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山東網
2021-04-06 16:53:04
原標題:山東已發展3.7萬家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帶動286萬戶社員致富
來源:中國山東網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4月6日訊 6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舉行“脫貧攻堅的生動實踐”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介紹山東省農業產業扶貧助力鄉村振興工作情況。
山東省委農辦秘書處處長周團結介紹,山東農業歷來具有“富于創造”的優良基因,改革開放以來,形成了“諸城模式”“濰坊模式”“壽光模式”和“萊西經驗”等一批在全國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典型經驗,回答了當時農村改革發展面臨的一些重大課題。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使命,山東積極探索、勇于實踐,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鄉村振興經驗做法。比如,農業生產托管,在“耕種管收”等環節提供“半托管”或“全托管”社會化服務,探索解決“誰來種地、地怎么種”的問題,去年全省生產托管面積超過1.5億畝次。
再比如,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把黨組織政治引領功能、合作社抱團發展優勢和農民盼富致富愿望有機結合,目前全省已發展3.7萬家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帶動286萬戶社員致富。又如,基層治理雙基引領。發揮黨組織在基層社會化服務和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領導和引領作用,調整優化基層組織設置,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建在合作社里,截至去年底已成立農村基層聯合黨組織2011個。
同時,許多地方在實踐中因地制宜、精準施策,一大批新典型脫穎而出,探索出符合當地實際的鄉村振興路子。有的依托當地資源稟賦,大力發展鄉村優勢特色產業,如平陰的玫瑰產業、金鄉的大蒜產業、威海市文登區的西洋參產業等,都已成為當地富民興村的好產業。
周團結說,有的從改善鄉村的生態環境入手,突出人居環境整治和臟亂差治理,同步發掘歷史底蘊、特色文化優勢,把美麗鄉村建設與文旅產業發展結合起來,走生態振興、文化振興之路,比如濟南市長清區的馬套村、煙臺萊陽市的濯村、淄博市博山區的中郝峪村等。
有的通過創造良好環境和條件,吸引人才返鄉下鄉、創新創業,從而帶動鄉村產業強、人氣旺,比如聊城茌平區的耿店村、威海榮成市的東褚島村等。有的以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加強黨支部和帶頭人建設,山東省有一大批這樣的先進村,如濟南市章丘區三澗溪村、菏澤單縣的劉土城村、濰坊昌樂縣的庵上湖村,等等。
還有的加強園區片區綜合治理,實行統一規劃、統一開發建設,比如泰安市岱岳區的九女峰鄉村振興示范片區,19個村一盤棋,實施連片打造、集群發展,先后引進20多家工商資本共同參與,實現了薄弱村的鳳凰涅槃、零散村的集群振興和“兩山理論”的深度落地。
下一步,將持續深入挖掘總結各地的好經驗好做法,立足“點、線、面”“縣、鄉、村”“企業、園區、基地”,打造一批不同層級的“齊魯樣板群”,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全省面上工作整體提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