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膠東在線
2021-08-05 21:22:08
原標題:抗疫前線的年輕聲音:95后醫生抗疫日記
來源:膠東在線
膠東在線8月5日訊(記者 吳雨昕)防疫一線,越來越多的年輕身影正在涌現,他們褪去稚嫩、沖鋒在前,替后方的我們負重前行。
8月3日凌晨2點,還在睡夢中的劉珂然被一陣急促的手機鈴聲叫醒。醫院緊急通知:全體醫護人員五點前要在單位集合參加全體動員大會。出生于1997年的劉珂然是煙臺黃務醫院影像科的一名年輕醫生,生日較小的她如今還未滿24歲。
4點50分,她抵達黃務醫院門口,驚訝地發現整個黃務醫院已經進入到了“全員戰斗狀態”。她所在的放射科只留一位同事在辦公室值班,其余人員全部參與到檢測工作中,就連藥房和財務的同事也要一起奔赴前線,去協助社區進行登記的工作。“這種時候有一個算一個,都想為煙臺的抗疫出一份力。”劉珂然說道。
全體檢測人員以小組為單位,一個小組“駐守”一個檢測點,由小組長負責牽頭帶領。劉珂然被分配到芝罘區蓁山社區負責采集工作,小組長告訴大家,接下來所有人要通過三班倒的方式實現24小時不間斷檢測。
劉珂然所在小組的組長是黃務醫院檢驗科的主任,排班時她對劉珂然說:“姑娘家晚上就不要在這了,你就上8點到4點這一班。”說罷,她把自己排在了凌晨12點到早上8點的那一班,仿佛忘記了自己也是一位30歲出頭的年輕女性。
即使是煙臺這個海濱城市,每年夏天也總有那么幾天烈日炎炎、酷暑難當。30攝氏度的高溫下,劉珂然所在的檢測點要在48小時內對18000多人完成核酸檢測。這一上午,她聽說等待檢測的隊伍中有居民無法忍受高溫而暈倒。她能做的只能是加快手中的速度,讓自己快點、再快點兒。“防護服的穿脫太麻煩了,特別費時間,我午飯干脆就沒吃,我覺得我肯定瘦了!”年輕的她語氣里滿是調侃和樂觀。
4點鐘輪班結束,劉珂然回到家里稍作休息。家人讓她抓緊時間好好睡一覺,為明天的檢測工作養精蓄銳。知道檢測點人手不充裕的她,心里一直放心不下,怎么也睡不著。
晚上11點半,她接到了單位通知,要緊急支援周邊檢測點工作。來不及猶豫,她又投入“戰斗”中去,一直到凌晨兩點半才回到家中休息。短暫的休整后,早上7點鐘,她又開始了新一天的檢測工作。
當記者對她表示出欽佩時,她說:“我們組長從凌晨12點輪班開始,一直堅持到下午5點半,中間都沒有休息,和她一比我還差得遠。”
積極樂觀的劉珂然似乎不把工作的艱苦當回事兒。順利完成第一輪檢測工作的她要先回醫院值班待命。“我們還要為第二輪檢測做準備呢,領導說第二輪檢測時醫院得暫時閉院了,所有人要一個不留地都上前線!”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