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2022-07-08 16:16:07
【環球網報道 見習記者 付嘉駿】《韓國經濟》8日發表的社論表示,韓國國內圍繞“與中國脫鉤 ”論的爭議越來越大。北約峰會期間,尹錫悅的隨行高級公務員在表示“比起中國,(韓國)更應集中于歐洲市場”后,韓國股市就發生了與中國相關的股票暴跌的情況。《韓國經濟》認為,“與中國脫鉤 ”論的邏輯是荒唐的,要將目光放在如何進入中國市場。
《韓國經濟》說,中國現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是美國經濟雜志《財富》(Fortune)500強企業相互競爭進入的市場。從市場規模和地位看,中國不是韓國應該放棄或脫離的市場,反而是應該不斷增加市場占有率的地方。而且市場規模如此之大的國家就在韓國隔壁,不再將中國視為主要出口市場并不是合理的方案。
這篇社論認為,韓國應該看到,中國不再是“工廠”,而是“市場”。在以汽車和智能手機為代表的高附加值產品領域,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生產國和消費國。然而,韓國在中國國內汽車和智能手機領域所占的市場份額正在逐漸減少。從韓國相關產品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來看,智能手機從10年前的20%左右下降到0.4%,汽車從9%減少到2%左右。
《韓國經濟》稱,現在在韓國國內引發爭議的“與中國脫鉤”論調的邏輯是荒唐的。韓國必須冷靜地判斷,中國到底是不是韓國需要的市場,還是說韓國將自身競爭力漸弱的問題歸咎在市場問題上。從國際經營開發研究生院(IMD)發表的2022年世界各國競爭力評價指標來看,最近10年里,韓國從第22位下降到第27位,中國從第23位上升到第17位。
文章說,從韓國的出口結構來看,原材料和資本貨物占88%,而消費品只占12%。原材料和資本貨物是生產國需要的,而不是美國或歐洲等消費國需要的。韓國要想拋棄中國市場,提高美國和歐洲的消費市場比重,必須改變自身的產業結構。但韓國通過三四十年間形成的產業結構無法在幾年之內改變。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會帶來很多痛苦,這一調整不是用嘴說就能實現,而是企業需要配合。現在韓國國內已經不是根據政府的指示就能改變產業結構的時代了。
《韓國經濟》稱,韓國雖然創造過“漢江奇跡”的經濟神話,但跟不上世界平均經濟增長率已有20年之久。在發展放緩的韓國,外國企業正降低市場比重。外資從今年4月開始紛紛從韓國國內股市撤資。
對于最近充斥韓國輿論界的“安保依靠美國,經濟依靠中國”說法以及“與中國脫鉤”論調,《韓國經濟》評論稱,“這是沒有任何實質意義的”。文章認為,在因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世界局勢不穩定的情況下,根據利益關系而結成的國際同盟實際上是一場作秀,此時,各自謀生才是正確的答案。
在社論結尾,《韓國經濟》呼吁應該停止類似“與中國脫鉤”的空論。文章說,圍繞“與中國脫鉤”論調,不應該詢問沒有在中國學習或工作過的政治家和媒體人士,而應從在中國建廠、做生意的韓國企業家口中尋找答案。韓國應該少說話,多睜大眼睛審視中國的變化,但韓國現在的對華戰略只用嘴,不用眼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