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21-09-07 08:31:09
原標題:山東在全國率先實施財政涉企資金“綠色門檻”制度
來源:大眾日報
山東在全國率先實施財政涉企資金“綠色門檻”制度
1.04億財政涉企資金“回流”綠色發展
9月6日,位于桓臺縣的山東德信皮業有限公司綜合管理部經理耿兆東,向淄博市生態環境局桓臺分局正式遞交了天然氣鍋爐替代煤粉鍋爐的環評申請書,爭取年內完成鍋爐清潔能源全替代。
“‘綠色門檻’制度倒逼我們主動加嚴節能環保標準,減少污染物排放,實現綠色發展。”耿兆東說。
2019年,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等14個部門聯合在全國率先推出財政涉企資金“綠色門檻”制度,將節能、排污指標優于國家和地方標準,符合綠色發展和新舊動能轉換要求等7類情況的企業和項目,列入優先支持范圍;將節能、排污指標達不到國家和地方標準,或不符合綠色發展要求等6類情況的企業和項目,列入不予支持范圍。
“按綠色發展相關性對企業差別化支持,為全省各級財政、業務主管部門劃出‘硬杠杠’。”省財政廳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處處長楊士祥說,14個部門都出臺了具體實施辦法,特別是《山東省企業環境信用評價辦法》,將企業分為“綠、藍、黃、黑”四個等級,為執行差異化財政支持政策提供了重要基準。
2019年,德信皮業因發生環境違法行為,在企業環境信用等級評定中被評為“黃”,公司不僅要繳納罰款,還被科技部門停發科技創新財政補助。“這讓我們感到了環境違法的‘切膚之痛’。”耿兆東說,此后,公司投資600多萬元新建污水處理站,并增加厭氧曝氣生物濾池、污水在線監測等設施,實現污水全程無害化處理,環境信用評價恢復到“藍”,去年,又享受到了160萬元的科技創新財政補助。
“綠色門檻”擋住財政資金流向節能環保不達標、損害生態環境的企業和項目。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有331戶企業被列入不予財政支持范圍,約1.04億元資金實現“回流”分配。
山東省要求,財政涉企資金要嚴把關口、擇優使用,形成“拳頭”優勢,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十強”產業。2019年以來,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資金分配中,“十強”產業立項650項,占全部項目的95%。
讓感受“模糊”的生態效益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經濟效益,“綠色門檻”制度激勵效應顯著。省自然資源廳明確,各類財政涉企資金重點支持綠色礦山,激發了企業創建積極性,全省綠色礦山數量從2019年的73家增加到目前的280家。
山東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副院長李森認為,“綠色門檻”制度是推進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制度創新,其核心是通過經濟手段引導激勵企業落實環保主體責任,與行政手段相互補充、相互配合,降低生態環境損害,推動綠色發展。(趙洪杰 劉兵 張國棟)(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