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2-06-12 17:32:06
原標題:合集|大眾日報深度解析山東新時代人才工作新部署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要求,實現“走在前、開新局”,引育一流創新人才至關重要。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加快人才強省建設,主動融入國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人才平臺建設布局,積極構建具有山東特色的“2+N”人才發展雁陣格局,不斷提升區域人才競爭力。
省黨代會勝利閉幕不久,6月9日,省委召開高規格的人才座談會,聽取院士專家意見建議,深入研究加快人才強省建設相關舉措,彰顯了新一屆省委堅持人才引領發展戰略的堅定決心,為全省上下更好學習貫徹省黨代會精神、推動全省人才工作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努力方向。
省委人才座談會后,大眾日報推出3篇專題報道,總結我省近年來人才強省建設的舉措經驗,解讀實現“走在前、開新局”人才工作怎么做、廣大人才怎么為,以期鼓舞全省上下凝聚共識、振奮精神,在打造新時代人才集聚高地上走在前,在打造一流人才隊伍上走在前,在打造一流人才載體平臺上走在前,在打造一流人才發展生態上走在前,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強勁支持。
讓更多“千里馬”在山東創新創業賽道上競相奔騰
——省委人才座談會側記
□ 本報記者 趙洪杰 劉兵
人是事業發展最關鍵的因素。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首在得人,必須更好培養人才、發現人才、珍惜人才、凝聚人才、使用人才。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引育一流創新人才,讓更多“千里馬”在山東創新創業賽道上競相奔騰。
在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之際,6月9日下午,省委人才座談會在濟南召開。來自全省各條戰線、各個領域的優秀專家人才代表齊聚濟南,圍繞強化人才引育創新、更好發揮人才引領作用等,談體會、話建議,為打造具有山東特色的新時代人才集聚高地凝聚共識、貢獻智慧。
“真切感受到山東對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視”
“在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勝利閉幕不久,省委召開人才座談會,凸顯了省委對人才工作的重視,彰顯了省委堅持人才引領發展戰略的堅定決心。”中國工程院院士、康復大學(籌)校長董爾丹說。
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要求,實現“走在前、開新局”,引育一流創新人才至關重要。近年來,山東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大力實施“人才興魯”戰略,聚力“加強人才引育創新”,全力推進人才制度改革攻堅,全方位培養引進使用人才,加快構筑新時代人才集聚高地。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海洋監測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研究員王軍成深有感觸。“近年來,人才隊伍規模素質持續提升,全省人才資源總量超過1500萬,位居全國第三;住魯兩院院士和海外學術機構院士達到114位,國家級省級領軍人才4300多名,近三年集聚高校畢業生青年人才218萬余人。”王軍成說,各層次、各類別人才的集聚,為打造新時代人才集聚高地打下了堅實基礎。
不僅是人才隊伍規模素質持續提升,人才培養集聚能力也在不斷增強。2017年8月,北京大學與山東省簽署了共建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協議。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院長、首席科學家,濰坊現代農業山東省實驗室主任鄧興旺介紹,研究院是北京大學在京外設立的首個高端農業類新型研發機構,在山東省和濰坊市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初步形成了“三高”布局:核心團隊達到國際最高水準、儀器設備達到全球最先進水平、科研環境可與全球最高水平媲美。
“山東在創新政策、搭建平臺、打造環境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新思路新舉措,讓我真切感受到山東對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視。”鄧興旺說。
近年來,以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中科院濟南科創城等為代表的一批國家戰略創新力量相繼落戶山東,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高等技術研究院、能源研究院、未來網絡研究院高標建成,高能級創新平臺和新型研發機構加快發展,為廣大人才干事創業提供了廣闊舞臺。與此同時,高水平大學和高水平學科“雙高”建設成效明顯,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分別增至191個、978個,人才培養能力持續提升。院士懇談會、人才創新發展大會、海洽會、名校人才直通車等品牌人才活動影響力與日俱增,越來越多人才看好山東、選擇山東。
