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
2021-09-09 11:48:09
原標題:看大河奔流品泉水盛宴 來濟南赴一場“秋天之約”
來源:濟南日報
“濟南的秋天是詩境的。”80多年前,老舍先生寫下了《濟南的秋天》:“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設若你幻想不出——許多人是不會幻想的——請到濟南來看看吧。”
80多年來,無數游客循著這篇文章來到濟南,看睡著了的大城樓、狹窄的古石路、寬厚的石城墻、環城流著的一道清溪、倒映著的山影……留下獨一無二的“泉城記憶”。
時光流轉,轉眼已是2021年。“濟南的秋天”已經增添更多迷人的景色,迸發出更加強勁的蓬勃活力,呈現出更具魅力的時尚元素,也被賦予了更豐富的時代特色和人文精神:
這里的生態環境宜居宜業。“泉水叮咚、一城山色”獨一無二,“推窗遇見綠、抬頭有藍天、開門望青山”成為濟南人的日常;
這里的城市能級不斷躍升。總面積超過1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接近一千萬,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萬億元大關;
這里的重大戰略交匯疊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賦予了濟南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的新定位,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的加速建設,正在讓一座綠色智慧宜居的新城崛起于黃河之濱,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全面發力,正加快成為對外合作的“聯動區”、改革開放的“新高地”、產業生態的“創新港”;
這里的發展環境日益優越。濟南全市人才總量突破200萬,15家“中科系”科研院所集聚于此,81家世界500強企業投資落戶,連續3年位列“全國文明城市”測評第一名,獲評“全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中國最安全的城市”……
當下的濟南,政通人和、活力澎湃,高質量發展的勢頭日益強勁。請到濟南來,看大河奔流,品泉水盛宴,赴一場“秋天之約”。
這是最美的季節——高端盛會密集舉行
濟南的美,身處其中才會深有體會。南依泰山、北跨黃河,這里“山泉湖河城”渾然一體,“齊煙九點”點綴城內,“七十二名泉”星羅棋布。登高望遠,整座城市宛如一幅現實版的《鵲華秋色圖》。再看老城,依然保留著明府城的古韻,“家家泉水,戶戶垂楊”“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迷人景象,令人“沉醉不知歸路”。 濟南,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有著4000多年的建城史。迷人的景象,蘊含在韻味悠長的歷史文化中,更加令人神往、回味無窮。
近年來,濟南生態環境、城市品質明顯改善,正成為各界向往的宜居宜業宜游之地。2021年1-7月,濟南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同比改善8.6%,良好以上天數為125天,同比增加3%。在保護好泉水的前提下,2021年2月,濟南市委市政府下發《濟南市市民泉水直飲工程實施方案》,并將“市民泉水直飲試點工程”列入22件為民辦實事之一。目前,已有約5萬人喝上了既甘甜又便宜的泉水,還有15個項目在建設中,預計年底完工……
8月17日,濟南先后召開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工作推進會,圍繞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和人民生活品質、推進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工作作出安排部署。聚焦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目標,濟南正全力推進“泉·城文化景觀”申遺,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游帶、世界旅游目的地。伴隨一系列探索實踐,“看一城山色、聽泉水叮咚、品滿城書香”成為新時代新濟南的靚麗名片。
金秋九月,群泉歡歌。9月6日,泉香之約·第九屆濟南國際泉水節如約而至。這一國際泉水節如今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節日,它用“叮咚泉水”向世界講述濟南文化、表達熱情好客、展示包容開放,成為世界認識濟南、喜歡濟南的重要窗口。
這個秋天,還有很多盛會在濟南舉行。國際糧食減損大會將于9月9日在濟南開幕,各界關注度極高。9月8日至11日舉行的日本(山東)進口商品博覽會,是濟南市舉辦的首屆單一國別進口商品博覽會,30多個品牌將首次面向中國招募代理,50余家企業首次進入中國市場。9月16日,第二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將在濟南舉行,除了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設主會場,還在濟南各區縣設立25個分會場。另外,第四屆中國企業論壇也即將在濟南舉行。
天下泉城聚八方來客,相信這場“秋天之約”必會讓大家不虛此行。
這是最好的發展時期——創新開放與城市相伴而生
當下的濟南,機遇疊加、前景廣闊。置身全國、全省的舞臺,濟南的角色更加重要——黃河重大國家戰略明確了濟南黃河流域中心城市定位;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實施方案獲國務院批復,賦予了濟南為全國新舊動能轉換“當引領”的重大責任。省委、省政府大力實施“強省會”戰略,舉全省之力支持濟南加快發展、爭創國家中心城市。濟南迎來了加快發展、跨越發展的黃金期、窗口期、機遇期,正如從2021亞信金融峰會主論壇暨全體大會上發出的“濟南聲音”:濟南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充滿自信豪邁。
