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1-03-31 08:03:03
原標題:【海岱樓】解碼淄博大學城②丨一片沒有“圍墻”的產學研熱土
來源:大眾網
風起海岱間,縱觀齊地變。欲論淄博事,還看海岱樓。大眾網·海報新聞《海岱樓》專欄,聚焦時政熱點,以全新視角解讀各領域轉型落實路徑,看齊國故都整裝重塑之路,以饗讀者。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雪 張力峰 淄博報道
“一條街,兩邊是商鋪,那叫大排檔;如果兩邊都是大學,那就叫大學城。”23年前,時任北京二十五校長劉志毅望著莊稼地的突發奇想變成現實,開啟了中國教育的新時代——“城”時代。隨后,伴隨著1998年史無前例的擴招政策,持續至今的大學城熱由此發酵。
國內大學城建設熱潮的開端,竟然得從一片莊稼地說起?彼時想來,可能有些巧合的意味。而在今天,伴隨著產學研用深化融合,大學城儼然已經成為吸引人才、產業、項目集聚的“強磁場”。
在淄博,這塊“強磁場”同樣被當地政府官宣為“大學城”。攤開地圖,北至人民路,南至張周路,西至興魯大道,東至濱萊高速,目前雖然不能稱之為“強”,但起碼有了,且圍繞著城市轉型的調整,定了方向。
人來了,“交鑰匙工程”使得4000余名學生“拎包入住”
今年3月初,山東農業工程學院淄博校區持續了兩天的熱鬧景象。3月5日-7日,滿載著2295名學生的大巴車,浩浩蕩蕩駛進淄博大學城,抵達山東農業工程學院淄博校區。
山東農業工程學院淄博校區
這是繼2020年秋季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的1800余名學生首批入住后,機械電子工程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淄博報到”。
至此,山東農業工程學院淄博校區內四個學院學生已達4100余人。
“經常被問到,為什么來淄博,在這里我能毫不避諱地說,是因為誠意。”從學校圖書館建設工地回來,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副校長張兆明說了這樣一番話,“淄博市委、市政府的交鑰匙工程,讓我們的‘搬遷’幾乎沒有后顧之憂。”
什么是“交鑰匙工程”?對山東農業工程學院來說,“交鑰匙”即意味著政府統一建設,學生拎包入住。一期建設理工院系,8棟建筑16萬平方米,2019年8月開工,建設過程中克服“利奇馬”及疫情影響,2020年8月交付使用,創造了一年建成一所大學的“淄博速度”;二期建設文法院系、公共教育組團和對外交流組團,共16棟建筑27.7萬平方米,計劃2021年5月份交付使用。
速度背后,服務幾乎也是“高配”。早年建設淄博齊盛湖公園的施工團隊爭分奪秒、穿插施工,按照百年校園傾力打造;淄博愛特云翔聯合清華紫光合力共建學校信息化工程;疫情期間作為第一個開工項目持續推進……
高校是年輕人的天下,更是城市活力的一種象征,很多城市一所高校的落地,就能帶火一整個片區。粗略數來,淄博大學城園區落戶的院校已有淄博職業學院、齊魯醫藥學院、中國空軍航空大學淄博校區和山東農業工程學院4所,正在建設中的有淄博體校、淄博人民警察訓練基地、市委黨校、青島科技大學淄博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基地4所,再加上正在洽談的山東工藝美院,大學城已具規模。
《中共淄博市委關于制定淄博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2020年12月24日中國共產黨淄博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十一次全體會議通過)》在第三部分“持續深化科教創新賦能,全面提升創新驅動發展水平”中提到,未來淄博將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指引,完善創新體系,聚力打造科教強市、人才強市。
倘若看學校不直觀,那便來看看數字。淄博市將2021年作為大學生招引工作的“加速攻堅年”,年內全市大學生引進總量要超過4.5萬人。4.5萬人,人口數量可以與不少縣城相比,他們能帶來的人氣、經濟效益顯而易見。更何況淄博大學城園區可容納的在校生遠不止如此,淄博大學城全部建成后,在校生可達8—10萬人。
來對了,校地企牽手產學研一體生態初顯
大學城,是一座“城”,更是一片沒有“圍墻”的產學研熱土。
淄博主城區
淄博曾一度以兩個“70%”聞名全國,即傳統產業占70%,重化工業占傳統產業70%,轉型任務之重可見一斑。從入駐的院校門類來看,聚集在園區內的多為理工類的院校,這與當前淄博實現傳統產業轉型,以及加快形成產學研一體生態體系的關系不言而喻。
有蘿卜有坑,人來了,當然得放到合適位置。
