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2021-05-27 10:05:05
原標題:從孔夫子舊書網到多抓魚APP,二手書交易的“第二次浪潮”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馬上進入畢業季,青島大學文學院2017級學生趙曉雪正考慮如何處理近四年購買的百余本書。“按往年慣例,大家會在學校擺個跳蚤市場賣書,不過今年很多人把不想要的書放到了多抓魚APP上了,他們有一套標準化的收書流程,既專業、便捷,又價格透明。”趙曉雪說,除了像她這樣的應屆畢業生以外,很多在校生也喜歡用多抓魚。
“二手書交易不是什么新鮮事,如果將古人收書、藏書也視為二手書交易,那它的歷史更悠久。實際上,由于傳統的二手書交易帶有強烈的收藏意味,導致‘二手書’文化始終在小圈子里流行。但近些年,隨著多抓魚APP等多種模式的二手書交易平臺不斷涌現,掀起了二手書交易的“第二次浪潮”,情況正發生變化。”作為長期關注二手書交易市場的圖書出版人,北京時代華語圖書股份有限公司策劃總監顧光杰說。
幾十塊抱走一摞,幾千塊扛一麻袋,幾萬塊拉一卡車
如果你是一位愛讀書、買書之人,一定遇到過這樣的煩惱:家里的幾個書架已被塞得滿滿當當,再買來的書只能打包放在旮旯處;搬家時,除了床和沙發,最重的物件就是一摞摞如小山般的書籍。于是,你想處理掉不再閱讀之書,卻發現朋友們并不想要,又找不到合適的買家,最終只能忍痛賣給收廢品的大爺。
“書籍對于看過與沒看過的人,價值本就不同。”趙曉雪說,作為一個愛書之人,即使是不需要的書籍,也不希望它們被作為廢品賣掉。但在以往,受限于技術水平、信息公開等因素,二手書交易確實存在著一條以廢品收購者為起點、以其他購書人為終點的產業鏈條。
“說起二手書交易,不得不提到北京的潘家園攤店。在沒有互聯網平臺的歲月,這里無疑是全國最具影響力的二手書交易市場,很多文人雅客都在這里淘過‘寶書’,撿過大漏。”顧光杰說,潘家園依靠數十年積累起來的力量與資源,讓中國二手書交易市場形成了獨特的產業鏈條,大致可概括為:原書主——廢品收購者——廢品站——淘書人——各地舊書商販——購書人。而這個鏈條的形成,也讓中國早期二手書交易具有了淘寶、收藏的特點。
顧光杰坦言,傳統的二手書交易形式一方面制約著普通人參與二手書買賣的積極性,使得二手書交易始終在小范圍內進行,一方面又造成二手書交易過于原始、粗放。一批舊貨舊書,可能賣了其中兩本,本錢就全部收回,于是有了“幾十塊抱走一摞,幾千塊扛一麻袋,幾萬塊拉一卡車”的情況。因此,那時無法出現公眾廣泛參與的以圖書循環利用為目的的二手書交易。
對于顧光杰的看法,熱衷購買二手書的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副教授胡恒表示贊同。“隨著互聯網的興起與發展,傳統的二手書交易市場受到了沖擊,無論是二手書交易的主體、渠道,還是大家買賣圖書的心態,都發生了較大變化。”胡恒提到,由于互聯網打破了人與人之間的信息壁壘,相較于之前為藏書而買二手書,越來越多人開始因為便宜實用而購買二手書。
2005年3月,以提供書影音等作品信息為服務內容的豆瓣網上線,而其中一個功能最吸引胡恒——在網站讀書頁面的右下角,有一塊小小區域,專供用戶發布二手書轉讓消息。胡恒回憶,當時自己正在讀大三,有同學為了低價買到老師列出的閱讀書單,特意注冊了豆瓣網的賬號,“這種二手書交易建立在同城基礎上,基本上是線上聯系,線下點對點交易。”
胡恒認為,雖然豆瓣網上二手書轉讓存在著信息更新慢、圖書品相參差不齊等問題,但還是解決了一部分人的求書需求。這些人有著非常明確的購書需求,或是進行參考學習,或是完成某項工作,而非淘寶或收藏。他們在圖書搜索框內容找到想要的二手書,聯系賣書人,然后再以較低價格拿到品相不錯的二手書。用完之后,還有人繼續放到網上售賣。“豆瓣網本就是文藝青年聚集地,不少人在這里開啟了二手書買賣之旅,并逐漸認識到圖書循環利用的魅力,這與傳統舊書商販開展的二手書交易頗為不同。”胡恒說。
第二次浪潮:“真正的好東西值得被買上兩次”
在顧光杰看來,互聯網平臺對二手書交易的影響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2002年,也就是孔夫子舊書網出現的那年。“雖然當時不少網絡平臺有二手書交換服務,但規模最大、產生影響最深的仍是孔夫子舊書網。作為傳統二手書交易行業依托互聯網搭建起的C2C(個人對個人)平臺,任何人都可以在孔夫子舊書網上注冊賬號,并把自己手里的二手書掛在平臺上售賣,明碼標價,買家也可以直接聯系賣家。”他認為,這種交易方式打破了地域限制,讓二手書的價格變得透明,也促使更多人以個人身份參與到二手書買賣中。