“進入發展新階段,山東更加需要人才、渴盼人才”
隨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的勝利召開,我省人才創新創業舞臺更加寬廣,熱情更為高漲。“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對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山東發展進入全面求強、大踏步向現代化邁進的新階段,可以說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人才、渴盼人才。”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省腫瘤醫院院長、山東省高層次人才發展促進會會長于金明說。
著眼未來,我省提出全力爭取融入國家人才發展戰略布局,構建具有山東特色的“2+N”人才發展雁陣格局。一方面,支持濟南、青島發揮“頭雁”作用,全力創建國家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臺。另一方面,鼓勵各市依托各類園區、平臺,著力塑造一批富有創新創業活力的人才集聚區,形成“雁群”,促進全省區域人才競爭力持續提升。
近年來,濰柴集團依托美國、德國、日本三個離岸研發中心和一系列海外產業平臺,引進高端人才300余名,為企業高質量高速度發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撐。“希望有關部門支持像濰柴這樣的重點企業更大力度‘走出去’,到海外設立分公司或離岸研發中心、海外孵化器、產業園區等,加大企業引進海外離岸人才支持力度,就地吸引集聚更多海外人才為我所用。”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執行總裁、副總設計師、副總工程師陳文淼說。
在打造一流人才隊伍上走在前,必須著力塑造用好戰略科學家隊伍,著力打造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著力集聚和支持青年科技人才,著力建設卓越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隊伍。
“我們院內設立了‘伯樂獎’,鼓勵主動出擊、廣攬人才,對于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學科帶頭人,三顧茅廬,真心真金,提供科研經費、安家費和住房補貼,至今已吸引了多位國家隊高層次人才主動加盟。”于金明說,省腫瘤醫院不僅要培養集戰略家和科學家于一身的戰略科學家,還要重點培養青年科技人才,支持他們挑大梁、當主角。這兩年,醫院大膽啟用選拔年輕同志,一大批青年人才脫穎而出,目前已經形成了“70后”掌舵、“80后”領軍、“90后”骨干的可喜局面。
群星閃耀創新山東,哲學家和科學家都不可或缺
強省建設,強在各個方面,不僅需要科學家、企業家、金融家,也需要哲學家、文學家、藝術家。山東大學講席教授、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文史哲》雜志主編王學典表示,哲學社會科學的發達和普及,能夠養育人的精神品格、文明素質,能夠營造寬松開放、包容和諧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氛圍。“我們要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引育更多一流人才,促進文化繁榮興盛”。
群星閃耀創新山東,哲學家和科學家都不可或缺。我省明確提出,全面加強哲學社會科學、鄉村治理、衛生健康等領域人才隊伍建設,切實形成各類人才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涌流的生動局面。
“事業因人才而興,人才因事業而聚。”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需要人才、呼喚人才,也必將成就人才。更多優秀人才匯聚齊魯、創業山東,成就自我與建設強省同頻共振,一定能奏響打造具有山東特色的新時代人才集聚高地的鏗鏘樂章。
以走在前的境界標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 本報記者 劉兵 趙君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實現“走在前、開新局”,做好人才工作、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6月9日省委召開的人才座談會,圍繞加快新時代人才強省建設、更好發揮人才在高質量發展中的引領作用,明確提出在打造新時代人才集聚高地上走在前、在打造一流人才隊伍上走在前、在打造一流人才載體平臺上走在前、在打造一流人才發展生態上走在前的目標要求。
近年來,山東大力實施“人才興魯”戰略,人才事業發展取得重要進展,特別是省、市、縣黨委全部設立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建立黨員領導干部聯系服務專家機制,組建人才集團參與人才發展,黨管人才工作格局更加健全。
