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
2021-07-01 11:50:07
原標題:有溫度有品質背后的“濟南教育精神”
來源:濟南日報
濟南西城實驗中學(省實驗西校)師生共同創作的百米長卷剪紙作品《百年征程》。黨旗、團旗、隊旗三旗傳遞活動傳承紅色基因。濟南教師潛心育人。
核心提要
“孩子的教育不可能重來,所以我們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必須把學校建起來,盡快提升教學質量,回應社會對‘家門口的好學校’的期待。”
為了每個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個性化發展,為了辦好老百姓家門口每一所學校……圍繞辦好“均衡而有特色、公平而有質量”的濟南教育這一目標,濟南市教育局以“一校一品”大中小學黨建品牌創建為抓手,充分發揚“政治堅定、心存敬畏、事不避難、快干實干”的濟南教育精神,積極回應家長“呼聲”,推行了一系列“首創”措施,讓濟南市民的教育獲得感越來越強。
啟動“紅色引擎”激發澎湃動能濟南教育不斷展現新作為新擔當
教育承擔著“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重任,抓好黨建工作尤為重要。
“一直以來,濟南教育系統高度重視黨建工作,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濟南市教育局黨建處處長楊林表示,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啟動“紅色引擎”,以打造“一校一品”大中小學黨建品牌為抓手,將加強學校黨建工作貫穿教育改革全過程,全面釋放黨的組織建設在教育高質量發展中的澎湃動能,基層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教育改革和發展成效逐步凸顯。
在“一校一品”大中小學黨建品牌創建過程中,全市教育系統涵養“紅色氣質”,用黨的“品質”溫潤校園,讓每一位教師都擁有過硬的政治素養和甘做人梯的職業精神,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在學生的心中生根發芽,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意識,讓他們成為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濟南育英中學以“黨旗·團徽·育英人”黨建品牌建設為抓手,充分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以黨建促團建,帶動“青春育英”青年教師隊伍的建設,從三個維度——打造立德樹人的“教師魂”、奮發有為的“少年魂”、大愛擔當的“育英魂”,全面開展“鑄魂”工程。
濟南陽光100中學開創了“微黨課——黨員教師脫口秀”,在學校每月兩次的黨支部活動上,都會有兩名教師在臺上為其他教師上一堂5-10分鐘的微黨課,一個個故事、案例、思考,以個人思想能量的“星星之火”燎起大家思想的“熊熊烈火”。
我市各學校充分挖掘內涵優勢,抓特色、提品質、創品牌、拓成果,實現了黨建與教育教學工作深度融合、共同發展,一大批特色鮮明黨建品牌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更好地推動了黨建工作提水平、上臺階、見成效。
“全市教育系統還啟動了教育系統‘三優、三室、五進’黨建文化陣地建設,建設了100個黨建陣地。”市教育局總督學成剛告訴記者,通過開展“一校一品”大中小學黨建品牌創建,打造了100個具有示范性、影響力的基層黨建品牌,同時,挖掘教育系統黨員先進模范人物事跡,評選100名教育系統黨員楷模,并深入挖掘濟南教育系統紅色資源,面向教師群體、學生群體開展100場紅色宣講。
在實現黨建全面引領教育的過程中,市教育局圍繞辦好“均衡而有特色、公平而有質量”這一目標,積極回應群眾所需、所思、所盼,聚焦“有學上、上好學、服好務”,努力打造“有溫度、有品質”的濟南教育,在提高省會城市首位度的新任務中不斷展現新作為。
堅持選優育強、嚴管厚愛人才強教培養“本土名師”
“希望大家分享的內容能夠增強思辨性,更多地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我給大家的建議是‘選好礦、深挖井、精冶煉’,真正總結、提煉出對教育發展有參考價值的內容。”……去年11月27日下午,市教育局優秀年輕干部培養工程跟崗研修圓桌論壇暨成果交流座談會舉行,60位教育系統青年才俊交出了自己的跟崗研修“答卷”,并現場接受了專家團的點評指導。
新穎的交流形式、滿滿的干貨分享、精準的專家指導,無不讓與會人員大呼過癮。市教育局堅持選優育強,嚴管厚愛,打造高素質干部隊伍,通過實施干部選拔使用強基工程,完善干部選拔使用規范,優化干部選拔任用流程,提高干部選拔任用工作質量和成效。
自去年6月啟動實施優秀年輕干部培養工程以來,市教育局遴選了60位優秀年輕干部作為培養對象,制定了精選、細育、嚴管、善用的“四步走”戰略,通過實施集中培訓、跟崗研修、實踐鍛煉、課題引領、結對幫帶、聯盟培養等“六大舉措”,力爭通過2至3年的努力,鍛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年輕“鐵軍”隊伍,為濟南教育再攀新高培養熱血尖兵與開路先鋒。
想要培養具有健全人格的學生,必須先培養具有健全人格的教師。而教育部門所需要做的,就是要找到教師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滿足教師發展過程中逐步提升的更高層級需求。而優秀年輕干部培養只是濟南教育培育“本土名師”的一個縮影。
牢牢抓住“教師成長”這個核心,濟南教育堅持通過赴“雙一流”高校引進優秀畢業生、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等方式補充了2萬余名學歷層次高、專業水平強的新教師,義務教育階段教師本科以上學歷占比達到88.75%,從源頭上保證了濟南教師隊伍的高水準。
在此基礎上,市教育局不斷創新教師培訓形式與內容,健全“走出去+請進來”“互聯網+教師發展”“校本研修+專家引領”“全員+骨干”“線上+線下”等相結合的培訓體系。一場場由內而外的蛻變,一次次觸及教育本質的“頭腦風暴”,驅動著我市一批批教師、校長走向了名師、名校長之路。截至目前,我市共有111人獲評山東省特級教師、齊魯名師名校長(含齊魯名師名校長建設工程人選36名),333人成長為濟南名師和優秀教育管理者(含濟南名師和優秀教育管理者建設工程人選170名)。
