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
2021-09-26 09:27:09
原標題:山東省第一個大型引黃灌溉工程
來源:濱州日報
打漁張引黃灌溉工程是全國第一個五年計劃重點工程,是山東省開發最早、規模最大的引黃灌溉工程。因灌區渠首引水口原定于蒲臺縣打漁張村(后渠首上移至王旺莊,但工程仍沿用原名)而得名。打漁張灌區位于黃河右岸,涉及惠民專區博興、廣饒、利津三縣(原區劃)及昌濰專區壽光縣北部,灌區西至張(店)北(鎮)公路,北鄰黃河,東抵灌區規劃的新防潮堤,灌區南部包括廣饒小清河南及壽光清水泊一帶,原設計灌溉面積324萬畝。
打漁張引黃灌區的建設,在工程設計、泥沙處理、灌溉試驗、排水改堿、土地改良、灌溉管理等方面積累了寶貴的科學財富,改變了灌區人民的生產生活,促進了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作為國家重點工程立項建設
在打漁張引黃灌區開發以前,灌區內地廣人稀,廣種薄收,區內為荒堿地和鹽堿光板地,群眾只有采取開荒“躲堿圍種”的辦法種田,時常受蝗災困擾,同時還受到海水侵襲、黃河決口的威脅。當時,當地流傳著“播種時一大片,收獲時顆粒不見”“走的是光板道(寸草不生的沙堿地),聽的是鴨連子叫(一種鹽堿蘆草地的小鳥),吃的是黃須菜,喝的是牛馬尿(指水質泛黃的地溝水)”等民謠,可見當時區內土地的荒涼貧瘠和人民群眾的困苦景象。
為發展農業生產,1951年底,中央軍委把開墾黃河三角洲地區列入了新中國的屯墾規劃之中,決定在山東廣饒縣北部開辟軍墾區。1952年春,華東棉墾委員會亦決定開墾山東濱海荒地。同年6月,山東省政府將軍墾與棉墾合并,成立山東省棉墾委員會,統一組織領導山東北部濱海荒地的開墾工作。為解決墾區人、畜飲水和灌溉用水,山東省棉墾委員會決定引黃興利,建設打漁張引黃灌溉工程。
開工前的觀測研究與曲折探索
1952年9月,山東省棉墾委員會完成《山東省棉墾區打漁張引黃灌溉工程初步設計》,設計灌溉面積4.4萬公頃,引黃閘址選在原蒲臺縣龍居區打漁張村附近。12月1日,中央水利部以農技字第28200號文轉達中央財政委員會同意興辦山東省打漁張引黃灌溉工程的批示。山東省人民政府隨即組建“山東省棉墾區打漁張引黃灌溉工程局”,具體負責工程的設計與施工,要求1953年1月完成工程技術設計,計劃9月全面開工。
1953年3月,蘇聯專家沙巴耶夫、拉普圖列夫同中央水利部、農業部負責同志到打漁張引黃灌區考察。原來的設計沒有考慮到鹽堿土壤的改良、灌水定額問題,相關資料也很少,蘇聯專家結合蘇聯經驗提出了多條建議。蘇聯專家認為本灌區的設計實際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土壤改良設計,應首先對有關土壤改良等問題進行詳細調查研究,然后再根據調查結果確定工程設計。為此,蘇聯專家建議首先進行一系列的勘測、研究等工作,搜集土壤、水文地質等資料,同時考慮到引黃泥沙的處理,建議渠首的位置由打漁張村移至上游王旺莊。是年秋冬,先后在灌區設立水文、泥沙、灌溉、地下水、潮位等試驗與觀測站,同時開展灌區土壤調查、地質鉆探、徑流觀測、社會經濟調查等一系列基本資料的搜集和試驗研究工作。1955年4月19日至25日,中國科學院竺可楨副院長偕同中國科學院首席顧問、蘇聯科學院院士柯夫達一行來灌區考察,柯夫達代表考察團對灌區開發提出了肯定性意見。幾年來的實驗研究,為灌區開發建設明確了正確的方向,積累了寶貴的資料。
1955年7月,山東省水利廳打漁張引黃灌溉工程處根據三年的試驗研究資料,進行了工程初步設計,10月份完成并上報水利部,同時在蘇聯專家和中國專家的指導下編制了第一期工程技術設計。1956年1月,水利部對打漁張灌溉工程進行了初步審核并提出了初步意見“希結合黃河對岸灌區發展要求進行查勘,多選幾處引水位置,進行經濟效益和技術條件的比較后確定”。1956年1月8日開始,由北京水利勘測設計院、山東省水利廳、黃河河務局等單位參加的查勘組進行了歷時6天的實地勘察,后經渠首引水模擬實驗及專家意見,打漁張引黃灌區初步設計終于完成。1956年3月,山東省水利廳批復《山東打漁張引黃灌溉工程第一期工程技術設計》,進一步明確了主要設計指標及王旺莊黃河險工段作為渠首引黃閘位置等。
