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舜網
2022-09-17 14:08:09
原標題:守藝不守舊 匠心鑄精品 “山東手造”在文旅博覽會ZAO起來了
來源:舜網
原標題:守藝不守舊 匠心鑄精品 “山東手造”在文旅博覽會ZAO起來了
來源:舜網
威海花餑餑《鴻運當頭 和順有余》 本版照片均由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王鋒 攝
9月16日,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首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精彩繼續。山東國際會展中心、山東手造展示體驗中心兩大會場熱鬧非凡。今年,全省各市圍繞博覽會“山東手造”主題,在展覽展示、設計搭建上都有極大提升和突破。以物傳心,匠心鑄精品,手造產品兼具傳統藝術與現代創新的融合發展理念,讓傳統文化元素在新時代閃耀出熠熠之輝。以手造物、守藝不守舊,一件件精美絕倫的產品傳遞了手藝人的智慧,也抓住了觀眾的心。
絨繡、棒槌花邊、花餑餑等山東手造齊亮相,膠東半島的海風“刮”到文旅博覽會
山東國際會展中心的3號館是特設的“山東手造綜合展區暨優選100精品展”,全省16市組團參展,通過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和形式多樣的全方位展示,展現各地推進“山東手造”工程及促進文旅融合的亮點和成就。值得一提的是,來自膠東半島煙臺、威海等沿海城市的“海風”也“刮”到了博覽會上。
今年,煙臺館的主題是“讓世界微醺”,煙臺館除了展示當地特有的葡萄酒等美味的瓊漿玉液,煙臺絨繡、棒槌花邊等山東手造產品給煙臺館帶來一絲文藝的氣息。
煙臺絨繡又稱毛線繡花,是煙臺特有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煙臺華藝絨繡的負責人石巖告訴記者,絨繡隨著煙臺開埠傳入,距今有100多年的歷史了。絨繡融合傳統工藝針法和歐洲風格,兼具油畫厚重之感和東方寫意之美,表現能力之強是其他刺繡品和藝術品很難企及的,在刺繡界有“東方油畫”的美稱。
絨繡分為可以量產的工藝品和純手工繡制的藝術品。現在非常流行的十字繡中的“十字針”,其實是絨繡幾十種技法中最簡單的一種。與十字繡和其他中國名繡相比,絨繡沒有圖紙,每幅作品都略有區別,而且能制作超大尺幅。
細膩優雅的棒槌花邊是煙臺展位的另一個山東手造產品。傳承人鄒漢珍用一雙巧手快速纏繞線管,一個個棒槌互相敲擊清脆的聲音,一針針花邊就慢慢地繞織起來。鄒漢珍告訴記者,“花邊在制作時,要采用上等棉線,按設計樣稿的布局,運用數十個乃至上百個特制的小棒槌手工編織而成。線的走向有一定線路,天衣無縫,一根也不能織錯,否則就無法織下去。”
棒槌花邊傳承人鄒漢珍在現場制作棒槌花邊
據鄒漢珍介紹,棒槌花邊也是100多年前由西方傳入膠東。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煙臺棲霞花邊工廠制作的花邊以實用為主。現在,隨著人工價格的提高,花邊的價格也水漲船高。加上傳承人為這門技藝注入了很多具有本土化、民族化風格的創新性再創造,花邊也逐漸由實用物變為觀賞物。過去只賣幾元的小幅花邊如今要賣幾百元,但也有很多人覺得,幾百小時繞織出來的手工編織的花邊,具有機器編織所不具備的立體感和層次感,這樣的價格也是合理的。鄒漢珍表示,她希望能繼續堅守和推廣花邊技藝,讓更多人能夠喜歡和收藏這項中西合璧的工藝美術,希望棒槌花邊能擁有更大的市場,也能廣泛滲透到百姓生活當中。
可以說,煙臺絨繡、棒槌花邊,都是吸收西方藝術風格又融會東方藝術精華,并根植于勞動人民深厚生活土壤的藝術表現形式。是源于群眾、反映生活、蘊含歷史的具有豐富審美意趣的山東手造。威海的展位有很多帶有本地特色的產品,但您來到威海展位,一定能看到名叫《鴻運當頭 和順有余》的大型“花餑餑”。據了解,這只觀賞用的“花餑餑”是特意為本屆文旅博覽會制作的:16條逆流而上、勇攀高峰的紅色大鯉魚象征著全省16市,大鯉魚向上游弋寓意“蒸蒸日上”、不斷進取的精神。花餑餑距今有三百多年歷史,是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根植于我們中國幾千年農耕文明的產物。花餑餑以面粉為原料,用簡單的工具和人民的智慧,捏塑成千姿百態的形象,已成為民俗風情獨特的表現方式。山東益養德康食品的工作人員孫海燕告訴記者,與“暄”“軟”的饅頭相比,餑餑是軟中夾帶著密實,還摻了粉坨的香味。每當人們吃起餑餑,都會吃出飽滿的福氣。近些年,他們也開始在一些電商平臺、短視頻平臺推廣花餑餑,這些古老又具有鮮活生命力的食物已經走向全國乃至全世界。
“泥塑古畫”出圈,二維國寶變身三維泥塑長卷引人駐足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緊扣“山東手造 青春力量”的主線主辦的首屆“振興傳統工藝·魯班杯”大賽獲獎作品,也在本屆文旅博覽會有集中展示。無論是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還是在山東手造展示體驗中心,獲得了本屆大賽全場大獎的“泥塑古畫”都吸引了不少觀者的駐足。人們認真地看、細細地品,紛紛拿出手機攝影、錄像,驚嘆山東手造的精妙之美,“淪陷”在手藝人的智慧之中。
“泥塑古畫”吸引了不少觀者駐足
據了解,這個泥塑系列由淄博小蝦米陶藝創作有限公司創作。他們將《韓熙載夜宴圖》《仕女搗練圖》《揮扇仕女圖》《虢國夫人游春圖》《唐人宮樂圖》等中國畫作品做成三維立體形式的手工作品。
這幾幅原型作品,都是中國美術史上的著名人物國畫作品,大多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也有些已經流落海外甚至不復存在,很多人都渴望一睹其真容。
聰明有心的山東手藝人用彩色的軟陶泥塑將國畫的二維表現做成三維形式,畫中人物的服飾、妝容、動作以及場景仿佛立于觀眾眼前。一個個小人管樂合奏、撫琴飲茶、婀娜多姿、惟妙惟肖……
泥塑古畫以可視化、易讀化、生動的呈現形式,深入淺出地重現悠久的歷史文化,不只生動還原中國歷史名畫,讓更多人了解古代中國畫的歷史價值和意義,也給今天的我們再現了當時中國貴族皇室的衣食住行,用情景式立體展現的形式講述中國故事。
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首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自9月15日(周五)展至19日(周一)。展會開幕期間,前來參觀的市民入館必須掃場所碼,出示24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這也意味著,如果游客想趁著9月17日、18日周末兩天來展會體驗傳統文化的美,務必要在參展前一天做好核酸檢測。此外還需出示行程碼及山東健康碼綠碼,同時需要全程正確佩戴口罩進行參觀,并與其他游客保持安全距離。
(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 邢媛 徐敏)
原標題:守藝不守舊 匠心鑄精品 “山東手造”在文旅博覽會ZAO起來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