“山東創新人才工作思路,已形成了系統性人才發展配套政策,構建起完備的人才服務體系,這是實現‘走在前’的底氣和實力所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海洋監測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研究員王軍成說。
在打造新時代人才集聚高地上走在前、在打造一流人才隊伍上走在前,必須以高能級平臺為承托。“省委以‘走在前’的境界標準,提出實施人才平臺‘提能造峰’計劃,對實現‘強省’建設目標至關重要。”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省腫瘤醫院院長、山東省高層次人才發展促進會會長于金明說。
“目前山東醫學學科呈現山多峰少、大而不強的現象,打造具有山東特色的創新高地,對于優勢學科的創新平臺應該集全省之力、整合資源重點支持。”于金明表示,省腫瘤醫院放療學科是國內一流的優勢學科,當前正在積極爭創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有望實現我省該領域零的突破,并率先建成國際最頂級的全鏈條腫瘤放療技術體系,五年內實現“國際領先”。
高校人才密度最高,集聚規模最大,虹吸力量最強,是人才的第一培養地、聚集地、創新地。“在打造一流人才載體平臺上走在前,必須加快高水平大學和高水平學科建設,建成一流高教平臺,發揮好高等院校主陣地作用,走好人才自主培養之路。”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馮繼康說。
近年來,我省堅持以學科建設為根基,大力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啟動實施了高水平大學和高水平學科建設計劃,支持3所駐魯部屬高校爭創世界一流,在省屬高校重點建設15所高水平大學和51個高水平學科,高校綜合競爭力明顯提升,為引育高端人才提供了重要支撐。
“加快建成一流高教平臺,山東將突出重點,精準發力。”馮繼康說,我省將實施學科建設“811”工程,厚植8個國家一流學科競爭優勢,建強10個左右沖擊“雙一流”的潛力學科,培育10個左右后備力量學科,重點打造學科發展的“尖刀班”和“突擊隊”,持續實施“雙高”建設,加快形成學科門類齊全、多層次、多種類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體系和生態優化的學科建設體系,培養造就一批適應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平臺集聚人才,人才成就平臺。引進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碳中和應用研究中心等15家“中科系”院所落地濟南,集聚包含兩院院士和國家重大工程帶頭人在內的高層次科研人才1000余人;舉全省之力推動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建設,匯聚31位院士、共2200余人的科研人才隊伍,圍繞海洋科技創新取得一批重要成果……這是山東堅持抓平臺支撐,持續放大人才磁場效應,打造人才高地的生動實踐。
“我們正深入開展實驗室體系重塑攻堅行動,著力構建1家國家實驗室、30家左右全國重點實驗室、10家左右山東省實驗室、300家左右省重點實驗室的‘1313’實驗室體系。”省科技廳副廳長潘軍說,與此同時,依托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高等技術研究院、能源研究院等重大平臺載體,布局一批大科學裝置,助力我省建設全國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企業是推動創新創造的主力軍,也是人才集聚的高地。培育一批創新型領軍企業,發揮企業人才引育主體作用,對我省打造具有山東特色的新時代人才集聚高地至關重要。作為工業大省,山東擁有全國最為齊全的工業門類,以及海爾、濰柴、浪潮等一大批引領全國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為人才施展才能提供了廣闊空間。
“秉承‘買設備不如買技術,買技術不如買人才’的理念,濰柴全方位引進、培養、用好人才,已集聚研發人才5000余名、博士300余名,其中省級、國家級高層次人才近60人。”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陳文淼說。濰柴集團一直高度重視搭建高水平事業平臺,始終保持研發高標準、大投入,先后建成內燃機可靠性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等一批“國字號”科研平臺。
陳文淼希望,有關部門支持重點企業加快建設一批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等高端平臺,加快提升現有平臺創新效能。“濰柴也將在全球加快布局更多研發中心,加大新能源、電控、液壓、智能駕駛、新材料等領域的人才引進力度,吸引更多人才匯聚齊魯,服務強省建設。”他說。
天下英才聚神州,萬類霜天競自由。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需要人才、呼喚人才,也必將成就人才。山東,正敞開懷抱迎接四海英才,共建人才集聚高地,共赴強省建設征程。
讓海岱齊魯成為近悅遠來的“人才之家”
□ 本報記者 趙君 劉兵