1956年開工興建,當年11月開閘放水
1956年4月2日,打漁張引黃灌溉工程正式開工。由惠民、膠州、昌濰、泰安4個專區的20多個縣抽調約6.25萬名干部、民工參加施工,下半年為保證土方工程按期完成,又抽調2萬名勞改人員參加施工,加上運輸船隊、車隊、馬車隊和各種后勤保障管理人員,共計近10萬人參與施工。打漁張引黃灌溉工程是在全國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形勢下提前施工的,采取了邊設計、邊備料、邊施工的方法,在各方支持及全體建設者的努力下,克服了重重困難。
工程開始準備并不充分,來自四面八方的干部缺乏經驗,施工中遇到很多困難。工地處在荒堿澇洼地帶,上半年經過伏天多雨季節,下半年又值秋末冬初,寒霜迫近,施工開展困難重重。當時工程技術干部不足,干部們自1956年春節開始緊張工作,假日也不休息,只為按時完工。很多團隊的干部都是日出工地,夜入工棚與民工打成一片,有的帶頭下水挖泥,冒雨慰問民工,有的帶病堅持工作。廣大的技工和民工也積極響應號召,戰勝種種困難,以“完成任務光榮回家”“支援打漁張,堿地變糧食,現在多流汗,社會主義早實現”等為口號,保證質量提高工效。1956年6月8日,山東省人民委員會下發通知任命:山東省水利廳副廳長張次賓同志親自掛帥兼任打漁張引黃灌溉工程指揮部指揮,邢鈞同志為副指揮,領導工程建設。在全體建設職工的積極勞動下,1956年當年就完成了引黃閘、沉沙地、總干樞紐、總干上段及第四干渠所屬的十七條支渠、八十條斗渠、六百五十九條農渠和大中小建筑物六千余座。
1956年11月27日,水利部致電山東打漁張引黃灌溉工程指揮部,祝賀打漁張一期工程竣工放水。11月30日,打漁張引黃灌區第一期工程竣工及引黃閘放水典禮大會在王旺莊渠首舉行。中國共產黨山東打漁張引黃灌溉工程委員會機關報《引黃灌溉報》第三十二期中報道了放水典禮大會當天的盛況。
當天清晨,人們把引黃閘裝飾得更加宏偉壯麗,正面橫排著“山東打漁張灌區引黃閘”的朱紅大字,閘背面正中懸著毛主席的巨像,上面有“山東打漁張引黃灌溉工程放水典禮大會”金色大字。數十面彩旗在閘上迎風飄揚,閘兩邊布滿了“百年大計,質量第一”“中國共產黨萬歲”等標語。很多青年男女換上了節日新裝前來,也有60多歲的老年人扶著拐杖、帶著小孩前來觀禮。上午十一時,放水典禮開始,國旗在大閘上緩緩升起,禮炮九發連鳴,樂隊奏樂。首先由本工程黨委書記閆青峻代表工程黨委向到會代表講話,后由當時的水利部副部長何基灃、山東省副省長王卓如、各民主黨派山東地方組織代表姜子修、中共昌濰地委合作部副部長孫一民、惠民專署專員宋立言以及灌區農民代表、五星農業社社長郭占一等在會上講話。最后,王卓如副省長為放水典禮剪彩,工人們把引黃閘閘門徐徐拉升,洶涌的黃河水從閘口傾瀉而出,經過沉沙地和干渠,流到畦田里。放水灌溉的成功鼓舞著人們,鞭炮聲、人們的歡呼聲和掌聲與黃河水的波浪聲匯成一片,經久不息。在群眾心中,多年來的水害黃河,終于開始變成人民灌溉的利河,人們期盼著在這片土地上創造出新的美好生活。
1956年當年,實現了冬灌小麥5萬畝,灌溉面積46萬畝,冬灌小麥比常年畝產增加80到100公斤,還灌飲水灣塘278個,使四干渠范圍內的居民用上了甘甜的黃河水。同時還以淡壓堿改地29.3萬畝,發揮了良好的效益。
歷時三年的停灌、復灌
打漁張引黃灌區建成之初,在農田灌溉、土壤改良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益。糧食畝產由建灌區前的57公斤上升到80公斤,同時,灌區人民結束了飲用咸水的歷史。初灌的成功,使人們認識到了引黃灌溉的好處。但是,片面地大引、大蓄、大灌,排水不暢,引起地下水位上升,土壤板結,發生次生鹽堿地33萬畝,糧棉產量大幅度下降,引黃灌溉受到了質疑。
