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21-12-22 10:03:12
原標題:山東首批海上風電示范項目全容量并網發電
來源:大眾日報
東方風來,半島潮涌;海上發電,今朝實現!
12月21日上午,山東省海上風電示范項目全容量并網投產儀式在海陽舉行。
繼12月10日山東首個海上風電項目——華能山東半島南4號海上風電項目成功全容量并網后,12月16日13時58分,國家電投半島南3號海上風電項目又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以此為標志,山東首批海上風電示范項目半島南3號、南4號海上風電全容量并網投產。
首批示范項目勇立潮頭,敢為人先,跑出了當年開工、當年并網、當年投產的“山東速度”,彰顯了山東能源人擔當作為、敢闖敢創的智慧力量,在全省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中寫下了濃墨重彩一筆。
據悉,山東半島南3號、南4號海上風電項目,由國家電投山東分公司、華能山東公司投資建設,裝機總容量60.32萬千瓦,年發電量16.21億千瓦時,可有效替代標煤48.6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26.4萬噸。其中,半島南3號海上風電裝機容量30.16萬千瓦,建設58臺單機容量5.2兆瓦風電機組,年發電量8億千瓦時;半島南4號海上風電,裝機容量30.16萬千瓦,建設58臺單機容量5.2兆瓦風電機組,年發電量8.21億千瓦時。
向海圖強,逐夢深藍。山東是我國東部沿海重要省份,海岸線約占全國1/6,毗鄰海域15.95萬平方公里,海上風電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巨大。錨定“3060”目標,落實“雙碳”戰略,山東堅持把海上風電作為能源綠色轉型重要板塊,作為打造能源保障網重要支撐,作為“十四五”乃至中長期新能源開發建設主戰場,科學編制發展規劃,制定出臺系列政策,布局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堅定不移推動海上風電高質量發展;堅持試點先行,主動探索創新,力推半島南3號、南4號海上風電兩大示范項目,從速從快、率先突破、形成有效路徑經驗,為全省乃至全國海上風電建設貢獻“山東方案”。
堅持高位推進
山東高度重視半島南3號、南4號海上風電示范項目建設,積極統籌各類資源,全力爭取納入國家相關規劃;擺到全省重大項目突出位置,按照“推進越快越好、力度越大越好”部署要求,明確2021年內實現全容量并網投產目標;堅持定期研判、定期調度、定期協調、定期督導,全省抓示范項目力度大、氛圍濃厚。
在項目建設推進中,政企聯手發力,全面落實省級、市縣、企業主管部門包抓責任制。省級能源主管部門成立工作專班,創新實施“一個項目、一個領導、一套班子、一個專員、一跟到底”的“五個一”推進機制,切實擔負起指導、協調、檢查、督辦責任,深入項目建設一線,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煙臺成立領導協調小組,將示范項目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考核體系,建立周、旬、月、季、年督辦機制,層層傳導壓力,壓緊壓實責任;國家電投山東分公司、華能山東公司將示范項目作為綠色轉型“Ⅰ號工程”,制訂專項推進方案,成立項目決策組、機電保供組、設備組裝組、質量驗收組、安全監管組、后勤保障組、運行并網組等工作專班,各條戰線協同推進;定期召開協調會、工程推進會,實行“日跟蹤、日協調、周總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全力以赴推進海上風電建設。
精準施策攻堅
不同于陸上,海上風電環境復雜,受天氣影響大,每年平均可施工窗口期僅100多天,沖刺有限窗口期,難度之大、壓力之大超出想象。山東半島南3號、南4號風電場海域距離陸地約35公里,屬于國內單樁基礎水深最深的大型海上風電場之一,平均水深31米,海流、潮汐、波浪、強風等影響惡劣,不可預測因素太多,施工作業困難重重。如何破局?站在大海“風口浪尖”,直面大海“喜怒哀樂”,山東能源人不畏艱險、勇于擔當,精準施策、聚力攻堅,“堅決兌現年內并網發電”誓言鏗鏘。
半島南3號針對施工窗口期少、海底地形復雜、高空深水作業風險大等挑戰,項目采用一人一戰位、一機一方案、一吊一總結“三個一”施工方式,以“人盯證”“人盯貨”“人盯船”三盯措施,加速辦證、訂貨、施工作業,高質高效按期完成各個工程節點。5月14日,首根風機基礎沉樁;6月22日,首臺海上風機吊裝;9月2日,海上升壓站吊裝就位;9月11日,陸上集控中心受電一次成功;9月29日,首批風機并網發電;11月17日,58臺風機基礎沉樁完工;12月5日,全部風機吊裝完工;12月16日,全容量并網發電。
半島南4號堅持“標準化、規范化、精細化”建設,針對海上風電“搶裝潮”,安排專人長期駐廠監造,保證風電設備一次性通過出廠驗收;針對施工水域深超30米、軟土層深厚、船舶調度困難等問題,經過反復勘探、技術論證、桌面推演等,科學創新施策,精心制訂方案,精細計劃時間,精準量身施工,各項吊裝安全高效完工。1月4日,首根風機基礎鋼管樁沉樁;5月9日,首臺海上風機吊裝;8月28日,海上升壓站吊裝;9月12日,首批風電機組并網發出山東“第一度海上風電”,實現“零突破”;11月15日,58臺風機基礎沉樁完工;11月28日,全部風機吊裝完工;12月10日,全容量并網發電。