顧光杰還注意到,二手書交易平臺改變著讀書人的消費模式。以往的二手書交易,個人讀者多為看書、藏書而買,所以購買能力較低。孔夫子舊書網、閑魚等C2C平臺的出現,讓“以販養讀”成為可能,許多讀書人遇到價格合適的書,往往是先購入囤著,再通過孔夫子舊書網等平臺賣出去。
“個人讀者進入二手書交易市場,意味著擠壓著職業舊書販的生存空間——因為要與個人讀者競爭,二手書進貨的價格更高了。反過來,個人讀者不靠販書謀生,既不求從販書中賺到多少錢,也沒有積壓囤貨帶來的資金壓力,想把個人藏書出手,就會在網上比著給書標低價。一來一去,二手書流通方式、標價體系及產業鏈條都逐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顧光杰說。
2017年前后,隨著“多抓魚”“漫游鯨”等C2B2C(個人對企業對個人)新型二手書交易平臺的出現,互聯網平臺引發了二手書交易市場的第二次“浪潮”。相較于重視渠道管理的C2C模式,C2B2C更側重于用戶服務與體驗,這類平臺試圖對二手書進行回收、分類、再售賣,賺取二次交易的差價,而非交易流水的手續費。
“長期以來,二手書交易平臺只有C2C模式,即個人在平臺上自由買賣,既不管理圖書定價,也不統一質量標準,而這是此類平臺備受詬病的地方。”多抓魚創始人貓助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多抓魚要構建一個深度參與主導二手書交易的平臺,它作為賣書人和買書人之間的通道,會包辦大部分工作,如快遞、定價、消毒包裝、發布信息、收集評論等,讓買賣雙方在平臺上都獲得一種愉悅的情緒。
經常使用多抓魚APP,讓趙曉雪對新平臺的優勢感觸很深。“對廣大賣書人最方便的一點就是提供快遞上門取書服務。隨時隨地,只要用手機掃描書后的條形碼,就可以看到多抓魚回收的折扣和報價,如果覺得價格合適,就下單預約快遞取書時間,然后等待平臺驗收通過后就能收到相應款項。”趙曉雪說,標注化的收書模式與管理方式,讓二手書交易更規范、透明,也降低了買賣雙方的交易成本。掃描—估價—發貨—收錢,如此便捷的二手書交易方式,對任何愛書之人都是一種誘惑。
“多抓魚對二手書交易的品牌塑造,也是它受到許多讀書人歡迎的原因。它的宣傳語是‘真正的好東西值得被買上兩次’,強調的是圖書循環利用的理念,讓更多人相信買賣二手書是美好的,是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而喜歡讀書的人,有幾個不是浪漫且文藝的,大家對二手書交易產生了新的情感寄托。”趙曉雪說。
成為和新書一樣的“標品”
對于國人來說,“二手”文化近些年才開始流行。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人熱衷于買買買,閑置物品不斷增多。為了解決家中閑置物品,許多人將目光轉向二手商品交易市場。這些消費者不再執著于對物品的占有,而更看重當下對物品的使用,也有了循環利用的理念。
“實際上,二手交易市場是一個典型的低頻低價非剛需市場,且伴有明顯的行業痛點——二手商品的非標準化、非規范化。此外,國人對二手商品的接受度較低,在固有觀念中,別人用過的、剩下的不是好東西。”研究社會消費行為的南開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彭華民說,相較于其他二手商品,“二手書”更容易被公眾接受,因為書籍被再次使用時具有完整的內容性,不影響下一個人使用,這為“二手書”文化在大眾中普及提供了前提條件。
當然,“二手書”文化的發展離不開良好的商業模式支撐。正如多抓魚App創始人貓助公開演講時所說,多抓魚既不想依托絕版書籍建立核心用戶群,也不想通過高價出售好品相書籍賺利潤,而是要通過社區氛圍的營造與“循環經濟”理念的宣傳,帶來更強的用戶黏性和更多的流通頻次。在新消費時代,待用戶土壤肥沃之后,如何調動更多人參與二手書交易,提高運營效率和用戶體驗肯定是題中之意。
“在歐美、日本等國家,二手書交易早已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如日本最大的二手書連鎖店BOOKOFF,在日本擁有800多家門店,以一折收書、三折賣書的標準化流程,把收來的二手書整舊如新,讓二手書成為了和新書一樣的‘標品’。”顧光杰相信,隨著年輕一代消費理念的變化,“二手書”會被越來越多人認可與接受,加之各類二手書交易平臺的引導教育,“二手書”文化最終會走向普通大眾。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