據周村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教育工委書記,原淄博經開區大學城園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安平介紹,當前,大學城園區圍繞孝婦河經濟帶發展,規劃建設了齊魯數谷、創業創新產業園等10個產業園區,總建筑面積約92萬平方米,其中商業辦公約65萬平方米、工業廠房約27萬平方米。
整體來看,園區產業框架堅實,主打“智能制造”與“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制造簡單來說就是智能輕工業,張江產業園區的建設就是一個開始,互聯網大數據也不必多說,齊魯數谷多棟樓交付使用,并且大部分已經完成招商工作,如眾所周知的“阿里巴巴”、“釘釘”的簽約入駐,以及眾多互聯網企業加入。
2020年11月,伴隨著路米科技(山東)有限公司入駐齊魯數谷,畢業于淄博職業學院邢振華成為公司第一批從事人工智能基礎數據服務的人員。在路米科技(山東)有限公司總經理閻涵看來,不少學生如今已經可以獨當一面。
“我們目前已穩定吸納在校就業學生100余人,繼續吸納人才仍是當前的重要工作。”閻涵袒露,未來幾年,建立淄博市人工智能基礎數據服務生態鏈將會是山東路米的使命,搭建自動駕駛場景數據生產鏈條,建設數據共享平臺和數據交易平臺,通過校企合作聯合辦學,培養更多數據行業的新型人才。
2016年,大學城園區內一座“博士樓”正式掛名,這座“博士樓”是園區與山東理工大學合作搭建,為引進高層次人才提供研究成果轉化、創新創業孵化平臺,將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研究成果進行轉化。
根據經濟學的原理,當地理上的緊密接近能夠產生外在利益時,就出現了聚集經濟效益,表現為需求聚集和供給聚集兩個方面。多所大學、科研機構以及高科技產業企業在大學城范圍內聚集,就會產生人才、資金、技術、信息的需求。
當然,產學研的深度融合依然需要時間,尤其是對初具規模的淄博大學城來說。但隨著產業園區的陸續投入使用,巨大的人才缺口必將成為現實,相應的園區可以為大學城學子提供數量眾多的實習、就業崗位。
很多淄博人都有過在外地大學城求學的經歷,所以對于淄博大學城的期盼中交織混雜了一絲故土情結。回不回?留不留?除了人才政策,產業、交通、環境以及發展前景等等當然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來對地方了,承東接西連接濟淄一體化先行區
在3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三城五區”像一個個各具特色的珍珠串聯起來。
淄博城市夜景
在東部,淄博用改造一座山、造就一座城的方式興建了東部生態修復區,在張店和臨淄交匯處,整合兩區化工產業資源,實現“1+1>2”的新面貌;在南部,淄博生態產業新城將以一次性飽和投入的方式進行開發,實現老工業城市的煥新;在北部,淄博科學城依托淄博高新區的產業資源和淄博北站的交通樞紐作用,打造“獨角獸島”,再度實現人才、產業、技術的革新,淄博保稅區讓淄博走向世界,真正成為世界經濟鏈條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在西部,隨著經開區規劃南遷,周村區與章丘區簽訂《一體化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淄博新區地位不斷夯實,打造淄博大學城、濟淄一體化先行區、推進張周一體化讓淄博這座城市一路西進。位于淄博內環和外環之間的淄博大學城承擔著城市發展和人才培養的重要責任。
區域發展,交通先行。“西融、北聯、南拓、東優”四大戰略目標下,大學城園區作為主城區“西融”的重要板塊,原有的政策紅利并未消失,聯通路、人民西路、華光路三條路網升級改造完成,正式形成了“六橫八縱”的城市路網。新的291、297路公交線路開通,有效連接了大學城園區與張店城區,淄博市中心醫院西院區建設投入使用,優質的醫療配套資源也在向大學城園區傾斜。今年,以快速路、高架橋為主的淄博環城快速通道傳來最新進展,“兩環五條射線”中的張周路是區域內的主要道路,而原山大道快速路的建設,也能為區域提供便利。
回過頭來看,過去兩年,為了留住人才,招才引智,淄博想了很多辦法。市委書記帶著由市領導班子組成的“招聘天團”奔赴清華、北大、山大招聘;推出了“淄博人才金政37條”,啟動百名博士、千名碩士、十萬大學生集聚計劃……今天,10萬人大學城,并非淄博喊出的一句空口號,而是一座坐落于西城區正在崛起的城。
縱觀城西,產學研一體化的思路框架定了,目前亟待落實的,仍是內容的填充,即項目的引進,大學的落地,踏踏實實做好“人”的文章。近水樓臺先得“人”,倘若,淄博能做好大學城這篇由人架起的產學研文章,相信隨著高校人才留淄率的提升,人才在興旺園區發展的同時也會為淄博的高質發展持續賦能。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