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
2021-06-28 11:50:06
原標題:萊蕪戰役:運動戰光輝范例
來源:濟南日報
解放軍挺進萊蕪。 萊蕪戰役中的陳毅、粟裕 萊蕪戰役俘虜的國民黨士兵
萊蕪戰役是解放戰爭初期,華東野戰軍在陳毅、粟裕的指揮下,于1947年2月在山東解放區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運動殲滅戰。這次戰役歷時63個小時,以傷亡6000余人的代價俘虜了4萬多敵人,加上被解放軍擊斃、擊傷的部分,共殲敵6萬人左右;解放了13座縣城,打破了國民黨南北夾擊的計劃,而且使渤海、魯中、膠東解放區連成一片,穩定了山東解放區大局,為奪取全國解放積累了寶貴經驗。此役殲敵速度之快、殲敵數量之多創造了解放戰爭開始以來的最高紀錄。
1947年1月,國民黨軍部署制定了“魯南會戰計劃”,企圖以31萬余兵力,采取南北對進的策略,將華野主力消滅于臨沂附近。為達成這一作戰計劃,他們還抽調了四個整編師集結于魯西南地區,以便阻止華東野戰軍西進或晉冀魯豫野戰軍東援。南線國民黨軍由整編第19軍軍長歐震指揮,下轄八個整編師二十個旅。
華東野戰軍首長根據戰場情況,按照毛澤東和中央軍委打運動戰的電示,經過權衡得失,積極向中央軍委提出建議,改變保衛臨沂、殲滅南線之敵的作戰方針,集中兵力北上運動殲擊李仙洲集團。解放軍毅然放棄臨沂這一突然變化,完全出敵意料,置敵南線集團于無用之地。
在主力撤出臨沂北進之前,解放軍對外做出了必打南面之敵的態勢,并派華東野戰軍第二縱隊南下,先殲滅反復無常的叛軍郝鵬舉部,同時令渤海軍區部隊停止對當面之敵的襲擾,以示“決戰南線”之意。2月10日起,主力部隊急行軍隱蔽北上,同時以駐膠東、渤海地區第九、第十縱隊迅疾開赴萊蕪地區參戰。對于主力北移這一消息,全軍上下嚴密封鎖。為迷惑敵人,解放軍在臨沂以南構筑三線陣地,擺出決戰架勢。15日,華東野戰軍主動放棄臨沂,同時派遣地方武裝和民兵進逼兗州,并在運河上架設浮橋,在黃河邊籌集船只,造成作戰不力,疲憊不堪的假象,以示“失利西退”之舉。
國民黨軍受到解放軍一系列行動迷惑之后,錯誤地判斷解放軍將會西渡黃河,于是命令北線李仙洲集團南下,消滅華東野戰軍于臨沂以北地區。此舉使李仙洲集團正好落入解放軍布好的“口袋”。
華東野戰軍于2月11日集中了原在魯中、魯南、渤海、膠東的主力部隊,總兵力達到53個團。2月20日下午,在距離萊蕪城東北30公里的青石關附近,萊蕪戰役正式打響。
解放軍經過兩日激戰,將李仙洲集團指揮所及第73軍主力和第46軍全部包圍于萊蕪城。2月23日晨,李仙洲率軍向口鎮方向突圍。華東野戰軍布置袋形伏擊陣地,有意放其突圍,并將部隊部署在蒙陰寨西北地區,防止李仙洲集團向西南逃跑。上午10時,李仙洲先頭部隊進至芹村、張家洼一線,遭解放軍頑強阻擊。12時,當李仙洲集團后尾剛撤離萊蕪城時,解放軍即占領該城,切斷其退路;同時,華東野戰軍采取穿插分割戰術,以攔頭斷尾、兩翼猛烈出擊的手段,僅經5小時,就殲滅敵軍,俘虜李仙洲。當李仙洲集團由萊蕪開始北逃時,同中國共產黨有聯系的國民黨軍第46軍軍長韓練成,在陳毅委派的敵軍工作干部勸告下,臨陣放棄指揮,造成李仙洲集團內部混亂,對萊蕪戰役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毛澤東說:“革命的戰爭是群眾的戰爭,只有動員群眾才能進行戰爭,只有依靠群眾才能進行戰爭。”萊蕪戰役就體現的這一點。戰爭中,解放軍充分利用在解放區作戰的有利條件,動員魯中人民參加后勤工作,大力組織地方武裝力量、民兵團參戰,廣泛動員人民群眾支援前線。僅萊蕪地區就有15萬人涌入了浩蕩的后勤大軍,被譽為“支前之魁”,為戰役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戰役期間,萊蕪人民提出了“破家支前”的口號。2月份是春寒料峭之際,部隊蔬菜稀缺,許多群眾便把儲藏在地窖里的大白菜、蘿卜貢獻出來;部隊糧草供應不足,許多群眾便把鋪在屋頂的谷秸拆下來供給解放軍當馬料、當柴燒。
籌集起的物資需要及時送往部隊,萊蕪人民踴躍報名支前。后方50萬農民全憑肩挑人擔,一周內就將趕做的1000萬斤給養、1萬雙鞋、數千萬斤柴草及時運到前方,有力地保障了此次戰役的勝利。
國民黨第73軍軍長韓浚在看到人民群眾踴躍支援華東野戰軍的情形時,感慨道:“我們抓去的民夫沒人押著全跑光,即使有人看押,稍不注意也會把傷號拋下逃跑,民眾是你們的,國民黨軍隊必敗的道理我到解放區后才明白得更清楚了。”
(本版稿件均由本報記者陳煒敏整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