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21-06-13 06:06:06
原標題:防溺水,如何織牢“閉環”防護網
來源:大眾日報
隨著中小學暑期臨近,天氣日漸炎熱,溺水事故進入多發高發期。近日,教育部印發通知,要求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溺水事故工作。防溺水,如何織牢“閉環”防護網?記者到濟南、濱州陽信、威海環翠區等地,看各地的探索實踐。
宣傳教育要前置,還要創新
進入6月,家長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時間,陽信縣商店鎮中心小學的廣播就開始了:注意交通安全,遠離危險水面。
該校校長馮遠義說,一直以來,學校防學生溺水的意識很強。我們要求每個班主任把近期一些溺水事故報道鏈接轉發到家長群中,提醒家長在學生離校期間照看好孩子。馮遠義說,近日還組織學生集中觀看了省教育廳組織拍攝的《防溺水安全警示片》,相關播放鏈接也發到家長群。
學生防溺水是項長期工作,宣傳、教育的常規手段必不可少。我省教育部門建立了“1530”安全教育警示機制。“每天中小學生放學的時候,班主任老師都要用1分鐘對學生提醒放學路上、回家路上的安全;‘5’是每周五放學時,用5分鐘的時間叮囑教育;‘30’是30分鐘,放寒暑假的時候,拿出相當于一堂課的時間講安全。”省教育廳學校安全管理處負責人介紹。
省教育廳學校安全管理處負責人表示,溺水事故多發生在農村或城鄉接合部,時間集中在5月后的熱天,且多是在周末、假期非在校期間,僅有常規教育手段還不夠。
山東省委講師團百姓宣講員、家住濟南章丘黃河畔的黃河阻泳志愿隊隊長王和新,十年前投身義務阻泳,已在全省幾百家學校宣傳過防溺水。他認為,安全教育形式可以創新,讓沒有溺水概念的孩子對危險有深刻認知。比如體驗式教育,臉盆中倒入水,讓同學們把臉埋進水中,體驗溺水的感覺,再教育引導,效果會更好。
責任越清晰,落實越到位
防溺水不僅是教育部門的工作,也是家長、各級政府相關部門的工作。2019年初,我省明確省教育廳牽頭相關部門成立聯防聯控機制,力求合力把好每一關,減少事故發生。
家長的安全意識直接影響孩子對危險的判斷。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一例溺亡事故:孩子頭一天去野塘捉魚,家長沒有責怪提醒還夸了一句,結果第二天孩子再下水就出事了。家長增強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對安全教育至關重要。
留守兒童怎么辦呢?威海市環翠區教育和體育局綜合服務科負責人李林峰介紹,環翠區學校各班級按照學生家庭住址劃分6-8個小組,每組推選一位時間較為充裕的家長任組長,日常負責本組學生的安全監督、看管工作。暑假、寒假等重點時間段,對留在本地的孩子組內相互監督。
采訪中,家長和教育部門管人、屬地管水的責權劃分被頗多提及。以危險水域排查為例,這顯然不是教育部門、學校能夠完成的。例如,人為挖沙取土造成的深坑,大水漫過后極為危險。在陽信縣,這項排查工作主要由當地的全科網格員完成。此外,網格員根據轄區內水域風險點分布情況,加大走訪巡查力度,尤其是池塘、河流、水庫等高危水域,發現未成年人在水邊玩耍立即勸離。網格員還不定期通過村內廣播,宣傳發動全村村民,一旦發現有孩童接近高危水域就立即制止并勸離。
章丘區黃河段有26.6公里長,為防止學生溺水,當地黃河街道在總結王和新阻泳做法的基礎上,從沿黃河12個村莊挑選出24位貧困戶老人,組成專職黃河阻泳志愿服務隊,每年6月到10月開展巡邏。在陽信,各鎮街正陸續邀請專業救援人員對網格員進行培訓,巡查時一旦發現問題立即救援。
要善于“堵”,也要善于“疏”
省政協委員張法水認為,孩子有近水天性,“堵”是一方面,還可以采用“疏”的辦法。可以考慮投資建設安全、衛生、免費的露天泳池,降低孩子去不明水面游泳的幾率。張法水做過考察,推動這項工作對地方財力有壓力,但可以考慮結合社會捐助等多種方式籌措資金,分期解決。
陽信縣進行了探索實踐,溫店鎮玉友學校地處三縣交界,2/3學生為留守兒童。“2019年1月起,玉友學校先后投資300余萬元對一處廢舊泥塘拓展改造,升級為占地6400多平米的露天泳池,對校外學生有序免費開放,方便他們戲水和掌握游泳技能。”陽信縣教育體育局安全辦主任趙樹森說,此外,陽信縣還依托社會投資籌建了一處防溺水教育基地。
記者在商店鎮中心小學附近的這所教育基地看到,兩個泳池已開始注水,6月10日正式開放。馮遠義介紹,將盡快安排學生在暑期前上兩次課,掌握基本技能。基地投資人沈經理介紹,泳池對全縣學生免費開放,運營方面,一方面作為教育基地,每年要承擔培訓任務,另外人流量大了,附近的配套服務如餐飲等也會帶來一定收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