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膠東在線
2022-09-09 23:49:09
原標題:煙臺毓璜頂醫院中醫中西醫結合科:中秋佳節話養生
來源:膠東在線
原標題:煙臺毓璜頂醫院中醫中西醫結合科:中秋佳節話養生
來源:膠東在線
膠東在線9月9日訊(通訊員 李成修 姜宗延)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拜月、賞月、團圓節日,在民間的重要性僅次于春節。因為八月十五在整個秋季七、八、九月的正中間,所以稱之為“中秋節”。一年一中秋,圓月圓相思。自古以來中秋便是家人團圓的日子,旅居漂泊在外的游子們通過仰望皎潔如玉的皓月,寄托思念家鄉,期盼與家人團聚的情感。李白的著名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便是這種感情的抒發。因此中秋節也被叫作”團圓節“。中秋佳節,團圓之夜,吃月餅、嘗肥蟹,食桂賞菊,合家觀月之時,有哪些養生保健的常識和預防疾病的注意事項,需要我們了解的呢?
中秋時節養生
一、養神怡情。中秋養生首重保持樂觀開朗,心情愉快,不可過度感傷與憂思。暑熱已盡,秋風瑟瑟,百花凋零,容易讓人觸景生情,心生憂愁。尤其老年人,他們常有凄涼、垂暮之感,再遇上不順心之事,極易心情抑郁。應以一顆平常心看待萬事萬物的變化,經常外出秋游,令人心曠神怡,以怡情養神。
二、防寒保暖,應對“秋寒”。中秋以后,秋寒秋燥等“肅殺之氣”易趁機侵襲機體,所以這是個容易多病的時節。中秋節前后,是天氣明顯轉涼,早晚溫差大的中秋階段,人體新陳代謝放緩,老人、孩童及體弱多病者容易罹患感冒、咳嗽等病癥。人們心中常有一個疑惑,”春捂秋凍”科學合理嗎?要正確理解“春捂秋凍”,秋凍的科學依據在天氣初涼,人的毛孔順應時令特點會閉合起來抵御寒冷,此時穿衣太厚容易讓毛孔受熱反而開放,待到突然降溫時寒氣便可從開放的毛孔侵入人體而使人患病,因此初秋中秋要“緩添衣“。但“秋凍”也要有度,要因人而異,體質較好,有過耐寒鍛煉者,可以緩穿衣,增強寒適應,能令免疫力代償性增強,迎接冬天的到來;而體質較弱,素有舊疾的人則應“謹防秋凍“。應對秋寒秋凍,要注意防寒保暖:秋季早晚溫差大,不貪涼,夜溫低蓋好被褥,日間衣著不宜過厚,以不著涼為度。勤泡腳養腎,泡到身體微微發熱為好;艾灸足三里和涌泉穴,有助于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三、飲食有方,應對“秋燥“。中秋溫差較大,白天時常炎熱,天氣干燥,中醫把這種氣候特點稱為“秋燥”。秋燥不僅是一種氣候特點,也是外感六淫邪氣之一,最易傷肺。燥氣傷肺,會令人出現口鼻干燥,干咳少痰,皮膚干癢,胸悶氣喘,大便干結等癥狀。中秋時節食療上遵循“燥則潤之”的方法,飲食調護要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的藥膳食材為主。首先注意補充足量的水分,多吃蘿卜、藕、梨、蜂蜜、芝麻、木耳、銀耳、百合等,藥膳中選加銀杏、麥冬、川貝、沙參、冬蟲夏草等具有滋補肺陰的藥材;可服用銀耳雪梨粥,百合蓮子粥、大棗玉米粥、黑芝麻粥,冰糖蒸梨等以助滋陰潤燥。還要注意在秋補養陰潤燥的同時,不忘適量補食山藥、芡實、韭菜、香菜等食材健運脾胃功能,以防消化不良和發生胃腸疾病。
四、運動養生。中秋前后宜加強運動調養。秋高氣爽,要注重增加戶外活動多呼吸新鮮空氣,鍛煉肺功能,在冷熱相宜的早晨散步、跑步,進行有規律的晨練,不但能夠調氣息,還接受了耐寒訓練,使身體能適應接下來的深秋、寒冬的冷刺激,為安度秋冬作準備。但要避免激烈的運動,不主張鍛煉的大汗淋漓。秋主收藏,中秋節后的運動應以調攝氣血、不傷津耗氣為原則,并依年齡及個人體質的不同選擇合適的運動,否則消耗過多的能量和大量出汗,反而會降低機體免疫力,寒燥濕等邪氣從肺部和開放的毛孔侵入人體而致病。
中秋防病
預防心腦卒中。中秋之后來到秋冬之交,氣溫變化大,冷暖不定,天氣日趨寒冷。從中秋節開始,進入了一年當中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有研究表明這一時期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占全年發病率的69.5%。原因有三:第一,日漸寒冷的天氣令受到寒冷刺激的周圍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升高的血壓可反射地引起心腦血管痙攣,加之高危人群中老年人大血管中有脂類沉積與硬化斑塊,導致血流不暢,極易促使心、腦血管病發作和復發。其二因秋冬季氣候干燥,人體處于“脫水”狀態,血液變得濃縮、粘稠,流動緩慢,也容易誘發心腦卒中。此外,中秋以后天氣多變溫差較大,風寒燥邪等常乘虛而入,引起人們罹患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等,或使原有呼吸系統疾病加重,這也是誘發和加重心、腦血管疾病的一個重要因素。
