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22-07-21 16:47:07
原標題:擁抱數字生活 就是握緊鄉村振興建設的“金鑰匙”
來源:青島新聞網
青島新聞網7月21日訊(記者 劉文超)依托紅色資源稟賦、茶香梅谷特色、電商產業基礎和農業數字化改革先行優勢,青島市即墨區與時代緊密同頻共振,打造了數字經濟助力農村振興的“齊魯樣板”。今年上半年,《數字青島2022年行動方案》出臺,即墨移風店鎮數字鄉村試點被列入全市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打造普惠數字社會樣板工程的任務清單。
插上數字經濟的翅膀,即墨鄉村振興將迸發出哪些“靈感”,當地村民將在“家門口”獲得哪些幸福感?7月21日,青島市委網信辦組織開展“見證數字鄉村建設”新媒體、網絡天團即墨行活動,20余名新媒體記者、網絡天團成員一起走進即墨,實地探訪當地如何以數字經濟協同農業產業連片起勢,以產業振興激活鄉村振興。
移風店鎮
科技力量為農業轉型升級搭起“云梯”
邁入“十四五”時期,作為農業大省的山東在新舊動能轉換關鍵時期,自然要將農業視作轉型升級的重點領域,而農業的轉型升級一定離不開科技化、標準化水平的提升。位于即墨區移風店鎮的瑞克斯旺(中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即墨實施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的一個縮影。
瑞克斯旺種子種苗集團公司成立于1924年,是一家集科研、種子生產和市場開發為一體的專業化公司,在全球蔬菜種子行業中排名第四。2015年在即墨區移風店鎮成立科研中心并于同年8月注冊成立瑞克斯旺(中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8月,集蔬菜研發、示范及技術培訓于一體的瑞克斯旺科研中心正式奠基成立,定位要用4到6年時間,發展成為立足中國市場、輻射整個亞洲的國際一流蔬菜研發中心。以雄厚的科研實力為背書,瑞克斯旺立足于中國當地的氣候和消費特點,在水培和無土栽培技術方面進行了大力創新,不斷研發出適用水培和無土栽培的新型改良品種。
即墨實施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以來,大量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在區域內落地轉化。除了以瑞克斯旺為代表的綠色蔬菜生產基地之外,還有優質糧油生產基地、果茶生產基地、薯芋生產基地、中藥材花卉生產基地、畜牧養殖基地和海洋漁業養殖基地等六大基地。這些成果大大改變了以往農村第一產業普遍為分散式生產、作坊式經營的零散模式,實現了農業轉型升級與提質增效。
大歐戈莊村
農村電商托起鄉村振興“智”富夢
張院的簸箕,毛子埠的升,大歐的籠子進北京。大歐戈莊村編織鳥籠始于明代,以其工藝復雜、造型美觀、質量優良、有獨到的欣賞和收藏價值在國內久負盛譽。2009年,大歐鳥籠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隨著數字經濟向鄉村振興逐步滲透,鄉村產業新型業態不斷涌現,大歐戈莊村就是數字經濟為鄉村振興錦上添花的典型范例。這個面積僅2000余畝的小鄉村,用一根根網線編織出年產值超過4000余萬元的鳥籠產業,書寫了一段“鳥語竹韻,籠騰富躍”的鄉村振興傳奇。
村民471戶、人口1500余人、耕地面積2009畝,網格黨支部成員3人、黨員57名——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些看起來并不起眼的數字背后關聯著的,竟是年產鳥籠60萬件,發展電商業戶80余家,電商年銷售額達2000余萬元等一系列亮眼的成績單。從全國最大的鳥籠加工專業村到連續7年獲評“中國淘寶村”,大歐戈莊能夠實現農業與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融合發展,離不開多層次、大范圍的數字技術賦能。從接單、制作、包裝到發貨一站式操作,一條數字電商助農發展道路就此打開,大歐戈莊村生產的鳥籠不僅暢銷北京、天津、上海等全國30多個大中城市遠銷美國、法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
中國文化的根就是鄉村文化,數字鄉村建設的價值理性不能脫離人文關懷。在數字鄉村建設過程中,有著幾百年鳥籠文化傳承歷史的大歐戈莊村堅定了“保留、傳播鄉村特有文化價值”這一基本思想認識,在當地建有鄉村記憶館和柳腔博物館。2015年,大歐戈莊村被列入山東省第一批“鄉村記憶”工程文化遺產名單。他們深知,讓更多的人通過互聯網了解、接納鄉村特有民俗文化,將為當地鳥籠產業的持續壯大、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的提升帶來源源不斷的推動力,最終實現富民強村雙贏目標。
