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2021-04-14 09:23:04
原標題:山東濟南市中區:構筑全域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來源:人民網
站在“十四五”開局年的新起點上,在全市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的浪潮中,如何有效跳出老城區“發展周期律”,在“十面埋伏”中加快突圍突破?作為濟南主城區,市中區給出自己的答案——聚焦“融合賦能”,加快北、中、南三大空間建設,構筑全域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眼下,得益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和“強省會”戰略等重大機遇對濟南的強力賦能,市中區“跳出市中看市中”,以“優生態、拓空間、強功能、增活力”為導向,做好與全市發展規劃的有機銜接,統籌推進北部核心區、中部崛起區、南部生態區三區建設,促進生產、生活和生態融合發展,以舊城更新促進新區建設,以新區建設拉動舊城更新,全力推動市中區空間發展格局、承載空間與全市的產業發展方向相得益彰,產生“1+1>2”的聚合效應,朝著全面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高品質城區大步邁進。
突出機遇意識 搶抓發展戰略
積極對標對表融入城市發展新格局
融合賦能,主要在于政策機遇、時代機遇疊加。得益于全市優勢疊加、機遇滿滿的發展背景,市中區“一帶一城”、黨家“智慧城”、玉符河綠色發展經濟帶等諸多謀劃進入全市發展大局,讓市中有了錨定發展戰略高地。
融入城市發展新格局
面對重大歷史機遇,市中區把抓好“有效落實”作為搶抓重要戰略機遇期的迫切需要、加快全區“造血”“活血”的迫切需要,對標對表“中優”奮力攻堅,推動濟南賓館國有土地征收項目在全市“中優”項目中率先實現“第一簽”;將“西興”作為做強實體經濟的重要承載區,完成黨家片區一期征地拆遷地塊清零,加快推進“智慧城”項目,鍛造有韌性、有粘性的產業鏈條;圍繞“南美”戰略,著力打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的生態保護屏障和特色康養勝地……借著政策紅利釋放、創新要素集聚等多重利好,市中區把機遇轉化為促進發展強大動力,主動融入“西興南美中優”戰略,努力在全市新舊動能轉換、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實施過程中作出更多市中貢獻、體現更多市中擔當。
統籌三區建設 開拓發展空間
空間統籌規劃繪就“產城融合”大格局
搶抓發展機遇的同時,市中區融合自身發展優勢,形成更強的要素集聚和輻射帶動能力,賦能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而這個任務的完成,就是要依靠空間、規模、產業的合理規劃,以及自身特色優勢的再發現、再培育。
統籌三區建設
基于此,市中區堅持城鄉融合和產城融合,統籌北、中、南三區空間布局建設發展。北部以“一埠一圈一廣場”為重點全力做精。聚焦老商埠、趵突泉西片區等,既注重通過棚戶區拆遷、老廠房舊樓宇改造實現城市再生,也注重通過傳承文化記憶、修復歷史街區實現城市復興,讓老城區全面煥發新活力、展現新氣象。中部以“一帶一城一智谷”為重點全力做強。沿二環南路串聯興隆、十六里河、七賢、白馬山、黨家片區科創園區,打造二環南路科創帶,以大澗溝-復興片區和黨家片區兩大組團為核心,打造濟泰一體化和全市“西興”戰略橋頭堡。南部以“一河兩峪”為重點全力做美。進一步聚焦規劃、投入、產業、就業等重點方面,沿玉符河打造綠色生態風貌帶和綠色發展經濟帶,通過鄉村振興完成脫貧攻堅“續篇”,打造城郊版鄉村振興“市中標桿”。
狠抓雙招雙引 聚集創新要素
精準招引聚勢成峰賦能省會發展
瞄準“融合賦能”發展的“品質市中”,不僅體現在錨定發展戰略高地、重塑發展空間布局上,同時也體現在聚力雙招雙引、項目建設上抓落實、看作為。圍繞現代金融、數字經濟、科技文創、智能制造、高端商貿五大產業,市中區借力省市積極融入國家新一輪對外開放戰略機遇,大力引進世界500強、國內500強等行業龍頭和總部企業,吸引集聚一批優質資源要素和高層次專業化人才,強力推進萬科望岳創新中心等11個市級重點項目建設,形成更強要素集聚和輻射帶動能力。
精準招引聚勢成峰賦能省會發展
明者因時而變,智者因事而制。市中區明確方向,找準定位,凝聚共識,從頂層設計到全面落實,市中人用“融合賦能”發展的畫筆描繪出美好明天,呈現著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全面開啟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高品質城區“加速度”。(來源:《人民網》孫化鵬)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