為加強對改堿工作的領導,1962年1月6日,惠民地委下發通知,建立惠民專區打漁張改堿指揮部,但此時已于事無補。1962年3月,中央關于引黃灌溉會議召開,決定全部停止引黃灌溉。對停灌后打漁張灌區的各類問題,水利電力部、農墾部共同組織了規劃組,深入調查研究,提出了《山東省打漁張灌區灌溉改堿方案》,后成立機構,具體組織實施灌溉和排水工程。經過三年的調整、改建,基本具備了復灌條件。1965年春,灌區旱情嚴重,當地干部、群眾強烈要求恢復灌溉。經過實地調研、現場辦公、召開座談會,堅定了上級政府和部門復灌的信心。1965年4月開始,各干渠相繼復灌,復灌后新建了洛車李等10個灌溉管理所進行管理,一干渠由博興縣自己管理。1965年5月首先在四干渠復灌。爾后,二、三、五干渠相繼放水。復罐后灌區范圍調整縮小,更加注意合理用水、科學灌溉,灌區糧食產量明顯提高,充分發揮了灌區效益。1981年,為適應防洪需要,對渠首引黃閘進行改建,新閘位于原閘下游44米處,設計防洪水位22.7米,引水流量120立方米/秒。
調整涅槃,推動濱州加速邁入“黃河時代”
打漁張渠首引黃閘建成前后,經歷了四次黃河大復堤,堤頂逐漸加高,而黃河河床也不斷淤積抬高,打漁張引黃閘儼然成為黃河大堤上一道低矮缺口,已不適應黃河防洪的要求。為此,1982年對打漁張引黃閘進行了改建,新閘位于原閘下游44米處。1989年引黃濟青工程建成通水,1994年4月11日,濱州地區行政公署印發《關于打漁張引黃灌區二干工程管理體制移交博興縣的通知》(濱行辦發〔1994〕21號),確定將打漁張引黃灌區渠首工程設施、管理機構等全部移交博興縣人民政府。
灌區在搞好建設與管理的同時,注重工程生態建設和文化傳承與挖掘,形成了一個充滿魅力、獨具特色的水利景觀。以1956年建成的老引黃閘為主,山東省委原書記舒同題寫的閘名成為打漁張灌區的標志之一;1981年建成新閘后,成為濱州市“新八景”,有“雙閘飛潮”的美譽;2001年12月,由山東省政府正式命名為“打漁張森林公園”;2009年,經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專家進行安全鑒定,綜合評定為四類閘,為消除工程安全隱患,保證安全運行和效益發揮,對打漁張引黃閘進行了改建;2013年,被國家水利部正式批準為國家水利風景區;2015年12月,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2017年2月,在引黃閘除險加固工程中,老閘和新閘之間又修建了一座新的引黃閘,而作為打漁張森林公園主景點的“雙閘飛潮”變成了“三閘飛潮”,還有老一干、引黃濟青、三合干、十三條渠、稻改干等分水閘的襯托,組成了現代水工建筑群,布局緊湊,景色更為壯觀。
今天的“打漁張”已經在山東大地奔流了60多年,經歷了規劃、建設、停灌、復灌、調整、改造、發展等曲折輝煌的歷史進程,它依托濃厚的灌區文化、黃河文化、自然景觀以及區內深厚的佛文化、戲文化,形成了以“打漁張引黃灌區渠首”為中心,以田園風光為主題,以“幽、靜、秀、野、怡”為特色,集大自然景觀和水文景觀為一體的沿黃工程林帶風景園區,成為節假日遠近游人觀光、垂釣、采摘的休閑勝地。當地群眾大力開發淡水養殖和生態農林業,三萬多畝南美白對蝦養殖基地聞名省內外,數百畝黃金錦玉梨園春來堆雪砌玉,秋來碩果飄香,糧豐林茂,宛若北國江南。
山東打漁張引灌溉工程在全國引黃灌溉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是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替代的重要水源,也是山東省引黃濟青調水的源頭,是變昔日黃河之“害河”為今日之“利河”的成功嘗試,使黃河真正成為了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一曲黃河水,養育一方人。生活在這里的濱州人用骨子里蘊藏著的“勇往直前、百折不撓”的黃河力量做好黃河發展文章,構建起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適度宜居、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良好格局,正在加速由“四環五海”向“黃河時代”邁進。資料整理:馬蕾盧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