鰲角石村
e時代讓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
周游在紅瓦石墻、綠樹成蔭的鰲角石村,大家愈發理解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的深意。如今,這座有著600余年歷史的小村落已經擁有“山東省旅游特色村”“青島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先進村莊”等諸多榮譽。
與周圍日新月異的村居比起來,鰲角石村黨史館盡管有些其貌不揚,但它卻清晰記錄了鰲角石村歷任黨員干部是如何拒絕多個高利潤但強污染的項目落戶,一心帶領村民發展茶葉、雪松、花卉等生態產業。內在修為的提升,才是吸引外在因素的著眼點。只有守住了綠水青山,才有可能將其轉化為金山銀山。近年來,鰲角石村以數字化改革引領產業振興,一方面完成了對茶園茶棚、物流路徑、道路綠化的集中改造,健全與國際接軌的綠色農產品標準化種植體系,推動產業精品化。另一方面變“路徑依賴”為“模式創新”,打造了聚合茶葉、梅花、苗木、旅游、康養等產業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積極推進“農旅融合”“文旅融合”“康旅融合”“養旅融合”,真正將“茶香梅谷”打造成當地鄉村振興的“綠色名片”。
要解決產業鏈偏短、農業核心競爭力不足的問題,就要延長產業鏈,大力促進三產融合發展。借助鄉村振興數字化轉型深化發展這一時代機遇,鰲角石村逐步完善了規模化種植養殖、農產品深加工、電商銷售、生態觀光旅游等一整條業態豐富、多元融合的產業鏈。
龍泉街道
數字賦能打造鄉村旅游“新圖鑒”
五彩蓮山,生態龍泉。今年春天,即墨區龍泉街道綿延千畝的蜜桃基地成了市民的新晉打卡地。一朵朵桃花競相開放,漫步其中,恰如《詩經·桃夭》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意境,各種美圖在網絡上掀起一波“種草”熱潮,然而這僅僅是龍泉街道打造的蓮花田園鄉村振興示范區內的一個縮影。依托蓮花山、蓮陰河的自然生態優勢,龍泉街道攜手央企華僑城集團,高標準建設了52平方公里的蓮花田園鄉村振興示范區,串聯臺子、張家莊、石門、汪南等10余個村莊和100余家休閑莊園、家庭農場,域內美麗鄉村群落各有特色,騎行公園、民宿、露營基地、農家宴、咖啡館等各類旅游項目精彩紛呈,蓮花山片區2021年獲評中國美麗鄉村建設新典范地區。片區內汪河水南村更是借勢謀發展,曾在2020年獲評“青島市鄉村旅游特色村”,2021年獲評省級美麗鄉村、山東省景區化村莊,是當之無愧的以“鄉村旅游”為主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經過一天的參觀,新媒體記者、網絡天團一行對即墨當地數字鄉村建設成果贊嘆不已。而走進龍泉街道蓮花田園鄉村振興示范區規劃館后,更是對其發展前景充滿期待與信心。鄉村振興展示中心由華僑城集團投資4000萬元規劃建設,項目占地面積6萬平方米,其中展示中心約 2600平方米。展館圍繞鄉村振興這一國家戰略為核心主線,通過展覽、論壇、培訓、交流等多種活動形式實現了公眾與鄉村、文化、藝術、未來的鏈接。據了解,龍泉街道蓮花田園鄉村振興示范區自建立起就定位于高端化、國際化和示范性,由農科院下屬中環易達公司建設的自動化環境控制及智能化裝備微型“植物工廠”,由北京袈藍文化打造的鄉村眾創營、袈藍咖啡、書吧等新農人業態都已在規劃館中得到展現。
打造“數字鄉村”,提升鄉村信息化水平,既是抓好鄉村建設的重點工作之一,也是為著力構建鄉村治理新體系作出的行之有效的創新探索。近年來,汪河水南村強力推進“數字鄉村”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并通過加快農村電力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農業生產數字化改造,探索了鄉村治理新模式,彌補了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構建起數字鄉村建設和發展的新圖景。龍泉故事“碼”上聽,志愿服務“碼”上訂,農村智能電網建設為低碳旅游充上“綠色電”,農產品通過線上展銷平臺送達千家萬戶的餐桌……
借助鄉村振興數字建設的天時地利與人和,即墨精心設計打造了一個全面展現現代農村科技發展新概念的全新世界——未來數字農業、云農業、綠色農業、生態農業、農村經濟綜合體……本次“見證數字鄉村建設”新媒體、網絡天團即墨行活動,真實生動地揭示了“數字+”應用于鄉村振興與治理,將可以解鎖哪些應用新場景,鄉村治理效能和村民幸福感將如何實現雙提升。當大數據、云計算精準覆蓋昔日的荒山野嶺,農村和農民擁抱了數字生活,也就握緊了致富振興的“金鑰匙”。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