預防過敏性疾病。隨著天氣干燥,冷熱不定,溫差變大,中秋以后出現了過敏性疾病的高發期。比如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炎、哮喘等。防治此類疾病,需注意保暖、充足的休息,飲食宜清淡、易消化,適量補充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忌食辛辣溫燥食物,對抗秋燥、秋寒,防止發生過敏。
預防其他秋季常見病。秋屬肺,肺金肅殺而偏燥,要特別注意預防感冒、呼吸系統疾病;天氣轉涼,身體疲勞時抵抗力容易下降,消化功能和胃腸抗病能力減弱,容易出現急性胃腸炎,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及慢性胃腸炎者,秋季也容易復發。中秋節后愈發日短夜長,情緒容易壓抑煩躁,應當多外出散步、秋游,調暢情志,驅散陰霾,以防出現抑郁情緒。
科學品嘗月餅
中秋節永遠繞不開的話題就是月亮和月餅了。先聊月餅。中秋之夜,合家團聚,坐在一起品嘗美味月餅自是不可少。吃月餅有講究,可將月餅切成若干小塊,然后細嚼慢咽,有助于品出其美味,也利于消化。營養學專家建議“品清茶嘗月餅”。吃甜味月餅宜配飲花茶,有香甜兼受之妙;吃咸味月餅飲烏龍茶或綠茶為佳,有清香爽口之感。吃月餅配以茶葉,還能幫助消化。月餅主要成分都是糖和脂肪,因此月餅最好是在早上或中午吃,晚上應少吃或不吃,老年人更應如此。否則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腹瀉等。另外,患有胃炎或十二指腸炎的病人要慎食月餅,尤其是不宜空腹食用月餅;“三高人群“(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和冠心病患者進食月餅宜“淺嘗輒止”,不可大快朵頤,糖尿病人可以選擇低糖或無糖月餅來滿足自己的味蕾;膽囊炎、膽石癥患者,脾虛消化功能減退者,都要注意少食月餅,以免引起疾病急性發作。一般人吃了過量月餅而引起的不適主要是消化不良,在此推薦一款食療助消化方“山楂麥芽水”,取山楂片和炒麥芽各3 0克,加3克甘草,加水適量煎煮半小時為兩碗,分早晚兩次服用,能紓解進食過量月餅后的消化不良癥狀。
理性賞月
月圓時闔家賞月,往往會使人的感情興奮,老年人在月圓之夜如果賞月過久,會傷血耗氣,頭暈目眩。中秋賞月時還要注意防寒保暖,不要在戶外停留過久,以防受涼感冒。因此,中秋賞月要適度。
節氣、時令養生體現的是中醫治未病思想與智慧,也是國家著力建立的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和康復三位一體的中醫藥服務體系中的預防保健的重要內容,為了給患者們提供更好的中醫藥服務,毓璜頂醫院中醫中西醫結合科多年來不斷地傳承、創新、發展,創建了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以及省市重點專科,建設了在煙威地區享有盛譽的田文國家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鄒勇名中醫工作室、王利黨員名醫工作室等,以不斷地傳承名老中醫的學術經驗,培養、引進了大量的中醫人才,開設中醫治未病門診,能夠更好的服務于患者的中醫預防保健工作。
宋至誠,煙臺毓璜頂醫院中西醫科主治中醫師,中醫學碩士,畢業于山東中醫藥大學,山東中醫藥學會老年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各種胃炎、惡性腫瘤、月經不調、痛經、乳腺增生及痤瘡的中醫診療。并擅長以中醫治療兒科病、亞健康、更年期綜合征和各種慢性病,開展中醫治未病工作。
王利,中共黨員,煙臺毓璜頂醫院中醫、中西醫結合科副主任,副主任中醫師。齊魯衛生與健康杰出青年人才。山東省中醫藥重點專科心血管病科負責人。山東省中醫藥重點學科腦病學科后備學科帶頭人。先后在山東中醫藥大學、山東大學醫學院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在北京東直門醫院、北京協和醫院進修學習。是國家及山東省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人。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分會委員。主持參研國家級等課題5項,發表論文20篇。擅長各系統疾病的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后防復;擅長運用中西醫結合方法防治心、腦系疾病以及腫瘤疾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