舉辦人才沙龍、組織“院士專家面對面”、進行企業家培訓……6月9日,省委人才座談會上,“山東省人才之家”一經揭牌,便受到廣泛關注和期待。這一聚力搭建的高層次人才服務平臺,將整合黨委政府、市場化機構、社會組織、人才研究智庫等方面的資源和工作力量,為高層次人才和各地、各部門、重點用人單位提供人才研修培訓、政策咨詢、對話交流、資源對接、宣傳推介等服務。
“為大力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濃厚氛圍,打造一流人才發展生態,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依托省干部學院,建設了‘山東省人才之家’。”省干部學院院長馬林濤說,我們將以“打造人才在山東的‘家’”為己任,以“建設高水平資源統籌整合平臺”為目標,在不斷完善服務功能、健全聯系機制、優化活動載體等方面用心用力,努力為廣大專家人才提供最優質、最貼心的服務。
良好生態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關鍵所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省委高規格召開人才工作會議,先后頒布實施《山東省人才發展促進條例》《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山東人才工作的實施意見》,出臺“人才改革22條”“人才支撐新舊動能轉換20條”“新形勢下引才用才18條”“人才興魯32條”等政策措施,初步形成具有山東特色的人才制度體系;本碩博畢業生補貼政策實現16市全覆蓋;泰山、齊魯人才工程品牌享譽全國……近年來,山東持續釋放滿滿誠意、拿出硬核支持,不斷優化“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讓“濟濟多士、尊賢愛才”在齊魯大地蔚然成風。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加快人才強省建設,不斷提升區域人才競爭力。貫徹落實省黨代會精神,我省對優化人才生態作出進一步部署,明確要在打造一流人才發展生態上走在前,持續構建產業、市場、法治、人文最優的人才生態,不斷創新普惠性與個性化相結合的人才服務政策,積極營造拴心留人、愛才重才的濃厚氛圍。
“當前,人才競爭已從單純薪酬待遇的比拼,演變成人才服務環境、成長環境的整體較量。”省人社廳留學人員和專家服務中心副主任祖曉明說,全面提升高層次人才服務精準化、便捷化水平,近年來,我省大力推行“山東惠才卡”,為在魯來魯創新創業高層次人才提供29項綠色通道服務,截至目前,已累計為7452位人才頒發惠才卡。山東還制定發布全國首部高層次人才服務的省級地方標準,建成203個高層次人才服務窗口,配備高層次人才服務專員11027人。
優化人才服務“軟環境”,下一步我省將完善線上“一站式”人才服務平臺,梳理打包各類政策和便利服務事項,為人才“精準畫像”、定向匹配;把“山東惠才卡”服務范圍擴展到省外優秀人才,無論哪里的專家,來到山東就能享受交通、旅游等方面便利服務。
產業給人才提供多大發展空間,直接影響人才引育留用成效。煙臺制造業基礎雄厚、產業體系完備,當前正大力實施“9+N”制造業集聚培育工程,推動產業向價值鏈高端加速邁進。
“按照‘立足一個產業集群、集聚一批高端人才、搭建一批科研平臺、推出一組產才新政、營造一流產業生態’的思路,煙臺在省內率先實施產才融合發展行動,緊貼產業鏈布局人才鏈,連續12年實施高端人才引進‘雙百計劃’,累計引進省級以上產業領軍人才400多人。”煙臺市委組織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李天浩說,“接下來,我們將大力實施產業領軍人才筑峰計劃,力爭年內引進100名左右科技領軍人才,每個重點產業都有1-2名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影響力的頂尖人才(團隊)。”
生態好不好,人才最有發言權。在山東工作20多年,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陳松林有著切身體會。“初到研究所,所里給我一套當時能夠提供的最好住房,解決了我的后顧之憂。”陳松林說,泰山學者工程實施后,我們團隊有幸入選,享受崗位津貼,切切實實感受到了溫暖。“這一人才工程,對于吸引集聚人才,支持人才創新創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為‘人才興魯’戰略的實施奠定了重要基礎。”
“一個地方、一個單位能不能吸引、留住人才,關鍵在于是否能給人才提供干事創業的平臺,讓人才發揮聰明才智,實現自我價值。”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院長、首席科學家,濰坊現代農業山東省實驗室主任鄧興旺建議,推動人才管理做“減法”、人才支持做“加法”,為人才提供簡單的機制、安靜的環境。“全面推行科研項目首席專家負責制,最大限度放權松綁,讓人才有話語權。創新高校、科研院所科研經費保障機制,讓人才從評‘帽子’、報項目中解放出來,靜心做學問、專心搞研究。”
強化創新創業保障,豐富優化“人才投”“人才貸”“人才險”“人才板”等人才金融產品;辦好人才“關鍵小事”,實施人才安居工程,在目前32萬套供給能力基礎上再提升;提升城市人文品質,推動各市將海納人才、成就人才作為城市精神建設的重要內容,打造人才友好城市……未來一個時期,隨著人才發展生態的持續優化,山東將更加成為廣大人才的向往之地、奔流之地,越來越多的英才賢才將與山東來一場“雙向奔赴”。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