暫時撤出戰斗。鄭大林、孫正同志立即派通信員將這一決定傳達給前線指揮員。二營同志們堅決表示:一定要在天亮前炸開三里莊圍墻。這時,主攻連僅有兩包炸藥了,大家懷著焦急的心情,把目光集中到這兩包炸藥上。在這關鍵時刻,爆破隊長侯登山同志抱起一包炸藥,勇敢地沖上去了。
在我軍的猛烈火力掩護下,侯登山同志接近了三里莊東邊一段單層圍墻。他原想在圍墻上打洞,放在墻洞里爆破,但圍墻土質太硬,扒了一陣,還是放不下炸藥包。時間一秒一秒地過去了,前沿戰士們心如火燎,侯登山同志更是心如火燎。他知道時間就是勝利!為了趕在天亮前炸開三里莊圍墻,他毫不猶豫地用自己的胸膛把炸藥包緊壓在圍墻上,毅然拉著了導火索。
“轟隆”一聲巨響,三里莊圍墻炸開了,我們的爆破英雄侯登山同志光榮犧牲了!在清河平原的抗戰史冊上,永遠留下了他的英名。二營五連指導員程武志帶領突擊隊奮勇沖進爆炸的煙塵,在突破口與敵展開激戰,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反撲。接著,連長王子玉帶領全連戰士也沖了進去,迅速向縱深發展。為增加攻擊的后勁,保證擴大戰果的兵力,我們又從三里莊北邊調來三營七連,由連長崔茂盛和指導員姚杰同志帶領沖進三里莊,與五連協同作戰。狡猾兇頑的成建基組織強大的兵力拼命向突破口反擊,突破口成了戰火的焦點。沖進三里莊的五連和七連指戰員,雖然給敵人很大殺傷,但自己也有較大傷亡,連、排指揮員大部分犧牲。二營營長張沖凌同志沖上一線,指揮戰斗,帶領全營從突破口爬下圍墻,他也負了重傷。七連指導員姚杰同志眼睛中彈,頓時雙目失明。四連長張寶山、六連長田俊國、七連長崔茂盛,也先后壯烈犧牲!這時成建基自恃兵多,組織了更大的反撲,突破口一度被敵人封死。
但是,侯登山同志用自己的身軀炸開的突破口是不能被封死的,五六連指戰員用鮮血鋪平的道路是不能被切斷的。后續部隊踏著戰友們的血跡發起了更大規模的攻擊。這是正義與仇恨擰成一股繩的攻擊。我軍戰士用子彈、用手榴彈、用刺刀、用牙齒向敵人討還血債,只有身臨其境的人才會徹底理解“浴血奮戰”的真正含義。敵人膽怯了,退縮了,三里莊據點內的偽武定道剿共軍獨立旅第二團大部被殲,偽團長成建基帶領殘兵敗將狼狽逃竄。我軍勝利沖進了三里莊。
楊國夫是深受渤海人民愛戴的渤海將軍之一,1945年抗戰勝利之后即奉命率山東七師挺進東北,南征北戰。40年后,病魔纏身的楊國夫把這些記憶形成文字,載入《戰斗在清河平原》。“在動手寫這篇回憶錄時,我給自己規定了一條原則:忠于歷史、忠于事實。”
文獻方面,由當事人撰寫的回憶文章《激戰三里莊》,是目前最早記載侯登山事跡的文獻,收錄在《戰斗在渤海平原上》書中。該文作者有三人,分別是參加這次戰斗的二營五連連長王子玉、三營七連指導員姚杰、一營一連戰士于守真。
根據現有史料記載,侯登山很可能是我軍第一個舍身炸碉堡的英雄。不過,可歌可泣的侯登山烈士,卻未能“青史留名”。山東省民政廳1981年編的《山東省革命烈士英名錄·第五卷(惠民地區)·二冊》,無“侯登山”之名。原渤海區黨政軍民為悼念抗日烈士建立的牛莊烈士祠,3914名烈士之中侯姓烈士35位,也無“侯登山”之名。
那么,侯登山為什么“青史無名”?據有關同志介紹,1995年牛莊烈士祠重刻時,由于原碑字跡脫落、蝕滅,至少有30至40個人名未能錄入。侯登山或許即屬于此種情況。而對于他的準確籍貫,目前來說仍然是一個“待解之謎”。
1942年6月,中共山東分局、115師政治部指示,“為隱蔽我工作意圖、麻痹敵人起見,在報紙上對外莫作過高及夸張的宣傳,少開不必要的群眾大會,尤其不開大規模的動員或他種集會,以減小目標,蔽敵耳目。”這一要求,也或許是英雄默默無聞的原因之一。
其次,1943年戰事吃緊,三里莊戰役犧牲的100余烈士均未被追認“英雄”稱號。據原清河軍區參謀長袁也烈回憶,1943年“是最艱苦的一年……這一年,清河部隊平均一天作戰一次。”當此戰火正酣、生死存亡之際,確實無暇表彰、追認死難者。
按照戰時宣傳的要求,一些犧牲的烈士,有的無名,有的無尸,有的無墓,有的無碑……像侯登山這樣的英雄,如不及時搶救史料,恐怕也只能忠魂默默,永遠湮沒于歷史塵埃之中了。
(大眾網·海報新聞編輯 朱肖明 綜合大眾日報、中共山東省委黨史研究室資料整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