同時,牢牢把住安全發展底線,成立項目安全委員會,嚴格落實安全責任制,層層簽訂安全責任書,強化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針對海底打樁、設備吊裝、海纜敷設等高危作業,明確風險等級,采取技術手段,實行安全風險分級、分層、分類、分專業進行統一規范監管;深入實施隱患排查治理,制定應急處置預案,適時組織應急演練,全方位、多角度消除安全隱患,確保安全不出事。
艱辛鏖戰300余天,年內全容量并網發電目標圓滿實現。據統計,自首批機組并網以來,半島南3號、南4號海上風電項目累計發電量突破1.6億千瓦時。
創新驅動突破
海上風電,用的是風,靠的是創新。半島南3號、南4號海上風電項目,無現成經驗可循、無成功案例可鑒。山東堅持創新驅動,勇于探索突破,以創新提速提質提效,多次刷新國內海上風電建設紀錄。
半島南3號海上風電項目,創新采用4腿導管架型式吊裝方案,使全省最大5200噸“鋼鐵心臟”——海上升壓站,僅用24小時便完成發貨、運輸、吊裝;創新“一機一策”“量身施工”法,在30米以上水深海域首次使用坐底式安裝船吊裝,刷新單月吊裝風機17臺、單臺風機吊裝用時16小時等紀錄;創新高壓并聯電抗器對海纜容性無功補償,有效解決外徑263毫米220千伏47千米海纜遠距離輸送電力難題;首創采用吸氣式煙感系統和高壓細水霧消防,為項目高效運行裝上“安全閥”;打造自主可控、海陸一體“最強大腦”——海上風電智能監控平臺,實時掌控機組運行、機組降容預警等,組織效率提高20%,發電量提升1%左右。
半島南4號海上風電項目,創新海上風機“整體”吊裝,開創國內5.2兆瓦風機“整體”吊裝先河;創新“單浮吊船四主鉤配合抬樁翻樁”施工法,刷新單一船組14天完工8根單樁、單月沉樁13根基裝紀錄;創新應用“水下超短基線定位系統”,精確定位海纜路徑,10天完工外徑263毫米、總長47千米海纜敷設;集控中心以5G移動、人船定位、氣象預測等為依托,設置海浪風況、運行監視、消防預警等10余個功能板塊,可全方位消除管理盲區,管理效能提升15%左右,運維成本降低5%以上。
強化要素支撐
海上風電建設是一項復雜系統工程,離不開政策激勵、資金投入、人才保障等要素支撐。為此,山東出臺一系列引領性、撬動性政策措施,全力推動項目建設“加速跑”。
強化政策支持。對海上風電開發項目及通過窗口指導的海上風電裝備產業重大項目,納入省重點項目予以支持,優先解決項目建設所需土地、能耗、產能等指標;各地將海上風電項目納入當地國土空間規劃,新增建設用地,優先保障海上風電項目建設,統籌保障項目用地、用海。其中,煙臺出臺海上風電項目推進管理辦法、招商引資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企業金融輔導機制等支持政策。
強化資金投入。設立總規模100億元的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白鷺新能源產業基金,煙臺成立全省唯一一個區域性產業金融服務中心——環渤海產業金融服務中心,搭建銀企對接平臺,舉辦銀企推介活動,為海上風電項目貸款融資。
強化人才保障。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職業院校等,設置海上風電相關學科,強化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開發研究等;加強海上風電人才培養培訓,未來5年,打造煙臺大學海上風電“一流學科”,培養1000余名海上風電專業人才。
強化技術攻關。圍繞構建海上風電全產業鏈,將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研發納入省科技計劃等予以優先支持;鼓勵企業、研究機構開展海上風電開發環境、移動測風、遠距離海上輸電、海上風能與波浪能潮流能綜合利用等關鍵技術研發和相關試驗,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為海上風電提供堅強支撐。
強化風電消納。對海上風電項目優先啟動電網接入研究論證,科學統籌輸電通道建設,推進電網送出工程與海上風電項目同步建設、同步投運,強化電網規劃與海上風電協調發展;制定出臺電力送出規范,補強電力送出短板;推動海上風電接入大電力市場,優化調度運行管理,力促海上風電消納。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展望“十四五”,山東將按照“四增兩減一提升”總體思路,全力打造山東半島千萬千瓦海上風電基地,堅定不移地推進海上風電高質量發展。2022年開工建設300萬千瓦,年底建成并網150萬千瓦;到2025年,開工建設1000萬千瓦,建成并網500萬千瓦,推動山東加速邁入全國海上風電發展“第一方陣”,助力全省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為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本版稿件由本報通訊員田尉鈞、郭小軍、段敏、呂紅芳、馬向陽、張建佩,本報記者左豐岐、張思凱采寫整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