找準適合自己的路子,城市發展的賦能升級有目共睹。當下的濟南,生機勃勃、活力無限——發展能級邁上新臺階,地區生產總值突破萬億大關、增速位居全國20強城市第一位;發展格局全面優化提升,“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破題成勢,中央商務區、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等重大載體迅猛崛起;現代產業蓬勃發展,“工業強市”戰略深入推進,12大產業集群鏈式發展;科技創新動力澎湃,一批重大科技創新載體崛起成峰,一系列重大科學基礎設施加快建設,濟南正全力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剛剛過去的8月,濟南捷報頻傳。19日,隨著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黨工委、管委會的正式掛牌,起步區建設發展進程翻開了嶄新一頁。無論從首屆領導班子的配置,還是從起步區方案獲批以來的種種動作,都足以證明,“加快建設”已經成為起步區的關鍵詞,這里將成為濟南的未來之城、希望之城。站上世界舞臺,也是濟南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重要階段性步驟。30日,第十二次中日韓文化部長會議召開,濟南成功當選2022年“東亞文化之都”,“文化濟南”建設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濟南是我國北方最早開埠城市之一,創新、開放一直與濟南相伴而生。強勁澎湃的新動能、現代時尚的新元素,已經滲透到濟南城市發展的各個方面。
實際上,各界對濟南早已有了全新的認識。今年4月30日,首次來到泉城的迷笛音樂節火爆開唱,短短3天,數萬樂迷齊聚泉城,感受這座文化古城的時尚力量。此前,濟南印發《關于促進生活性服務業高端化發展的意見》,要求到2025年,濟南打造形成10個高端生活性服務業集聚區、5個國際時尚高端消費商圈、55個商旅文主題消費打卡地……可以想象,向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邁進的濟南,將會變得更加青春時尚、活力四射。
濟南的創新、開放,還體現在對人才的吸引力上。2021年畢業季,濟南首次以城市名義為全市駐濟高校大學畢業生舉行了一場最高規格的青春盛典——“我們的青春在濟南起步”2021屆濟南大學生畢業典禮,釋放出濟南重視人才、愛惜人才、希望留住人才的強烈信號。與此相對應的是,濟南人才規模、人才質量的不斷壯大優化。目前,全市人才總量突破200萬,在全國100個大中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中,超越天津、重慶、武漢等城市,躍居全國第八、穩居省內第一。
這里有最優的發展環境——“濟南速度”令人贊嘆
疫情是對社會共治的一次全面檢驗,考驗的是城市的擔當、智慧與實力。8月2日20時33分,濟南國際機場接到消息:由哈爾濱飛往廈門經停濟南遙墻機場的航班(SC8868)上有一例疑似新冠檢測陽性人員。“城市系統”立即啟動,安排部署快速有效,16分鐘內對2500人完成“禁足”,封鎖濟南國際機場航站樓,連夜找到1214名密接者……8月3日,濟南納入管理的1214人均為陰性陸續解除隔離,15小時全面恢復機場正常運轉。有媒體評論稱,疫情防控下的“濟南速度”,令人嘆服!
“極速處理”背后,是濟南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城市治理理念,是雷厲風行、擔當實干的作風效能,也是城市良好發展環境的有力證明。
一個地區要發展,短期靠項目,中期靠政策,長期靠環境。近年來,濟南始終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的“生命線”來抓。今年4月21日,全市建設一流營商環境大會召開,動員全市上下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引發社會各界高度關注。日前,濟南再放大招,出臺了《關于服務“六穩”“六保”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的實施方案》。
濟南優化營商環境的成績有目共睹,帶來的諸多利好顯而易見。“拿地即開工、建成即使用”等一批創新舉措在全國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開發園區等高能級平臺聯動發展,濟南改革熱度穩居副省級城市前列,被評為2020“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標桿城市”,政務環境排名全國第5,在2020年全國納稅人滿意度調查中,位列所有副省級城市、省會城市第1名,濟南黃河流域對外開放門戶地位愈加彰顯。
改革創新、激勵奮斗、鼓舞人心的濟南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泉城魅力給了無數人來到濟南、留在濟南的充分理由。來自德國的丹尼爾就代表了很多人的心聲。作為濟南凱賓斯基酒店的負責人,丹尼爾驚嘆于濟南的發展。在他看來,企業的選址應該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更要有深刻的文化底蘊,“山東濟南,就是兼具現代科技感與厚重文化底蘊的城市”。
濟南厚重大氣的城市特質、開放包容的人文情懷和創新創業的濃厚氛圍,已經讓越來越多的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這個秋天,請到濟南來,放慢腳步,多走走、多看看,品味她的韻,發現她的美,相信你一定會愛上這座城。
(濟南報業時政融媒工作室記者 王端鵬范俐鑫統籌林江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