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21-12-27 07:18:12
原標題:青島捧回“山東唯一”全國特等獎
來源:青島日報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沐源
陳延年、陳喬年等人為探索救國之路遠渡重洋赴法留學,曾掀起收視熱潮的電視劇《覺醒年代》中的這一劇情被融入大學英語課《承擔使命》的教學中,穿越百年時光,舊中國的有志青年用這種特殊的方式向新時代的青年學子講述什么是使命和擔當——在日前舉辦的2021年外語課程思政優秀教學案例全國交流活動中,青島大學公共外語教育學院于明杰教師團隊執教的這堂英語課榮獲本科大學英語組全國特等獎,這也是山東高校在此次活動中捧回的唯一特等獎。
2021年外語課程思政優秀教學案例全國交流活動由教育部職業院校外語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高等教育出版社、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與《中國外語》編輯部共同組織舉辦,分為本科大學英語組、本科英語類專業組、高職高專英語組、中職英語組等4個組別,共有來自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625所院校的3613名教師參加。活動中,各代表隊經過激烈角逐,最終4個組別共產生全國特等獎25個,其中山東高校獲得1個特等獎,即青大于明杰教師團隊所獲的本科大學英語組特等獎。
比賽中,于明杰教師團隊在指定的教學單元中選擇了大一年級的第一課《承擔使命》,因為老師們認為,課程思政建設要從大一新生入學開始,貫穿大學生涯始終。團隊結合課文原始文本,適時引入了年輕人高度關注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和電視劇《覺醒年代》相關片段,進而引導學生思考自己作為新時代大學生的使命擔當。精巧的教學設計和條分縷析的答辯贏得評委一致認可。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日常教學中,青大公共外語教育學院的老師們也十分注重課程思政建設。于明杰告訴記者,思政教育并不是生硬地嫁接到外語課程中,兩者要做到有機融合,達到如鹽入水、潤物無聲的效果。比如有一篇課文是講外國的慈善機構如何幫助非洲窮人。于明杰正好有一個朋友是中國駐津巴布韋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并且經常在朋友圈里分享“一帶一路”倡議是如何讓當地受益的,于明杰把這些鮮活的圖片和案例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對不同類別的援助有更全面、更客觀的認識。她還以學生們都看過的電視劇《山海情》為例,與學生們探討經濟資助和整體幫扶的區別。就這樣,于明杰把外語教學與現實和熱點相結合,讓課程思政“活”起來。
正所謂教學相長,學生的表現也常常帶給于明杰驚喜。比如有一篇課文與音樂有關,學生們分組展示自己喜歡的音樂,有相當多的學生展示了中國古風音樂,并用英語解析其中的歌詞意境。“同學們充分展示了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文化自信。”于明杰說。
“外語教學不只涉及單詞語法,其作為人文學科,本身就具有傳遞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功能。”青大公共外語教育學院黨委書記劉海榮說,近年來,學院深入推進學校“一二三四五”協同育人綜合改革,“一”即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二”即以知識教育和人格教育為支撐,“三”即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四”即有溫度、有溫情、有溫暖、有溫馨的“四溫”教育,“五”即成人、成才、成器、成事、成功的“五成”教育,不斷增強老師的育人意識,提升老師的育人能力,真正把課程育人、文化育人落到實處。
青大公共外語教育學院院長國林祥告訴記者,公共外語課是學生覆蓋面最廣、課時最多、學時最長的課程之一,是立德樹人的重要陣地,學院為推動課程思政體系化、規范化、常態化建設采取了諸多舉措,比如攜手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行課程思政教學研討會,舉辦“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活動月”活動,組織開展課程思政針對性、常態化研討,將課程思政列入“推門聽課”重要觀察點,課程思政入教案等,不斷探索大學英語課程與思政的融合之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