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22-03-12 07:19:03
原標題:青島:銖積寸累繪就“綠色”畫卷
來源:青島日報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 棟 文/圖
春風吐綠,萬物復蘇,又逢一年植樹節。近年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步伐也向著更深更廣的領域不斷延伸。一座城市該如何以“綠”為底,繪就美麗畫卷?這些年,青島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荒山禿嶺種出萬畝綠林
說起植樹,不少老青島人首先會想到有著“青島綠肺”之稱的嶗山林場。但許多人都不知道的是,新中國成立前夕,嶗山幾乎是一座“禿山”。“之前由于兩次戰火蔓延,加之人為破壞,嶗山林場成立前,這里都是光禿禿的。”嶗山林場黨總支書記王健光表示。1950年3月,嶗山林場剛剛成立,當時僅有職工8人。面對荒山禿嶺,林場人抱定“綠化荒山、改造嶗山”的決心,從此拉開了嶗山造林綠化的序幕。
然而造林的過程卻是幾經波折。從起初450萬株幼林愈發繁茂,到上世紀50年代中期蟲害造成赤松大片枯死,再到引進優良樹種培育、利用生物防治蟲害、調整林分結構……每一步,都浸潤著嶗山林場人的辛勤汗水。“那些年,林場人在防治蟲害方面下了大力氣。到上世紀80年代以后,嶗山林場山林的蟲口密度開始逐年下降,現在已經完全達到了自控的狀態。”王健光告訴記者,目前,嶗山林場已有木本植物近80科、160屬、400多個種和變種,草本植物1000余種。
近些年,嶗山林場還致力于珍稀瀕危林木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工作,先后開展了嶗山珍稀樹種培育基地建設示范項目和青島市日本落葉松采種基地建設項目。建成山東(暖溫帶)珍稀瀕危樹種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建設項目嶗山原地保存庫,面積45公頃,共保存紫椴、紅果山胡椒、嶗山梨等11個樹種;建成石門、九水、涼泉珍稀瀕危種質資源異地保存庫,保護繁育30余種,保存100余種,已具備保存、育苗、科研、科普、示范等功能。
據了解,目前,嶗山林場總面積11.27萬畝,森林覆蓋率為88.11%,下設8個林區,全部為國家級公益林。
15種鄉土樹種成“主角”
“麻櫟、蒙古櫟、樸樹、櫸樹、花楸……這些鄉土樹種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青島的山林綠地中。”市園林和林業局園林和林業建設處副處長賀蕾告訴記者,鄉土樹種具有適應性強、抗逆性強,兼具經濟性、歷史和文化性等特點,在城市綠化中的優勢越來越突出。
近年來,我市實施“鄉土樹種”回歸計劃,科學綠化,繁殖和培育了更多適合本地生長的鄉土樹種,初步篩選出適合我市山地造林的10種喬木和5種灌木進行實生苗培育。目前,培育的鄉土樹種苗木主要應用于青島市森林質量精準提升、林地退化空窗造林等領域。
自我市“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活動開展以來,已累計在雙山、太平山、大小珠山栽植麻櫟苗3萬株,長勢良好,成活率高達90%。“一方面,通過科學使用樹種,繁殖利用好更適合青島本地生長的鄉土樹種;另一方面,從繁育技術創新入手,讓人工造林更加具有生命力。”賀蕾告訴記者,目前,青島的綠化造林樹苗栽植已經用上了團粒基質技術,這種基質持水力強、質地疏松,利于植物生長,能有效提高成活率。這一技術的應用,也成為青島植樹造林的一大創新“黑科技”。
公園城市建設是“重要考卷”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來,青島先后被評為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等稱號。目前,市和各區市及112個有林鎮(街)、4137個有林村(社區)均設立了總林長、副總林長和林長,共計近1萬名。
守護綠色,需要久久為功。當下,我市正在實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其中公園城市建設就是發力點之一。“要把公園城市建設作為廣大干部職工作風能力提升的重要考卷。”市園林和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韓守信表示,今年要完成60個山頭公園的整治,開展濱海綠道和城區綠道環建設,重點完成浮山、太平山、午山環山綠道建設,開展口袋公園、林蔭廊道、立體綠化等建設,讓市民切實感受到身邊綠化環境的變化。
此外,《青島市“十四五”林業發展規劃》還提出,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市將依托“山、海、城”地域特征,推進山水林田海島灣系統治理,推動公園城市建設,全面推行林長制,構建布局合理、結構優化、功能完備、效益顯著的城鄉一體化生態空間格局。“十四五”末,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不低于15平方米。
“纖纖不絕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城市的自然生態既是“家底”也是“責任”,只有銖積寸累、日就月將,才能擘畫出公園城市的新圖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