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客戶端
2022-09-07 23:32:09
原標題:山東農產品逆襲樣本:一顆土豆賣70億!滕州馬鈴薯做對了什么?
來源:大眾報業·齊魯壹點
記者 蔡宇丹
今年3月,首批“好品山東”中,223家品牌上榜,涵蓋制造業、消費品、農產品三大領域。
眾多企業“好品”中,魯花、一支筆、百壽坊、中裕……這些耳熟能詳的企業品牌中,分別對應著山東的花生、萊陽梨、單縣的優質青山羊、黃河灘區的優質小麥。而從區域優質農產品中孕育出的上市公司就有張裕、得利斯、民和、好當家、 西王、東阿阿膠、雙塔食品。
除了企業“好品”外,還上榜了章丘大蔥、黃島藍莓,黃河口大閘蟹、金鄉大蒜、濰縣蘿卜、平邑金銀花等27個區域類“好品”。
這些地方特產,有的是知名農產品、有的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在高質量發展的浪潮中,這些地方特產在沖破標準化種植這一關口后,和新技術、新經濟、新模式、新渠道、新市場廣泛鏈接,擺脫了“賣資源”的困境,一步步往價值鏈高端走。
1.2.4萬噸土豆撬動億元大單品
現在來說一顆土豆的逆襲。
全國休閑零食品牌良品鋪子的酥脆薄餅,2021年賣了2億元。
作為億元大單品,這款餅干的“點睛”之處,就是在配方中加入了用新鮮的馬鈴薯現磨出的土豆粉,使得這款餅干形成了獨特的口感和香氣。
這款爆款餅干添加的馬鈴薯粉,可不是普通“淀粉”。良品鋪子和供應商用了4年時間,將國內所有產區的馬鈴薯進行了對比,經過300余次品種和配方的實驗后,最終選定滕州馬鈴薯。
馬鈴薯全國都在種,良品鋪子為什么相中了滕州產的馬鈴薯?
一是滕州馬鈴薯含的水分比其他產區要高,正好符合工藝要求;二是滕州馬鈴薯標準化種植程度高,每顆土豆圓溜溜的, 長得幾乎一模一樣,這樣方便了機器削皮。
這樣標準化產出的土豆,意味著在加工環節給企業節省很多成本。把土豆種得幾乎一模一樣,聽起來很簡單,幾乎卻是所有農產品在產業化時面臨的一道高高門檻。
為此,滕州市專門頒布了土豆種植標準,通過物聯網設備,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控制大棚溫度和濕度;通過測土配方施肥,種出了一模一樣的土豆;將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和農業物聯網深度融合,進行農情信息檢測、病蟲害檢測和預警,災害分析和產量預測。這些新技術被當地農業技術部門直接送到田間地頭,現場指導,使得滕州馬鈴薯在穩產高產上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獲得了品牌商青睞。
現在,良品鋪子每年從滕州采購240萬公斤馬鈴薯。在終端零售,這款橫掃市場的酥脆薄餅賣出2個億。
良品鋪子研發的一款山楂棒棒糖,120克10支裝,一袋賣到30元。這個風靡兒童零食界的億元大單品,就是在對10多個省份的20多個山楂品種的有機酸含量、總糖含量等指標對比分析后,選定了有300年種植歷史的山東沂蒙大金星山楂做原材料。
未上榜好品山東的櫻桃谷鴨,卻是絕味鴨脖、周黑鴨等著名休閑鹵味品牌的“專屬用鴨”;長三角城市每賣出三只咸水鴨,都出自山東臨沂。
來自山東省政府新聞辦的數據顯示,山東出產的禽肉產量,占到全國1 /6 。山東的鴨子,以一己之力撐起了中國休閑鹵味市場80%的鴨類產品原料供應。
通過和產業鏈上具有創新能力的頭部企業合作,這些“山東好品”緊跟時尚口味,進行研發創新,通過先進工藝進行深加工,賦予產品更高的附加值和更強的競爭力,把優質農產品的價值充分挖掘出來。
越來越多的山東優質農產品正在走這樣的路子,提升產業附加值。
2.一顆馬鈴薯的“高能鏈接”
在邁過農產品標準化和規模化種植這道門檻后,滕州馬鈴薯一路飛奔。
通過和良品鋪子這樣具有市場創新能力的品牌商合作,滕州馬鈴薯的價值也得到提升。滕州的購銷大戶宗西龍把好土豆賣給良品鋪子這樣的品牌商,每斤能多賣一毛錢。
作為中國菜用馬鈴薯第一品牌,滕州馬鈴薯不光銷往傳統的餐飲市場,還和盒馬鮮生這樣的新渠道合作,讓滕州馬鈴薯在年輕白領客戶群體中收獲口碑,多收了三五斗。
在上海的大超市,鄭州胖東來,小盒裝的滕州土豆身價翻番。
通過開發預制菜這樣的新市場,滕州馬鈴薯切成絲,一斤賣到5元;通過和全國排名前三的團餐配送企業上海麥金地合作,投資建設中央廚房,實現了產業化加工,智能化配送。
現在,不光內蒙古的大土豆都拉到滕州集散,滕州正逐步成為全國春馬鈴薯良種集散中心、物流倉儲中心、價格形成中心和產銷信息匯集中心。
青島海關資料顯示,滕州馬鈴薯遠銷俄羅斯、東南亞、中東等20余個國家和地區,鮮薯出口量占全國鮮薯出口量的三分之一。
馬鈴薯作為全球第四大主糧,滕州的馬鈴薯能夠“賣全球”,難怪每年滕州的馬鈴薯都不夠賣。
2021年,滕州馬鈴薯的種植面積達70萬畝,總產210萬噸,培育種植規模500畝以上專業大戶200余家,經營規模50畝以上家庭農場、專業大戶800余家。全市春秋兩季馬鈴薯畝均效益8000元以上,是全國二季作區單產最高、效益最好的縣(市)。滕州馬鈴薯的產值達到75億元,未來幾年要突破百億。
3.金鄉大蒜黃河大閘蟹都在做同樣的事
滕州馬鈴薯逆襲,是山東農產品往價值鏈高端攀升的典型樣本。在和新技術、新市場、新模式進行廣泛、深度的鏈接后,這些區域品牌逐漸往價值鏈高端攀升。
現在,金鄉大蒜建成大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級1家、省級3家、市級34家,研制開發出黑蒜制品、硒蒜膠囊、大蒜多糖等40余種深加工產品,實現了從調味品到食品、保健品、醫藥品的全產業鏈生產。
金鄉縣常年種植大蒜70萬畝,帶動周邊種植區域超過200萬畝,產品出口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加工出口份額占全國70%以上,面積、產量、品級、出口量均居全國之首,形成了買全國賣全球的局面。
東營市通過和京東這樣的電商渠道合作,后者在東營建立黃河口大閘蟹生態養殖直采基地,從種苗至出塘,到門店,真正做到黃河口大閘蟹產地直達,全程可追溯。經過4年產地深耕,到2022年直采基地擴大到2000畝,年產50萬斤螃蟹。
這樣區域生鮮農產品要成為全國性品牌,一個直通全國的高效物流配送體系是核心要素。在當地政府積極支持下,通過京東物流這樣的基礎設施加持,創建了大閘蟹供應鏈服務中心,為東營的大閘蟹養殖戶提供優質銷售渠道,銷往全國各地,帶動當地超過億元的大閘蟹產值。
值班主編:于民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