“優秀教育人才的作用不僅是能治理好一所學校、教好一門課程,更大的作用在于通過輻射引領帶動更多教師逼近專業,從而更好地帶動區域教育邁上新臺階。”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方輝表示,濟南教育將繼續聚焦優秀人才“引得進、留得住、干得好”這一核心,聚焦教師專業成長,從而真正讓教師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讓尊師重教成為社會新風尚,讓“在濟南當老師”成為受人稱贊的職業選擇,讓更多的優秀人才想“來濟南當老師”。厚植紅色底蘊、涵養家國情懷在發揚革命傳統中培育時代新人
4月29日,一場用七種語言講黨史的演講比賽在濟南外國語學校舉行。學生們用中、英、德、法、俄、西、日七種語言,講述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百年征程。
經過層層選拔脫穎而出的11組選手,在決賽中依次展示。彭士祿、江姐、趙一曼……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回蕩在學生心間;塔山阻擊戰中英勇無畏的太爺爺,唐山大地震后帶頭下礦井的姥姥,濟南戰役中被共產黨員救下的奶奶,新冠肺炎疫情中堅守崗位的表哥……一個個就在身邊的故事,帶給學生無數感動。
“要‘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只有老師有了信仰和力量,教育才能彰顯光芒。”濟南外國語學校黨委書記劉漢路表示,學校黨建工作的首要目標就是點亮師生們思想上的“啟明星”。如何點亮學生思想上的“啟明星”?濟南外國語學校立足學校外語特色,啟動“用外語講好黨史故事”項目。項目通過創新學校傳統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用活潑而生動的方式傳播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培養具有中華根基、國際視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了一個有效途徑。
少年之初,教育之端。厚植紅色底蘊,涵養家國情懷,培育時代新人,是全市教育系統探索黨建課題引領落實立德樹人的一個重要路徑選擇。
6月4日上午,王盡美烈士雕塑落成暨紅色音樂劇《盡善盡美》展演活動在濟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舉行。作為王盡美的母校,濟南幼高專深入挖掘以“責任、奉獻、盡美、勵新”為主題的王盡美精神,構建起環境、科研、育人、文化、榮譽、隊伍、組織七大紅色文化傳承體系,真正實現了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目標。
濟南藝術學校則充分利用學校自身的紅色資源和藝術特色,根據青年學生特點和需要,積極創新教育形式載體,注重實踐養成,通過編排原創話劇《歸·途》、新時代黨史演說劇《使命》,引導學校師生從黨的偉大歷程和革命征程中感悟真理和力量,厚植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民族真摯情感,讓紅色基因深深扎根在學生心中。
以重溫紅色文化為契機,全市各學校組織開展“學黨史、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慶祝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講好紅色故事、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掀起黨史學習教育新熱潮。以從小學黨史,永遠跟黨走,在學習宣傳革命先輩豐功偉績中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在發揚光榮革命傳統中培育時代新人。
用心打造全時域“服務鏈”有溫度的教育辦到群眾心坎上
“您好,你所咨詢的孩子上學問題,由我為您答復,您所在的小區配建學校今年9月投入使用,您按如下要求準備入學資料就可以了……”接到教育局工作人員的來電,市民賈先生明顯愣了一下,因為他沒有想到工作人員辦事效率這么高,更沒想到工作人員犧牲休息時間,第一時間解答了他心頭的疑惑。
群眾的需要就是努力的方向,自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以來,濟南市教育局不斷增強服務意識,主動服務、熱情高效,切實將“為民服務”做到了群眾的心坎上。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濟南教育人的“絕招”是一手抓學校配建,一手抓學校內涵發展、質量提升,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
“要辦好百姓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不能硬來,講究的是教育均
衡發展的水到渠成。”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品木告訴記者,在大力推進基礎教育設施建設、力促教育公平的同時,濟南從沒放松過對教育質量的追求。市教育局全面推行了優質教育資源帶動共享戰略,“集團化辦學”“彈性學區”“城鄉聯盟”“跨學段學區化管理”“名校托管”等辦學
體制在中心區域全面鋪開,全市義務教育集團化建設率達85.2%。
群眾有所呼,教育有所應。近年來,濟南市教育系統不斷強化服務功能,以“有溫度的教育”溫暖、呵護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得到社會廣泛認可。2017年,在全國率先全面推進學生“午間配餐和課后延時服務”兩項舉措,采取“食堂+配餐”的模式,為學生提供“放心午餐”;全面實施“課后延時服務”,探索建立了“1234”優化課后服務推進模式,實現了學生“早到可進校、進校有事做、做事有指導、晚走有管護”。主城區中小學校全部實現“提供服務、滿足需求”兩個100%,中央電視臺以《山東濟南:“三點半課堂”解家長后顧之憂》為題進行專門報道,面向全國進行推廣。
在此基礎上,市教育局積極打造全時域“服務鏈”,在全國率先出臺《濟南市中小學寒暑假課程建設指導意見》,鼓勵各學校主動擔當假期生活服務指導責任,“一校一案”,家校合作,為學生提供多樣的、可選擇的課程,既滿足了學生假期成長的個性化需求,又有效地遏制了課外培訓機構的無序發展。
藍圖繪就,目標明確,拾階而上的濟南教育人正以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舍我其誰的使命感,真抓實干,奮勇向前。“作為省會城市,濟南要提高首位度,教育必須先行。濟南教育將以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市為目標,深入推進教育綜合改革,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和幸福感。”王品木表示。(文/本報記者 史春勇 圖/本報記者 梁大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