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2021-12-29 08:57:12
原標題:濟南:打造生態修復典范 還山還景于民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陳明
佛慧山景區位于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是千佛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文物古跡眾多,自然景觀豐富,是展現歷史文化和城市魅力的重要窗口。
長期以來,佛慧山景區北入口存在多處大體量建筑,私搭亂建現象嚴重,區域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市民群眾反映強烈。2020年11月,濟南市啟動佛慧山景區北入口生態恢復工程,精心打造高質量生態恢復工程典范,目前已免費向市民游客開放,真正實現還山于民、還綠于民、還景于民。
濟南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組建工作專班高效推進生態恢復工程,從全系統抽調包括12名高級工程師在內共計40人的攻堅隊伍,舉全局之力推進工程建設。創新工作機制,專班設綜合協調、規劃設計、施工建設、資金審計4個組,全部進駐施工現場一線,縱向指揮、橫向協調,構建起扁平化、協同化、貫通化的工作機制。完善日調度、現場晨會、方案會審、安全文明施工等多項管理制度,全面梳理掌握工程推進情況,及時分析研判存在問題,現場會商研究解決方案,確保工程按既定節點穩步推進。工作專班與局屬各處室在人員、物資、技術支持上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市住建、交通、城管、水務、電力等部門結合職能,開辟綠色通道,為工程建設高效推進提供堅實支撐。同時,推動工程建設和黨建工作深度融合。工作專班會同各參建單位成立施工一線臨時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勇挑急難險重任務。選拔專業水平高的年輕黨員干部組建3支青年突擊隊,開展建功立業勞動競賽。
為延續佛慧山獨特景觀風貌,生態恢復工程遵循“自然、生態、野趣、安全、節儉、宜游”理念,用近自然、群落式、低維護、可持續的園林手法恢復綠色生態空間,營造親近自然、返璞歸真的原生態景觀。把握生態恢復核心要義,深入挖掘景區綠色基底資源,不斷完善優化設計方案,做到“大有協調、小有特色”,全盤布局又各具匠心。堅持保護優先,對施工區域內植被現狀進行全面調查摸底和建卡立檔,分類制定448棵現有苗木遷移、保護、養護和現場山石資源保護方案,采用低影響、低擾動的生態修復手法,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對景區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影響。堅持因地制宜,順應原有山體山形地貌,隨坡就勢進行規劃建設,合理利用原有建筑地下空間建設地下停車場,結合現場高差設置臺地花園,精雕細琢進行景觀節點打造,再現“峰巒突兀,澗谷縈回,丹樹黃花,更宜秋色”的佛慧勝景。
如何做到搶抓進度的同時又確保工程安全高質高效推進?工程創新施工管理模式,統籌調度2000余名參建人員、30余臺大型機械、50余部施工車輛實施工程“會戰”。完善監管機制,建立專班、施工企業、監理、審計聯合審驗機制,對施工、養護質量進行全過程、交叉式監管,從苗源調配、運輸到進場實行分級負責,全面把控綠化施工質量。充分發揮行業優勢,組織技術專家科學制定冬季綠化施工專項方案和極寒天氣應對方案,綜合采取多項技術保障措施,確保冬季低溫條件下,苗木成活率超過98%。優先選用鄉土樹種,結合地形地貌疏密有度栽植,豐富林相季相變化。科學從緊確定工程單價,據實從嚴核定工程量,嚴格把控設計變更,著力降低工程投資成本。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體系,細化完善防火防風防凍防滑預案,強化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和安全教育培訓,成功實現“零事故、零傷亡”的目標。
工程強化佛慧山景區生態和公共屬性,累計完成生態恢復面積10.8萬平方米,栽植大規格特選喬木108棵、各類喬灌木百余種6000余株,新增綠地面積9.3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86%,景區整體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原有生態系統功能更加完善,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和恢復。為增強服務功能,建設開元廣場、楓林大道、鏡水映秀、梅香漫溪等景觀節點10余處,鋪設休憩廣場3000平方米、慢行綠道144米,配套建設游客服務中心1處500余平方米,合理利用原有建筑地下空間建設停車場,景區配套服務更加完備。
佛慧山景區北入口自2021年5月1日免費開放后,僅“五一”小長假期間就接待游客超過13萬人次,泉城百姓口口相傳,成為新晉旅游打卡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