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1-06-09 05:42:06
原標題:山東:時刻聚焦百姓現實需求
來源:中國文化報
開欄的話: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我們黨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攻堅克難,砥礪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歷史性成就。本報在《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欄目基礎上,推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子欄目,聚焦各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文旅經驗和成績,以文化和旅游譜寫振興發展新篇章。
本報駐山東記者 蘇 銳
文化和旅游是與民眾幸福指數緊密相關的事業。站在建黨百年的重要關口回望,齊魯大地的人民不會忘記:100年歲月崢嶸,黨帶領人民穿越歷史迷霧,走上民族復興之路;人民同樣不會忘記:近些年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和旅游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導向,豐富公共服務供給,提升產業發展水平,推動文旅高質量融合。小康路上,既要富口袋,更要在富腦袋的同時堅定文化自信,傳承歷史文脈。山東相信且用實踐證明,只要堅持時刻圍繞百姓的需求做文章,文化和旅游這項“幸福事業”的放大效應會越來越明顯。
有看頭——
精品創作關注上座率
5月15日,山東省呂劇院在濟南上演經典劇目《苦菜花》。70多歲的戲迷杜傳斌從頭看到尾,當看到敵人殘殺無辜百姓時,老人咬牙切齒,眼眶幾次濕潤。“革命戰爭年代,幸虧有黨的組織和領導,人民才能團結一心贏得解放。”杜傳斌說,現在全國上下正在學黨史,希望院團多演革命題材劇目,讓紅色基因代代傳承。
文藝作品通過自身的過硬質量打動人、感染人,進而發揮引領時代風尚、鼓舞人民前進的作用。山東是文藝創作大省,多年來在各領域的創作成果豐碩,但通向“高峰”之路并非僅靠數量。為此,山東強調要“筑高原、攀高峰”,以“觀眾喜歡不喜歡”作為文藝精品的關鍵評價指標。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一級巡視員李國琳介紹,在具體創作過程中,山東把作品受眾群體、演出場地、演出規模甚至演出成本、宣傳營銷等進行通盤考慮,為劇目進行精準定位。同時,調整完善院團內部管理運行機制,探索建立鼓勵演職員參與演出工作機制,把演出場次、藝術效果與職稱評聘、工資收入、評優評選掛鉤,多演多得、優勞優得。
“每一位優秀文藝工作者的藝術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優秀文藝創作都為了人民。”山東省京劇院院長蔣慶鵬說,山東省京劇院采取蹲點創作、深扎采風、體驗生活、結對幫扶、服務基層等方式,幫助藝術工作者走出“象牙塔”,與人民緊密聯系起來。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提供的數據顯示,過去5年,山東累計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和創作采風1000余場次,2萬多人參加,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蔚然成風。全省文藝系統文化服務意識進一步增強,開展戲曲進鄉村、進校園、進社區公益演出服務近40萬場次,群眾文化獲得感明顯增強。5年來,山東文藝單位以創作為中心任務、以作品為立身之本的文藝工作氛圍全面形成,累計新創作大型劇目300余部、小型作品1000余件。
有玩頭——
公共服務答好時代問卷
位于黃河三角洲腹地的濱州市,歷史悠久,曲藝資源豐富。今年,濱州市文化館推出“曲藝書場”系列公益演出活動,在推動曲藝進景區、進學校、進企業的基礎上,培育一批社會曲藝團體和普及陣地。濱州市陽信縣的曲藝愛好者劉忠武說:“‘曲藝書場’策劃前,濱州市文化館來縣里開過兩次座談會,就活動內容、組織形式等征求大家的意見。”
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是滿足群眾在新時代精神文化需求的題中之義。這幾年,山東一方面做好基礎服務的效能提升工作,另一方面創新理念,推出諸多地域文化特色突出、社會參與程度高的服務供給,受到各界好評。
比如,為提升基層文化設施服務利用率,濰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分三星、四星、五星3個等次,對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的空間布局、場館面積、設施配套、功能區分等提出詳細具體的標準要求。星級評定工作開展以來,除激勵各級政府更加重視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建設、主動加大資金投入外,還吸引了社會力量積極參與,許多鄉賢、企業負責人、致富帶頭人紛紛捐錢捐物,改造文化設施,新建村史館、非遺傳習所、鄉村旅游服務點等,一大批寬敞明亮、風格各異、特色鮮明的公共文化空間如雨后春筍般建成使用。
最近幾年,山東的省、市、縣、鄉、村五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不斷完善,全省1822個鎮(街)和7萬余個行政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基本實現全覆蓋;扎實開展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全省137個縣級文化館已全部完成總分館制建設,132個縣級圖書館完成總分館制建設;全省建成城市書房242個,建筑面積合計7.44萬平方米,總藏書量1256萬余冊。同時,山東還大力實施旅游“廁所革命”,全省新建、改擴建旅游廁所1826座,數量居全國前列。
有想頭——
遺產傳承實現“形神兼備”
據了解,今年山東省文化館的非遺傳承將迎來“大動作”。山東省文化館副館長趙新天介紹,聚焦非遺的活態保護與發展,該館擬推出“非遺兒童成長計劃”,結合全民藝術普及工作和非遺進校園,在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支持下,把更多非遺項目打造成孩子的“公益課外興趣班”。
山東群眾的小康生活如今已離不開非遺。從美食、美景到老手藝、老曲調,非遺提高了人們的生活品質,也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找到新載體。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非遺處處長劉朋鑫介紹,“十四五”期間,山東將加強非遺法規制度建設,指導全省各地出臺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加強保護傳承體系建設,成立一批非遺研究基地、傳承基地;打造全國大運河文化帶、黃河流域非遺保護傳承及研究高地、全國鄉村振興非遺保護傳承高地。
著眼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山東還注重用好文旅融合發展平臺,加強文物價值挖掘和傳播利用,讓文物真正“活”起來。比如,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推動讓更多文物古跡、革命遺址在依法保護的前提下納入旅游線路,大力發展研學旅游、紅色旅游、遺產旅游;推進文博創意產品開發,打造一批富有山東特色的原創精品。過去幾年,山東還發揮好革命文物在黨史學習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組織黨員干部群眾走進革命舊址、博物館、紀念館開展現場教學。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王磊介紹,緊緊圍繞“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目標定位,以融合發展、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山東文旅系統將繼續聚焦百姓的現實需求,提供更豐富優質的文化旅游產品,堅定各界特別是基層群眾跟黨走的信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